农家之友6三农聚焦
SAN NONG JU
JIAO
蒋远旺和他的食用
□本刊记者
郎昆
谢青夏
“获得这个荣誉是意料中的事,所以没觉得心情有什么特别激动。”近日,刚荣获“全区十大专业合作社组
织理事长”称号的广西兴安县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远旺面对又一个新头衔是那么的淡定。他曾经获得区内外无数荣誉、被称为“西南食用菌大王”。不过当了解到他如何白手起家建立起巨大的食用菌王国后,你就会明白,他这份淡定是由二十多年摸爬滚打铸就的。
他用120元敲开食用菌王国大门
郎昆和很多同龄人一样,6年代末出
生在桂北山区的蒋远旺家里很穷,初
中未毕业便辍学了。看着哥哥及
村里人在生产队里一天到晚干着粗重
活,却挣不到几个钱,年少的蒋远旺
就暗下雄心:一定要为自己及村里人
个既轻松又能赚钱的营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欧美国家从中国大量进口双孢蘑菇罐头,当时兴安县罐头厂专门收购蘑菇制成罐头出
口。蒋远旺家旁边就是生产队的蘑菇房,每次生产队里采摘蘑菇卖给罐头厂的时候,都会剪掉一大截蘑菇蔸蔸,生产队把大量剩下的蘑菇蔸蔸分给队里的村民。“第一次尝到蘑菇蔸蔸的
那种清甜、鲜香和爽口的感觉,虽然至今时隔20年,但是我现在一闭上眼睛还能马上感受到那种美味。”蒋远旺回忆道。
1981年,改革大潮席卷全国,中国的农民手中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土地”,这时候蒋远旺马上想到种双孢蘑菇,他想方设法从信用合作社贷到120元钱。第一次种蘑菇,蒋远旺除去还贷款外还赚了100多元。捏着那100多块钱,蒋远旺想第二年扩大蘑菇的种植面积。因为国际市场的波动,罐头厂第二年不再收购双孢蘑菇了。蒋远旺便改种平菇,这一年赚了近800块钱。尝到了甜头的蒋远旺,在1984年开始琢磨着种香菇,由于技术不过关,最终亏了1000多元钱。经过一番琢磨后,蒋远旺重新种回平
菇,每天早上4点起床,点着火把采菇,
然后挑着菇再坐上两个半小时的早班车到桂林东江菜市卖菇。“因为路途
遥远,到桂林总是很晚了,菇虽然好,
但是卖价总比别人的低,人家卖1块
钱1斤,我们只能卖5-6毛钱1斤。”
尽管如此,但是蒋远旺已经挑着
担子步入了食用菌王国的大门,而且
是那么的坚定,永不回头!
他是一个不信“邪”的人
90年代初,金针菇的批发价基本在每斤4-7元之间。卖价这么好,蒋远旺开始琢磨试种金针菇。1993年,蒋远旺试种金针菇成功。试种成功后,蒋远旺把种植大本营搬到了桂林市郊,租了3多平方米的房子,种了
万
●封面人物故
事
在2009年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右一)
对宏旺公司食用菌产品赞不绝口。
2011.02
0002
三农聚焦SAN NONG JU
JIAO
多包的金针菇,一下子纯赚2万元。
“当时,在桂林市场,种植金针菇的都是福建人,换句话说金针菇的市场实际就控制在福建人的手里,人家卖菇用货车,而我是用单车,每次都得等到人家卖完了才轮到我卖。当时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靠边站!”
蒋远旺凭借着聪敏、努力、肯干,种出来的金针菇质量很好,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名气一天天涨。高兴之余,蒋远旺发现了一个问题,黄金针菇发到外地去,头天卖不完的话,第二天就会变,当时
市场上已经有人卖白金针菇了,他计划换种白金针菇。但是福建人断言:“桂林种不了白金针菇!”
蒋远旺不信这个邪,回很多白金针菇品种试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一个无论产量和质量都远超黄金针菇的优秀品种。第二年,他做了一
个近乎赌博的决定:将黄
金针菇全部撤换成白金针
菇!看着长势良好的白金
针菇,蒋远旺心里却直打鼓,
怕客户不接受。出菇那天,
他摘了15斤,亲自拿到市场
上叫卖,价格比黄菇稍高一
点,当时很多人围着看热闹,
却没有一个肯掏钱。最后,
他把菇交给一个老客户拿去,
约定卖掉再给钱。第二天,
他采了200斤菇,头天那个客户来了,
想全部要下,但是蒋分别分给了10个
客户拿去卖。
“1个客户卖200斤菇,取得的
是一个客户的市场,但是10个客户卖
出去200斤菇取得的就是10个客户的
市场!”蒋远旺不但是种菇的能手,
也是卖菇的好手。到第三天,蒋远旺
故意晚点才到市场,发现那10个客户
都齐刷刷的早早等在那了。蒋远旺心
里明白,白金针菇已经牢牢抓住消
费者的心了。这一年,蒋远旺的种菇
收入又创新高。
蒋远旺不单自己种菇走上了富裕
的道路,而且他还带动了村里甚至整
个兴安县的很多人种菇,慢慢地,在
桂林种菇的基本上是兴安或者桂林本
地人了,福建人从那时起逐渐退出了
桂林的食用菌市场。
他成功奥秘在于“执着”
卖鲜菇易受
时间限制。蒋远旺
一直在寻一个在
销售上不受时间限
制的食用菌品种,
经过多年比较,他
发现黑木耳完全符
合要求。但是福建
人也说过:广西种
不了黑木耳,黑木
耳是北方产品!说
此话的人根本不知
道其实广西早就有
人种植黑木耳了。
“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说去吧!”
蒋远旺开始试种黑木耳,而且一种就
是4万多苞!可是由于技术上不成熟,
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就在蒋远旺为黑木耳种植煞费苦
心的时候,2005年8月,广西食用菌
产业技术信息交流大会在临桂县召开。
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有名的
食用菌生产企业,云集了来自全国各
地的知名食用菌专家和客商一万多人。
就在这次会上,携产品参展的蒋远旺
认识了中国香菇联合会副会长、国际
知名食用菌专家张寿橙,并向张老倾
吐了他缺乏黑木耳种植技术的烦恼。
年近八旬的菌界泰斗被蒋远旺的执着
精神深深打动,当即表示免费做他的
技术顾问,蒋远旺发展食用菌终于有
了国内顶尖技术的支持!
在张老的指导下,蒋远旺引进并
筛选了适宜广西地理气候条件的黑木
耳品种,通过调整栽培季节,改进接
种和消毒等关键技术,不久黑木耳的
栽培终于获得成功,且接种成功率达
到99%!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木耳
是8月份接种,年底开始收获,和东
北木耳上市季节刚好错开,在销售上
就保证了高价。经广西农业厅组织专
家组,对该公司黑木耳生产基地进行
实地测产验收,其产品产量、质量均
表现优秀。
栽培黑木耳成功后,蒋远旺做了
个大胆的尝试,利用当地大量的冬闲
田,首次采用仿野生的方法露天栽培
黑木耳并取得成功。记者采访时看到,
冬天的兴安,农田里到处是一片木耳
风景如画的仿野生露天黑木耳栽培一角蒋远旺在查看黑木耳长势
菌王国
2011.027
农家之友
农家之友的海洋。这些黑木耳吃起来不但口感非常脆、嫩、弹性大,而且浸泡仅需10分钟,跟北方木耳完全不一样。
黑木耳的种植成功,让蒋远旺心里萌生了大干一场的想法。2006年初,他正式成立了广西桂林兴安宏旺菌业发展有限公司,不等不靠,经过四年的打拼,目前公司年产值已经过亿,员工人数已近200名,成为广西同行业中种植规模最大、技术力量雄厚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在公司的龙头带动下,兴安县的食用菌种植总面积已突破310多万平方米,产值达2.13亿元,带动了周边的灵川、全州甚至湖南等区内外8000多户农民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公司成立第二年就被评为“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蒋远旺近年来荣获了“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农民骨干”、广西“科技种养大王”、桂林市“劳动模范”、兴安县“十佳创业模范”等一连串的称号。
他的眼光永远向前
也许上天要故意锻炼蒋远旺的意志,当他正想大干一场时,2008年的特大冰雪灾害,把该公司的菇棚、厂房及菌棒统统压坏,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令他多年的辛苦打了水漂!
近年,兴安的葡萄产业发展迅猛,又被称为“南方吐鲁番”!葡萄的栽培过程产生了大量的枝条,第二年,蒋远旺重整旗鼓,把眼光放到灵芝的栽培上,利用当地丰富的葡萄枝条、农作物桔杆以及桂林三金药业提取过
后的植物药渣,自主研究“高山灵芝平地栽培”新技术,从猫儿山的原始森林中采集野生灵芝作母种,经人工驯化后,在平地实验栽培。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高山灵芝平地栽培技术”被认为是全国首
创新技术,填补了
广西高山灵芝无规模栽培的空白。
记者采访当天,刚好
遇到一位来买灵芝的客人,她兴奋地说:“我弟弟是水泥厂的工人,长期头疼,经常疼得站不了只能蹲着,连吃饭时也一样。C T 检查结果是脑瘤,但是手术又怕伤及神经,后来听说吃灵芝好,就来买了几斤回去,天天煮灵芝水当茶喝,没想到半年过去,我弟弟现在头不疼了,经C T 检查,肿瘤也不见了!”据技术分析,灵芝的主要药用成分是灵芝多糖,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看到,普通黑灵芝每克多糖含量是0.12%,而宏旺公司的宏旺一号赤芝每克的多糖含量竟然高达0.51%。
目前,宏旺公司的金针菇、云耳、毛木耳、灵芝、香菇已经进入了南宁、深圳等地的各大超市,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最近,他们的黑木耳和灵芝均取得了中国和欧盟的两项有机产品认证,这将对他们的产品出口欧盟市场打开了通道。但是蒋远旺并未满足于此,在采访中,蒋远旺谈得最多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蒋远旺向记者分析说,保健养生将是未来人们生活的主题,以日本人为例,该国2008年人均食用菌干品消费量是7.8公斤,中国人均为2至4两,如果中国人的消费量达到日本人的一半,那是多大的一个市场啊!因此,他对食用菌产业充满信心。
以前,宏旺公司产品基本是粗加工,然后被江浙一带老板收购,经深加工后打上自己的品牌高价卖出去。精明的蒋远旺大受启发,马上调整了
发展思路,打造品牌战略,先是给产品注册了商标,设计了精美的包装,走精、深加工的路。他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科研楼和深加工厂房,搞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他深有感触地说:“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必须要走深加工的路。压缩黑木耳、灵芝茶和灵芝粉,都还是粗加工产品。不久,融‘健康’和‘方便’于一体的深加工食品如灵芝饮料、黑木耳麦片和速溶木耳粉,马上就能和消费者见面,到时候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吃到宏旺产品。”
谁见过吃灵芝和黑木耳长大的鸡和猪?蒋远旺说:“以前,废菌包都是直接拿去还田或者给果树当肥料,后来发现废菌包里的菌丝体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和别的营养物质,如果用废菌包生产有机饲料,饲养猪、牛、鸡鸭等畜禽,就相当于给这些动物喂木耳、灵芝一样。公司准备投资2个多亿,利用废菌包生产有机饲料,由于是废料生产的有机饲料,生产成本低,届时饲料的卖价也就会很低,养殖户不仅降低养殖成本,又可以饲养出有机安全的畜禽产品。这样就形成了一条良好的生态链条,多方得益。”
广西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郎宁高兴地说:“废菌包生产有机饲料,比生产肥料难度更大,是我们多年来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宏旺公司如果能做成,将填补食用菌废料处理的又一项空白,对发展农业的循环经济将带来重大变革,意义深远!”
最近,蒋远旺参加了第三批“大陆农业学台湾广西参访团”,参观台湾的农庄后深受启发,他又盯上了一个新的目标,“我要搞一个农庄,游客来这里既可以轻松了解到食用菌栽培技术,又可以品尝到我们最新鲜的食用菌,而且还可以拿门票来换木耳和灵芝等。”
对于这位食用菌王国的“国王”来说,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个的目标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永远向前!向前!
三农聚焦
SAN NONG JU
JIAO
长势良好的灵芝
2011.02
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