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洗消环节的感染风险控制策略。方法:应用风险管理法对内镜洗消环节常见的感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控。结果:内镜洗消环节导致感染的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运用风险管理法,有效的减少了感染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镜洗消中应用风险管理法对可能会发生的感染风险予以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提升其感染风险控制能力,将多种感染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保证内镜洗消的安全性。
关键词:内镜洗消;感染风险;控制
内镜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之一,感染风险可以说是贯穿于内镜诊疗的全过程,在内镜洗消环节如果没有做好感染风险控制工作,不能准确的对感染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院感风险事件发生的机率将会大幅度增加。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内镜洗消的安全性,文章尝试对内镜洗消的感染风险与控制进行研究,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院内镜室所配置的内镜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其包含有胃镜、肠镜、支气管镜,其中软式内镜58条。对这些内镜在洗消环节的一应情况进行分析。在2020年5月之前我院内镜洗消实施的是常规管理模式,因此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内镜洗消的相关数据记录情况,对其感染控制风险进行分析,设置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则应用风险管理,设置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数据情况差异。
2、方法
在研究时,所涉及到的工作如下:一是风险识别。在对风险进行识别时,其识别方法如下,即整理、回顾我院3年内各科室内内镜洗消的感染控制监测报告和职业暴露登记情况,总结其中风险发生的次数以及构成特点。以2004年颁发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作为准则,通过对照评估,查内镜感染风险的条件因素,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寻内镜洗消感染风险发生的人分及管理因素。同时对常见风险事件进行判断,其主要为内镜洗消及附件清洗不合格;内镜洗消时出现二次污染;内镜洗消人员职业暴露等等。
二是做好风险评估。针对内镜洗消过程中管理薄弱的环节进行评估,分析我院内镜室感染控制管理系统存在的缺陷,然后结合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措施。
三是风险防范。风险防控是内镜洗消感染风险控制的关键所在,在对风险进行方法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学习与洗消相关的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风险的主动防范意识,结合医院内镜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建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工作人员日常自主的查风险,并将自己所发现的风险上报给上级部门。医院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尽快成立感染控制风险管理小组,明确小组各个成员在内镜洗消工作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好感染控制监测工作,结合内镜室常见感染控制风险发生特点,及时的改进并细化各项流程,保证内镜洗消质量。此外,还应当完善各项设备设施,在内镜室布置上,不同部位内镜诊室应当分开,清洗消毒室及内镜贮存室应当分开设施,配备专业的洗消设备,对感染控制的相关耗材如酶液、消毒液等一次性用品必须要严格管理,避免污染事件发生。
3、统计学分析
我院在2020年5月之前针对内镜洗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在2020年5月开始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2021年5月两个不同的时间节
点的内镜清洗监测结果,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次数等进行比较,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予以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进行检验,当P<0.05时对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内镜清洗监测情况比较
针对我院内镜室的98套内镜清洗清洗合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应用风险管理法前后的合格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内镜清洗监测结果比较分析(n,%)
组别 | 合格(%) | 不合格(%) |
对照组(n=98) | 87(88.78) | 11(11.22) |
实验组(n=98) | 96(97.96) | 2(2.04)朱铁 |
X² | 8.291 | |
P | <0.05 | |
2、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针对110名工作人员在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化学性污染 | 生物性污染 | 锐器伤 |
实验组(n=110) | 5(4.55) | 6(5.45) | 7(6.36) |
对照组(n=110) | 24(21.82) | 26(23.64) | 27(24.55) |
x² | 2.345 | 2.497 | 2.568 |
P | <0.05 | <0.05 | <0.05 |
三、讨论
内镜是医院进行胃肠道疾病检查的常用设备之一,由于其会与患者身体进行直接性接触,因此内镜上往往会携带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在内镜使用期间必须要做好洗消工作,内镜洗消具有连续性、动态性以及直接性的特点,洗消期间任何环节控制不当,就将会发生感染事件,威胁患者以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健康。针对内镜洗消做好感染控制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将各类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规避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风险。内镜洗消感染控制管理经常存在有重视消毒轻视清洗、重视清洗轻视消毒导致二次污染、重视内镜清洗消毒轻视辅助用品管理等多种现象。针对这一类问题,发挥好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镜洗消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洗消技能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的杜绝上述问题发生。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实施风险管理制度之前,98套内镜设备,洗消不合格占比11.22%,而在应用风险管理制度之后,洗消不合格率则仅为2.04%。同时,110名工作人员在风险管理法应用之前,化学性污染率为21.82%、生物性污染率为23.64%、锐器伤率为24.55%;而在应用之后化学性污染率为4.55%、生物性污染率为5.45%,锐器伤为6.36%,由此可见,风险管理法在控制内镜洗感染方面的有效性。
总之,针对内镜洗消环节容易发生的感染风险必须要加强控制,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将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样才能保证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而结合实践研究来看,风险管
理法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作用,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洗消合格率,减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爱美,黄海艳.PDCA循环在软式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9):133-136.
[2]蔡正菊.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及其对内镜消毒合格率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20,17(08):1186-1189.
[3]黄劲华,孔旭辉,朱铁林,成敏,丁滢.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比较[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10):969-97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