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为人们根据《周礼》等文献中“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等记载所绘制的示意图。该图显示出,井田制( )
A.与郡县制相配合 B.对农民剥削较少
C.以宗法制为根基 D.具有理想化彩
2.汉代律令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不加肉刑,剃去头发)”“妻悍而夫殴笞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列以下,罚金二两”。这些规定表明汉代( )
A.政府关注弱势体 B.儒家经义影响量刑
C.封建等级秩序加强 D.德主刑辅体系完备
3.据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开成六年(后改为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春节,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亦然”。这一记载( )
A.寄托了中日世代友好的愿望 B.赞颂了盛唐的经济繁荣景象
C.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 D.证明了佛教初步完成中国化
4.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宋太祖开始对藩镇执行“稍夺其权”的措施。《宋史》载,“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由此可知,宋初( )
A.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边防压力骤然减轻
C.中枢机构权力分化 D.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A.否定了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进步性 B.强调了黄宗羲受到传统观念束缚
C.指出了黄宗羲对西方启蒙理念的排斥 D.认识到士大夫阶层躬行实践的重要性
6.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马体牛用。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并补充说,“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该学者在此( )
①批评了清廷的闭关政策 ②指出了洋务新政的局限
③剖析了维新变法的根源 ④讽刺了中体西用的荒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潮》杂志每期都以数篇评论为开头,不仅涉及文学、政治、哲学、社会问题,还涉及新诗、译作等,有时亦涉及新诗、译作等,有时亦会增加《故书新评》《书报介绍》等专栏。另外,各种新书杂志的目录广告也占据了不少篇幅。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 )
A.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 B.报刊宣传的价值导向
C.思想解放的时代需要 D.广告功能的巨大变化
8.如图所示为上海画家鲁少飞于1937年年底创作的一幅漫画《制日寇死命的华北游击战》,描绘了中国士兵骑着战马勇敢冲锋砍杀日寇的景象。该作品反映了当时( )
A.日军速战速决企图破产 B.敌后战场备受社会的关注
C.百团大战取得显著成效 D.中国人民强烈的抗争愿望
9.1951年10月,《选集》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一时间,各行各业纷纷团体定购,以作为单位学习和奖励馈赠之用;各地新华书店也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不久,干部和众通过报告会、座谈会、演讲会及撰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展开热烈交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B.政府重塑社会意识形态的成就
C.人们对中国发展前途的关注 D.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0.中共十二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宣示,不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不再以国际主义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则,不再鼓吹世界革命;不再提及“三个世界”理论,在对外关系中不再明确区分敌友。这一宣示( )
A.着眼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凸显了现实主义外交思维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强化了“一条线”外交战略
11.苏美尔神话为研究苏美尔城邦提供了重要线索。根据《旧约·创世纪》《苏美尔王》等神话中的叙述,众神会议(相当于公民大会)有权选举王,决定城邦战和大事。但是操纵众神会议的则是“决定命运的七神”(相当于贵族会议)。由此可知,苏美尔城邦( )
A.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B.已经形成统一国家
C.君主专制尚未形成 D.神权专制已经形成
12.欧洲中世纪早期学者奥古斯丁指出,上帝把人造成理性的东西,让人支配不合理性的东西,即不支配人而是支配禽兽。人与人之间,开始时是不存在支配关系的。奥古斯丁这一言论( )
A.具有浓厚的异端彩 B.适应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C.蕴含着人人平等思想 D.迎合了统治阶层的需求
13.1667年,牛顿发现光的散现象,揭开了人们对光的性质(光是粒子还是波)大讨论的序幕。这场讨论使“物体不存在固有”等观点深入人心,并启发了艺术家在绘画中对光的表现。由此可见,近代科学的发展( )
A.推动了视觉审美观念创新 B.传播了人文主义创作思想
C.改变了西方社会主流信仰 D.提高了绘画作品的真实性
14.新航路开辟后,花生由南美洲传到旧大陆,但主要由种植者自己食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大。1900年前后,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发现了花生和花生油的几十种工业用途,印度、西非和中国的花生产量和出口量由此大增。由此可见,花生的传播与种植( )
A.主要缘于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 B.以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为前提
C.迅速提高了农业的商品化程度 D.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15.参加十月革命的部分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进而也将在全世界掀起无产阶级革命”。这一观点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推翻了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C.诱发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D.促成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6.下表所示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资本流出情况(单位:百万美元)。由此可知,当时( )
年份 |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 私人购买外国证券 | 政府对外贷款和其他资本流出 |
1961 | 2653 | 762 | 1928 |
1963 | 3483 | 1105 | 2204 |
1965 | 5011 | 759 | 2463 |
1967 | 4805 | 1308 | 3638 |
1969 | 5960 | 1549 | 3489 |
A.美国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B.美国经济霸权主义较为盛行
C.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着危机 D.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增强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熙末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官僚结党营私,吏治腐败。各州县“虚名冒饷,侵渔扣克”,隐匿土地、亏空钱粮的现象非常普遍。雍正登基后,立即要求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并成立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对查出的贪官,立即革职,并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交出赃银,归还国库。雍正极力提倡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同时,雍正对官吏的合法收入非常重视,决定从耗银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养廉费用发放给各级官吏,创立了养廉银制度,把过去地方官吏的私派滥征,变为法定的地方附加税,杜绝地方官吏贪赃私派的借口,并有效地切断了督抚与州县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雍正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察和监督,经常派出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巡察人员,扩大使用密折的范围,让官吏相互监督,令督抚、提镇等
于大计之年将不列举劾之文武官员,均填明考语,送吏部查核。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整顿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8.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材料 1924年在三民主义演讲中,孙中山对自身的国际秩序观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苏俄“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因此,不仅仅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欧洲列强“主张侵略,有强权,无公理”,俄国以前也奉行这一主义,现在“主张以公理扑灭强权”。这是两种相反的主义,“所以列强至今还想消灭他”,于是“一齐出兵去打俄国”。正是因为俄国的转变“以后战争是强权和公理的战争”,
世界由此形成压迫和被压迫、公理与强权的分野。在全世界范围将会形成两个联合阵线“白人主张公理的和黄人主张公理的一定是联合起来”。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国际秩序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国际秩序观产生的背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联邦德国针对通讯、邮政、铁路等国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集中进行私有化。这类国有企业承担了较多的公共任务,盈利能力较差,很多长期以来都享受着公共财政的补贴。在此次私有化过程中,德国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如铁路、邮政等),政府对其进行改组上市,并逐步减少政府的持股比例;对于小规模的国有企业和不动产,政府主要采取直接出卖或拍卖的方法。尽管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很多国企降低了政府的持股比例,但仍保留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国有企业在德国经济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郎昆、冯俊新《德国、法国国有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营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这在当时是一种企业制度的创新。但是,由于承包制没有触及企业的基本产权制度,且本身还存在着“短期行为”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无法适应国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使得承包制难以为继。中共十四大后,随着大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的逐步推进,改制上市迅速成为这个时期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放小”同“抓大”一样,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1997年上半年,实行民营化的国有中小企业已占国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0%以上。
—摘编自剧锦文《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与重组的变奏》
郎昆材料三 国企改革的肇始和四十余年的流变,也是中国经济向市场化探索、实践乃至形成中国特模式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历程。每个阶段的改革背后都烙印着时代发展需求的痕迹,而最终共同呈现出一种“国企改革的中国范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