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639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资产规模最大的破产案。随后,总资产值达8000亿美元的美林公司以半价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陷入困境而转制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以通过开展传统银行业务获取更多的市场资金和美联储的支持。至此,风光近百年的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资银行都已成为明日黄花。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股票市场连续暴跌,美联储和各国央行纷纷出台力度空前的救市措施,试图挽救市场信心,遏制下滑的趋势,但效果并不明显。
总体上看,次贷危机已经发展为美国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次总爆发。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等
一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情况
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公司的转让和高盛、摩根的转制,导致市场信心严重丧失,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虽经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大规模救市和刺激市场信心,但成效并不明显,很难挽回世界经济和金融下滑的颓势。
(一)投资者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国际金融市场大起大落
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504.48点至10917.51点,创2006年7月以来的收盘新低;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达到4.6%,为“9·11”以来主要股指出现的最大单日跌幅。欧洲和亚太股市也出现大幅下挫,德国、法国、英国主要股指分别下跌2.7%、3.8%和3.9%;日本、韩国股市跌幅分别达到5%和6.1%,特别是韩国股市盘中曾暂停交易。在美联储宣布救市措施后,股票市场曾出现大幅反弹。但在高盛和摩根转制的消息披露后,市场再次大幅下挫。
(二)金融机构人人自危,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缺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引起欧美各家金融机构人人自危,纷纷采取提高现金持有量、严控交易对手风险等自我保护措施,市场流动性严重萎缩。同时,由于雷曼兄弟公司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交易商之一,在衡量美国金融资产价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雷曼的破产,使得金融市场的定价标准开始动摇,整个金融资产的重估和缩水难以避免,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流动性的紧缺。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可能导致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破产的连锁反应。
(三)金融机构裁员大量增加,失业率继续攀升
伴随雷曼兄弟的破产,华尔街再次掀起裁员的浪潮。纽约州州长帕克森表示,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和其他主要金融公司面临诸多问题后,最坏情况下华尔街可能裁员达到4万人。8月份美国失业率已经创下6.1%的五年来新高,预计今后一段时期仍会持续攀升,并将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四)一些国家金融资产遭到抛售,资金有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的趋向
由于本次危机中美国机构投资者损失巨大,只能在别国市场上抛售资产以解燃眉之急。如韩国数据显示,从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外资机构在韩国市场累计套现约500亿美元,受抛售压力影响,韩元对美元大幅贬值,虽经强力干预,2008年以来韩元跌幅仍在16%左右。在未来一段时期,仍会有部分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五)我国一些金融机构蒙受损失,但尚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数据显示,与雷曼兄弟等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国内银行因持有相关债券或为其提供贷款而蒙受资产损失,工行约为1.5亿美元;招行7000万美元;中行纽约分行约5000万美元;中银集团7562万美元;建行持有相关债券规模可能略多于中行。这部分资产占以上银行资产的比重很小,实质性影响有限。预计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未披露出来的资产损失,可能会减少部分银行的盈利,但尚未对整个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冲击。
(六)我国资本市场受到较大冲击,银行放款更趋谨慎
作为世界上最大金融市场的美国所发生的这场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严重冲击,股市连续
大跌,9月16日上证综指下跌4.5%,17日继续下跌58点,18日跌破1900点,盘中曾跌至1802点,直至19日人民银行公布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利好消息,股市才全面上涨。同时,我国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警惕性加强,放贷门槛提高导致企业现金流入增速下降,借新还旧的资金流动模式难以继续维持。
二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金融危机爆发时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是以其金融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次级贷款爆发危机为序幕的,其实质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诸多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也是美国透支型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需要从多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发达国家金融资本过度扩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
“二战”以后,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资本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张。据网络报道,目前全世界金融资产已经超过140万亿美元,规模是世界实体经济资产总量的8~10倍,其中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所占比例超过80%。国际金融资本不仅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而且支配最终产品的分配。当今美国经济活动的核心已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是金融资产等
财富的管理、流动和增值。在现代经济中,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依靠金融业的支持。这种经济虚拟化趋势,意味着金融业在相当程度上通过自我创造和循环就可以实现增值。但金融企业对利润的不断贪婪追逐,使其发展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金融泡沫不断累积。当金融资本过度扩张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矛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旦泡沫被刺破,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此前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以及这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都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
(二)金融创新过度发展,国际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严重滞后
一直以来,美国和国际金融体系都存在监管缺失、风险管理薄弱和会计准则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创新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依赖金融创新支撑金融业的发展,并以此占据国际金融领域的制高点,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政策层面对金融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可谓不遗余力,而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和相关风险的防范则远远没有跟上。次贷危机的爆发点——次级贷款债券就是金融创新的最新成果之一。无论是在信用评级、市场交易还是在价格确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但金融监管部门始终视而不见,最终酿成大祸。
(三)美元的国际货币霸权机制积聚风险,国际美元循环不可持续
“二战”以后,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这种霸权地位,使其可以通过印钞票来为其财政和贸易赤字融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无所顾忌,资本尤其是金融资本的不断积累,积聚了巨大的风险。特别是,长期以来国际美元循环维持在美国由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的模式,这种模式造成了美国的大量经常账户赤字和资本账户盈余。这种循环模式在美国经济状况良好、美元强势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一旦美国经济状况恶化、美元处于弱势状态,这一循环就会被打破,就可能爆发危机并进行调整。
(四)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发达国家政策调整严重滞后
通过全球产业转移,新兴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廉价的消费品,使其通货膨胀水平不会随货币政策的放松而立刻上升,更多地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这就使发达国家容易低估通货膨胀形势而高估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宏观政策过度宽松,特别是货币政策长期处于低利率区间,市场资金成本严重低估,金融泡沫不断扩大,错过了在泡沫形成初期就进行政策调整的好时机,金融泡沫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制,最终演变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 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7%,在金融、科技、军事等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美国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出现严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现有经济格局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1.世界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大大增加
美国再次陷入负增长的可能性很大。随着减税的刺激作用减弱、失业率升高和居民收入的减少,消费需求出现萎缩,7、8月份消费零售总额分别下降0.5%和0.3%,为2008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低位徘徊;投资继续低迷,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仍在继续大幅下降;出口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欧盟、日本的进口需求不断下降,加上美元汇率有所反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渐减小。欧盟、日本经济明显转弱。2008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出现13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欧洲央行预计,欧元区经济可能面临较长时期的疲软状况;日本经济第二季度也出现了0.7%的下降,特别是8月份甚至出现了26年来的首次月度贸易逆差。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经济增长都有所放缓,出口增速明显回落。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盟和日本经济将进一步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经
济也会进一步回落,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形势将持续走低。可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一系列不利影响,标志着本轮世界经济的繁荣已经结束,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下行阶段,出现全球性停滞甚至衰退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2.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大幅度调整需要各主要经济体的通力合作
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化,使美国资本逃离债市、股市和房市,为挽救岌岌可危的资产市场,美国政府主观上继续实施“弱势美元”政策。贬值的美元和美元国债过度发行,使市场间交换价值的度量衡失去标准,严重挫伤了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同时,高油价冲击了欧元区内需,英国也需应对房地产市场严重下滑的局面,欧元目前难以独自填补美元衰落留下的空间;日元尚难以同美元和欧元相抗衡;大量外汇储备以及中美密切的贸易合作伙伴关系,使我国也无法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虽然短期内其他货币仍难以取代美元,占据世界主要清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但在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进行大幅度调整的要求下,必须由各主要经济体联合起来发挥稳定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3.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向资本市场其他领域的逐步传导,系统性金融风险持续蔓延,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剧烈动荡。全球资金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前一阶段越南出现的严重金融危机也与此有关。国际游资以对冲基金为主,利用短线快进快出,渗入资本市场方式千变万化,资金用途难辨真伪,流出规模难以监控,使金融市场调节功能大大弱化。进入时对资本市场泡沫推波助澜,流出时则造成资产贬值和流动性短缺,严重干扰世界金融秩序。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信用和信心都严重受损,融资功能大大削弱。同时,为应对此次危机,发达国家央行采取联手救市的方式,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但也埋下了更大通货膨胀的隐患。
4.新兴市场国家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需求旺盛,消化了新兴市场国家内部的过剩产能,虽然存在严重的国际失衡,但全球范围内的供需基本平衡。随着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减弱,世界贸易量萎缩,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对外出口遇挫,市场的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在上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沉重负担,大量低水平生产能力面临生存危机,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需要面对外需大幅下降和严重通货膨胀的双重考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