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6  纱线捻度和捻缩测定
一、目的要求
  使用Y31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则测定单纱股线的捻度和捻缩。通过试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的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
  试验仪器为Y31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基本知识
  纱线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用以衡量同一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特数制的纱线,捻度用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公制支数采用每米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试样的实际捻度按下式计算:
1、特数制实际捻度Tt:
                      试样捻回数总和
      Tt=  —————————————————×100(捻/10cm)  (16-1)
            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
2、公制支数实际捻度Tm:
                    试样捻回数总和
Tm= —————————————————×1000(捻/m)            (16-2)
        试样夹持长度(mm)*试验次数
纱线加捻方向,分别根据纤维在单纱上或单纱在股线上的倾斜方向不同,分为Z捻和S捻两种。如果单纱上的纤维或股线上的单纱,在加捻后由下而上系自右向左倾斜的称为S捻(顺手捻);而由下向上系自左向右倾斜者为Z捻(反手捻),如图16-1所示。股线捻向的表示方法是: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捻向,如ZS表示单纱为Z捻,股线为S捻。如果股线有复捻,则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的方向,即ZSZ表示单纱Z捻,股线初捻为S,复捻为Z。
加捻的多少,直接影响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纱线的产量。一般不影响纱线质量的条件下,降低捻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捻度的多少,应根据纱线的用途(机织用纱、针织用纱和股线用纱等)而定。在工厂中捻度实验,各品种、各机台每季度至少轮试一次。试样应在各机台上随机取得,每台不少于2个纱管,并不得在同一锭带上拔取。每个纱管取样次数,以及每次试验总数均有国家标准规定,见表16-1和表16-2。试样退绕时,必须与实际加工退绕方式一致,管纱头端纱线应去掉,各试样之间应有1m以上的随机间隔。当纺纱机的捻度齿轮调换,或其他机械工艺上的调整影响捻度时,应随机检验纱线的捻度,以保持纱线品质的稳定。
表16-1 各类单纱捻度测定的技术条件表
类别
试样
长度
(mm
预加张力(g
位(mm
取样只数
每个样品试验次数
试验
总次数
按特数计算
按传统纱支计算
棉纱(包括混纺纱)
25
0.2×特数
20
100
直接计数法
退捻加捻法
直接计数法
中长纤维纱
粗梳毛纱(包括混纺纱)
精梳毛纱(包括混纺纱)
绒线单纱(包括混纺纱)
针织绒单纱(包括化纤长丝)
复丝(包括化纤长丝)
绢丝、丝
麻丝(包括混纺丝
亚麻纱(包括混纺丝)
黄麻纱
棉纱(包括混纺纱)
中长纤维纱
粗梳毛纱(包括混纺纱)
精梳毛纱
精梳混纺毛纱
绢丝
有捻单丝
苎麻纱(包括混纺纱)
棉型股线、中长纤维股线
毛型股线
长丝股线
绢纺丝线
苎麻股线
亚麻股线
黄麻股线
缆线
50
50   
50
100
100
500
50
100
50
200
250
250
纱线支数100
250
250
250
500
250
250
250
500
500
250
250
250
500
0.2×特数
0.3×特数
0.1×特数
0.1×特数
0.1×特数
0.5×特数
0.3×特数
0.1×特数
0.3×特数
0.1×特数
1.83√特数-1。42
0.3×特数
0.1×特数
0.2×特数
0.3×特数
0.3×特数
0.5×特数
0.1×特数
0.2×特数
0.1×特数
0.5×特数
0.3×特数
0.1×特数
0.3×特数
0.1×特数
0.25×特数
1.2×特数
2.
3.3×特数
4.
5.1×特数
6.
7.2×特数
8.
1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旦数/18
3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3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100/公支数
200/公支数
300/公支数
300/公支数
旦数/18
100/公支数
100/股线公支数
股线旦数÷18
300/股线公支数
100/股线公支数
300/股线公支数
100/股线公支数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
20
10
10
10
10
10
1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0
20
40
20
20
20
捻度指标仅能度量相同特数和体积重量的纱线的加捻程度。当特数和体积重量不同时,捻度不能完全反映纱线的加捻程度。因此,长采用捻系数指标来衡量纱线的加捻程度。试样的实际捻系数以及捻度不匀按下列公式计算:
1、特数制捻系数at:
    at=Tt√试样设计特数               (16-3)
2、公制支数捻系数am:
    am=Tm√试样设计特数              (16-4)
3、捻度偏差率:
    捻度偏差=  实测捻度-设计捻度   ×100(%)(16-5)
设计捻度
4、捻度不匀率:
       2(平均捻度-平均捻度以下各项的平均值)×平均以下次数
捻度不匀率=                         (16-6)
            平均捻度×试验次数
纱线捻缩是指纱线因加捻而缩短或伸长的程度,纱线捻缩u用纱线原长L1与加捻后长度L2之差对纱线原长L1之比的百分率来表示。即
           L1-L2
u=        ×100(%)                (16-7)
     L1
      捻缩的大小主要与加捻程度有关。单纱的捻度增加,捻缩增大;股线合股时的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同时,捻缩随捻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合股时的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时,则捻缩在某一范围内可能产生负值,即在加捻时股线有所伸长,负捻缩的大小与合股时的单纱根数有关,根数越多,负捻缩产生的可能性越小.
          单纱的捻缩根据前罗拉送出的长度L1与单纱加捻后的长度L2来计算。而股线的捻缩,是在Y311型捻度机上用直接计数的方法来测量。
四、试验方法和程序
1、检查捻度机(见图16-2)的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仪器水平、读数零点、夹头回转、转向调度、指针失灵及电动机转动等。
2、按表16-1和表16-2的规定,调节好纱夹之间的距离(其长即是试样长度),并旋紧定距螺丝14使之固定:选定预加张力值,确定好张力重锤的位置,以及在张力盘中加砝码;当采用退捻加捻法时,还需根据表16-1中指出的限位值定好针片的位置。
3、将定位片刹好,插上纱管,拉去管纱头端数米纱线。然后沿纱管轴线方向轻轻拉出纱线,防止意外的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住纱线,将纱线头端引入右纱夹,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受到一定张力而伸直。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零位时,揿动右纱夹的弹簧柄,使纱线夹紧在右纱夹的斜槽内。
4、将计数盘上的指针均拨至“0”处,并根据不同的试样选定转速。一般棉、丝为1500r/min,
毛、麻为750r/min。
5、根据纱线的捻向决定退捻方向。如为Z捻,则将换向扳手移至“S”处:如是S捻,则换向扳手应在“Z”处。开动电动机开关,使右纱夹转动,退捻开始。对于直接计数法:如是纱,退捻是一直到纱中纤维即将平行时,关掉马达,用手扳动手摇柄,直至纱中纤维完全伸直平行,如是股线,则使用马达退捻至即将退完时,关掉电动机,用挑针在左端插入试样之间,并向右移动,同时转动右纱夹,继续退捻,直到完全平行无捻度为止。对于退捻加捻法,首先上纱的捻度退尽,但仍继续退捻,即相当于反向加捻,此时伸长指针向右移动,当其回到零点时,立即关闭电动机开关,使右纱夹停止转动。
6、记录计算盘上所指示的数字,精确到一个捻回。直接计数法测得的数根据直接代入式(16-1)或式(16-2)计算,退捻加捻法的数据应先除2,在代入式(16-1)或式(16-2)计算。这两种方法适用范围,详见表16-1和表16-2。用直接计数法测捻度时,同时还可给出纱线的绝对捻缩(L1—L2),即当纱线捻度退尽时,伸长指针在伸长标尺上所示的刻度值。再由捻缩计算公式,就能求出捻缩率。应该注意,如股线经过两次加捻,则需先测定复捻捻度和捻缩,再测定初捻捻度与捻缩。当捻度完全退完时,计算盘上的读数即为股线捻度,而初捻捻度应根据试验时试样的实际长度加以修正。
7、按上述程序,重复进行,完成所规定的试验次数。
8、计算单纱和股线的捻度、捻系数、捻度不匀率和捻度偏差率,若为股线时,还要计算捻缩。
思考题
1、测定捻度的意义及捻度对纱性能的影响如何?
2、影响捻度试验结果有哪些因素?
3、捻度试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