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linian
作者:王维嘉
来源:《创新创业教育》 2017年第4期
    王维嘉
    (南京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浪潮席卷全国,文化创意作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的高度关注,该产业也产生了更多的人才需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态势下,越来越多高校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检验相结合,总结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固化、人才结构单一、与产业关系两极分化等五点共性问题;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条适应于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并介绍了南京大学“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方案设置与初步尝试;最后,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测评、访谈提出了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7)04-0026-05
    [收稿日期]  2017-02-09;[修回日期]  2017-07-09
    [作者简介]  王维嘉(1989-),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大学教务处副科长,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出版转型与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这一说法在20世纪就已经出现,其概念的诞生密切附着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十年来成为一个新兴而热门的行当,有关文化创意理论、文化创意实践以及文化创意教育的研究逐渐出现,但国内相关研究真正引发主流关注和热议,还是始于“双创”时代的正式到来——即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之后[1]。有关文化创意的文章、著作、论坛、研讨会、政产学研合作、跨境交流、联合项目等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频繁而热烈起来,文化创意从一个无论对学界还是业界来说都有些小众的领域瞬间变身创新创业浪潮中的百搭行当,成为各行各业跨界创新发展的首选领域,也由此产生大量人才需求。
    一、研究缘起
    在进入“双创”时代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文化创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是不少综合性大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许多艺术类学校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吸引了资本青睐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有义务也有动力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做出 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如火如荼,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与条件保障,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这一轮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改革的源动力多来自于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如教务处、学工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团委等,而非真正集聚了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和学生需求的具体院系。任何一场成功的教学改革都是管理部门、培养院系和师生良性互动形成合力的结果,在试水改革的初期就应从兼具管理思维与学科需求的视角出发。笔者求学期间在出版科学系获得本硕学位,从编辑出版学的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了解,工作后在学校教务处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并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专职负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按照学校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结合个人学科背景和工作实际,笔者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建立等有着天然兴趣与特别关注,有意识地对当下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可行路径、学界与业界需求等进行研究,拟探索一条适应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时代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路径。
    在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利用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会议、论坛的机会与兄弟院
校同行老师进行了交流,初步形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案思路后与本校相关院系教师进行了多次沟通,依托学科优势和产业资源制定了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基本方案,利用2016年春季学期对教学计划中的部分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了尝试,并在课程和实践环节前后对任课教师、修课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形势研判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直接而迫切的需求,我国高等学校也已经以积极而切实的态度应对需求制定实施相应培养方案,但到目前为止,文化创意或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本科专业。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2],经教育部备案许可的本科专业中,与文化创意最相关的应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归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但注明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2014—2015年(2016年数据需2017年方可获取),经教育部审批增设文化产业管理的本科院校共有30所,是增长数量较快、增幅尤其明显的专业,足见其近年来的热门程度。
    但是,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不能完全等同,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目标更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所有区别。即便在CNKI数据库中使用“文化创意”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得文献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我们仍应注意到“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差异。关于“文化创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经比较分析,本文倾向于李念之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表述,即“文化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
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3]。本文认为文化创意是文化与创意的交集,是一种用创意来表现文化、创新文化的理念、方法与工具,因此,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应该是既有对文化的理解、领悟、欣赏能力,又有迸发创意并将之付诸实践的能力。对照这一标准,可以发现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的五点问题主要总结归纳于文献资料分析和与兄弟院校老师的交流,这些问题并不全是按照前文定义进入“双创”时代后才产生的,而是在更早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至今仍然存在的。
    一是从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院校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并不能站在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开展教学活动,而是盲从开设相关专业。对比其他已经形成完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的人文社科专业或是对实验条件、硬件装备有着明确要求的理工科专业,文化创意方向的设置门槛确实偏低,许多学校都借着创新创业的浪潮开设了类似专业,其实只是在原有的学科构架下增设了一个相关专业或者将原有专业改了名称,从教学计划到师资力量其实都“换汤不换药”。这种在创新创业浪潮下盲从开设新专业、增设新方向的做法或许能帮助高校吸引到更多生源,但学生求学目标和学习实际之间的落差、专业培养预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偏差以及原有教师无法把握新常态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意思维的重心等因素,都会导致为了文创而文创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二是从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院校地区分布不均,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创意教育发展程度显著居高。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可见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也同样需要甚至更加需要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但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是地区分布非常不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是全国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程度最高、人才培养起步也最早的四大城市,南京市自2015年起也在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有所动作,但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如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高校数量本就偏少,另一方面对文化创意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至今鲜有动作。实际上,许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在历史文化积累方面有着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非常适合通过文化创意开发现有资源,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形势的发展。
    三是教学计划模式化严重,课程设置固化,学生自主选择权和自由发展空间受到约束。毋庸置疑,文化创意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专业,但是文化创意的教学计划不能是交叉学科专业核心课的机械累加,“大杂烩”式的课程设置不仅会使学生陷于终日修课的泥潭,还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背离文化创意的教育初衷。事实上,课程多而不精、重点不突出和缺少实践环节已经是我国文创人才培养中较为明显的弊病[5],这些课程在传授所交叉学科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技术性的训练,教条地讲授创意方法,而非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从而提供培植创意的土
壤,反而容易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被动学习中丧失创意灵感、创新意识和创造自主性。此外,教学模式的僵化还体现为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训练,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人才类型单一,高端人才匮乏。文化创意人才缺口之大与部分院校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之低形成鲜明对比,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文创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前文已经提到很多院校文化创意专业/方向是对既有专业进行重新包装后设置的,不同院校的文化创意专业/方向有可能分布在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创意学院、设计学院等不同院系,教学计划完全根据原有师资量身定做,原应按照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学生花四年时间仍旧参与了某个传统专业的学习,掌握了这个传统专业的技能,依然只能从事单一的设计、美工、文案、管理等工作,并不具备树立文创意识、感知文创产品、准独特价值进行可持续开发或是借助多方力量运作文化品牌的能力[6],因而很难占据创新链顶端。
    五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关系两极分化严重,唯产业至上或与产业脱离。唯产业至上主要体现为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而盲从行业发展,这样的弊端一是容易将文创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相混淆,二是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周期,培养目标应当着眼至少四年以后的行业发展趋势,过分迎合当前产业发展会影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与产业相脱离是很多应用型专业的共同问题,就像很多教授创业学的老师从未尝试创业甚至一路读书留校从未进企业工作过一样,校园里的文化创意师资也严重缺乏行业经验,如果不引入企业导师介绍前沿动态和真实案例、不积极为学生创造深入一线的实习实践机会,再多专业对口
的毕业生也无法真正推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经过与相关院系专任教师的反复沟通、研讨并组织校内专家评审,笔者工作所在的南京大学教务处与本校相关院系合作推出了“艺术与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依托现有学科基础、教学力量和行业资源,协同校校、校地、校企合作力量,初步探索了一套适应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项目的前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