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泛性论
(樊佳旭、钟沙沙、粟丹、王晖)
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泛性论饱受争议,甚至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都无法接受。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的集大成者,他创造“力比多”(libido ,汉语译为原欲),它对人类文明和繁衍产生的重大影响,但万事万物从性出发的泛性论的观点不科学,本文对泛性论做初步分析,从泛性论概念、发展、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泛性论对后世的影响,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关键词:弗洛伊德  泛性论  精神分析  力比多   
  泛性论,就是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涂上了性的彩。当然,这个“性”是广义的,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泛性论过分强调的生命本质与身心活动地位的观点和理论,把性欲视为高于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弗氏性理论又称为性力学说,或泛性论。所谓“泛”是指性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弗氏的看法,性在生活中纵横交错,在纵向上,人类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性文明史;在横向上,生活中到处充满着
性或性的替代物。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其实,弗氏的性不单指男女关系意义上的性,概而一言之,其含义有二:一是作为社会情感动力的性,即作为希腊神话“!,爱神厄洛斯(亦即罗马神话‘l,的丘比特).是指一切与爱字相关的那些本能的力,自爱以及各种关系的爱;二是指生物本能的性,包括口唇、肛门和生殖三个区域,分别与摄食、排泄和繁衍后代三种生物的基本需要的满足相适应。弗氏认为,性是一种本能,一种生存冲动的力量,名叫力比多(libido),是人不可或缺的内驱力。性本能与性生活是儿童时期就有的,可谓与生俱来。
泛性论在西方源远流长,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中已显露泛性沦痕迹。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在《爱和生的苦恼》中称:“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它已意识到自己权力的伟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袭的宝座上,以轻蔑的眼神统驭着恋爱,当人们尽一切手段想要限制它、隐藏它,或者认为它是人生的副产品,甚至当做不足取的邪道时,它便冷冷地嘲笑他们的徒劳无功。”继而F尼采把艺术创造与性活动关联一起,认为:“艺术家按其本质来说恐怕难免是好之徒……一个人在艺术构思中消耗的力和一个人在性行为中消耗的力是同一种力。”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的集大成者,他创造“力比多”(libido ,汉语译为原欲)等一系列新词。大多出自发挥泛性论思想的需要。他认为力比多是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这种性本能力量必须获得施展,若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人得精神疾病。这种性本能力量可以泛转
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创造,全是性本能乔装打扮向外发泄的方式。发展到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已成了性欲决定主义。他甚至把人世间的社会关系,如各类社团、教会、军队,更不用说亲属关系,均认为是由力比多做纽带联结起来的,无限地泛化性活动,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均性化归宿。
    本文从西方思想、文学艺术及性教育等方面探讨泛性论对后世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其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弗洛伊德在对神经症病人的临床中发现性的压抑是导致多数患者的精神疾病的根源。他通过与病人的谈话、要求病人自由联想、释梦等方式发现不同的患者都有一个统一性:即都是在性本能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弗洛伊德便更完善发展了他的精神分析。但也由于他将一切精神疾病归因于性本能,而排除了其他的外在因素,使得其开创的精神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中西方的思潮来说,自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去世后,维多利亚就开始严厉禁止全国人民谈论一切有关“性”的话题,由此人们的思想都被严重束缚,也有很多人出现了心理疾病。19世纪末弗洛伊德的出现释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从这种长期的精神抑制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探讨有关“性”的有关问题,因为泛性论的提出与之前的传统思想形成极大反差,所以在
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阵极大的性学思潮。在中国,封建的思想也同样让大众坚信有关性的一切都是肮脏龌龊的,不堪启齿的。弗洛伊德为中国人所知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情,在20世纪末,其思想更是渗透到了各个思想领域,长期以来压制人类的封建思想终于被打破,人们也终于得到了思想上的释放。但也是由于泛性论的广泛传播,也出现了很多非理性主义学派例如其中以鼓吹“爱欲解放论”的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为核心,遵从的是一个人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其直接的结果是,当时很多人怀着与社会的抵触心理,进行着极端个人主义的享受,丢弃道德伦理观,同时在中国弗洛伊德理论也多次引发弗洛伊德热,由于过去中国对性的过分压制,相对西方开放,“通达”我国的克己复礼显得尤为压抑,当弗洛伊德德的性理论传入中国后,其一系列观点成为中国的一度蔓延的悲观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情绪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我们对待每一种兴起的思想都应当报以辩证的态度,理智对待,发,扬其优秀的地方。在吸收西方文化的时候,国人应该更多的将其与中国的国情以及各种制度结合起来,再考虑到各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后,做到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批判与借鉴理智融合。
就文学艺术上来说弗洛伊德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思潮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今性已经成为文学艺术中的一大主题,不少的艺术家以其为题材创造了大量的瑰宝。文学上由于争求性解
放与性自由的思潮,文学家们的创作动因、创作主题、创作方法以及文学评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创作动因更趋向于人本身的性欲升华感,而创作的主题则为人的内驱力,文学的创作方法就更往意象象征方向发展。如: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史》《娜娜》莫泊桑的《一生》《羊脂球》德国的康拉蒂迪之《暴行》日本的岛崎藤村的《破戒》等等,其在作品中反映的“情”“欲”“灵”“肉”等过分的强调了认得自然性与人的本能冲动,特别强调性欲对人的生活起的“决定性作用”而完全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就是深深地受到了弗氏的泛性论思潮传播的影响。就美术而言,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在欣赏某些艺术品时,或者艺术家进行创作时积聚到一定程度的力比多造成的集体紧张得到了释放,在心理上也感到舒适和放松。当代影视作品中,创作者们不再止步于展现人性中的性与爱,甚至于构造出更多的曲折美好的故事情节展示给我们。创作者们也更加大胆地表现人物潜意识中的丑恶等。依据弗洛伊德自身的理解,文化即是用性欲来解释人的一切实践和创造行为,提出文化是得不到实现的人的生命本能的"升华",如果说梦是性本能的化装满足的话,神话就是人类无意识的集体梦想,艺术是被形式化的白日梦,社会形式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社会组织化,性是文化的本体而文化成为了性的象征。这一观点破坏了文学艺术的纯洁性,而且显而易见的使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文学艺术理应来源于一切生活,而生活所包含的内容且不局限于性这一个方面,而且,性在
艺术中的泛用使得一些作品毫无可观赏性,失去了艺术本身的价值,另外,当性这一方面被泛化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的时候,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作品就不是完整的作品,这时人的动物性就被无限放大,而本质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属性(社会性)就变得无意义,同时我们也抹杀了文学家及艺术家们做为社会中的一员对于社会的理性思考以及他们身上富有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对于从事艺术工作者而言,虽然在追求艺术的方式上,由弗洛伊德得泛性论的散播对文学创作的题材开掘和拓深都有巨大意义而使他们更多的去探求自己内心的潜意识,从而创作脍炙人口的篇章,我们主张的是作家能够通过自我的感受、体验、想象和理解去反映客观现实生活,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作为文艺欣赏者,在不刻意抵制性艺术的同时,应该拥有自己的辨别力,取其艺术之精华,而去其糟粕。
在性教育方面,弗洛伊德在临床研究一些性变态患者的时候发现他们病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所以他认为性本能是每一个人生来所具备的,并且他还将人格的发展与性挂钩,分为了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性器期、生殖期五个不同的阶段,他认为最重要的阶段集中在肛门期、性器期和潜伏期,如果这几个时期没有得到充分地关注,孩子长大后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一贯认为性的发展要等到性器官的成熟,但弗洛伊德的观点指出幼儿时期是性发展的一大关键时期,并且这些发展与人格的密切关系。这使得我们开始改变以往的错误
观念,慢慢将性教育的时间提早到幼儿时期,把性教育的面向人集中于幼儿和青少年,父母也开始重视孩子的性意识的发展,改变逃避或者敷衍的态度。另外弗洛伊德关于性还有另一层内涵“同爱有关的力”,爱的本能,这种爱既包括爱自己,爱别人的心理驱动力,也包括渴望被爱,获得爱的驱动力[4]。现今虽然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情感的教育趋势一大缺失,由此教育者们也开始着手运用各种方式让孩子们渐渐体会关乎爱的真正含义,让他们珍惜被爱的权利并拥有去爱的能力。另一方面,虽然我们重视了对孩子的性的教育,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更倾向于去尝试性行为,而且他们对性开放以及性泛滥渐渐持默许的态度[6],导致未婚先孕或者婚前人流数量的增多,促成未成年人犯罪,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各种疾病,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好影响。
因此,我们要改变观念重视性教育,尤其是针对幼儿以及青少年,也要注意避免各种不良的有关性的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明白泛性论不是单指性行为,不能让孩子们对“性”曲解,不能让“性”在孩子们当中泛滥,应当教导他们如何去避免在不当时期性的发生,正确地约束他们。面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影响我们要正视,对好的方面我们要学习吸取,不良影响要尽量规避。
弗洛伊德对人的深层心理的探讨震撼了世界,其性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虽然他的理论以其特定的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种种病态现象,以及人的病态心理,从而为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们描叙这些病态现象和病态心理到了一种难得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种假设和虚构基础上的,主观随意,牵强附会,以偏概全,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其谬误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片面夸大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强调人的生物性,以至抹杀了人的社会本质。在这个问题上,连弗洛伊德的亲密追随者阿德勒和荣格也不赞同他的观点,终于分道扬镶。阿德勒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性起着较小的作用”,并不像弗洛伊德所主张的,性是人类一切心理问题的“决定性根源”。荣格认为神经性病症与性并不存在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人类的“原欲”只是一般性的心理冲动,并不全是性冲动,他不恰当地强调人的性本能,却是大有问题的;所以他本人及其后继者都对此进行了修正。如他认为力必多(心理能量)从性质上说主要是性欲,他的后继者荣格却认为力必多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有其合理可取的成分,泛性论对于历史上的禁欲主义、理性主义有巨大的冲击力,但他过分强调人的性本能作用,把它视为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从而错误地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性欲的冲动,性
欲是决定人的命运乃至社会发展的恒力。他把人的心理发展完全归之于本能、性本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意识、道德、教育对人的重大作用,他的泛性论的理论是错误的。
面对如此带有争议的泛性论,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好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它不好的方面。弗洛伊德做为精神分析鼻祖,帮助很多人解决心理问题,他的贡献我们不容忽视,他的泛性论我们也应该批判吸取,正确对待。
参考文献:
1.时晓丽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第28
2.莱昂内尔·特里林; 陆谷孙; 曾道中 弗洛伊德与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3
3王 锦,曹荣清 .必须重视对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性教育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3月第1期第2卷 
4.陈 妍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与当代性教育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103月第1期第17
5.陈丽梅  青少年的性教育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
6.齐海,吕海波 试析自然主义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性道德观念的影响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12月第6
7.张德胜 性与文艺从弗洛伊德泛性论说开去 咸宁师专学报 199311月第4 13
8.袁苇鸣 一场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的爱的误会  民办教育研究 2010年第6
9.王作芝  重庆社会科学  2000.4  建设先进文化必须正确取舍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从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争议说起  历史文化研究
10.屈卫国  湖南教育学员报  15 第一期 1997.2.20
性本能不等于鼓吹性放纵——对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论的再认识
11.张丽锦  宁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 1992 第二期 1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基础理论本能性思想述评
12陈鲁民  2007-08-15  郑州日报  “泛性论”不是灵丹妙药
成员贡献:本组四个人都参与资料查与论文写作。樊佳旭负责后期PPT的制作,王晖负责答辩主讲,粟丹、钟沙沙负责论文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