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吃饭量家当
平时有个习惯,喜欢将母亲的经典句子记下来,日久天长竟也积累了不少,因此美其名曰“妈妈语录”,那蕴含着普通老百姓朴素真理的句子每每读来总令人受益匪浅。因为是百姓的话民间的语言,所以在记录的时候,有很多字我都求助拼音帮忙,比如有一句“qiu du 子缸,ba du 子瓮,一人不嫌为周正”,瞧,粗俗中透着几分幽默,却也道出婚姻生活中两个人相爱才是关键的至理,我觉得这样记才不失“妈妈语录”原本的味道。今天这个题目也来自“语录”,意思很明了,用专业术语讲,“经济的发展是民间服饰变化的前提”,可我总觉得“语录”更能体现老百姓的心声,更易被老百姓喜闻乐道,口头传唱。
说到服饰,那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姑且不论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衣不遮体,隋唐时代女子襦裙的百媚千娇,也不论清朝男子的长袍马褂,单是近几十年的衣着变化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在国人的记忆中,永远抹不去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与新中国首届领导人男着中山装,女穿旗袍集体亮相的庄重形象。抛开政治不讲,那是一个中山装的时代啊。那代表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四个口袋,袖口三颗象征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钮扣是中山装最最鲜明的特征。孩子的爷
爷七十多岁,至今都不愿脱掉那件宽大的用蓝咔叽布做的中山装,每次出门总要在婆婆的唠叨中才换上那些合体的休闲装,然而看着他拘谨的样子反倒有些同情。公公说中山装四个口袋实惠又方便,哪像现在的衣服浑身没一个兜。再说了在五六十年代能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难怪公公对中山装情有独钟,那是对年轻时代梦想的一种迷恋,怀旧是一种割舍不开的情怀哪。这不,今年闰月在为他定做寿衣(迷信说法逢闰月为老人定做寿衣可加寿)时,他还特意强调要中山装,毛料的。
六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一个字——穷。爷爷说那时买啥都凭票,每人一年只有2.1尺的布票,可以想见2.1尺布能做个啥,裤衩倒是够,但谁会奢侈地去穿裤衩。所以孩子多的家庭,穿一条裤子是常见的事,穿补丁衣服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我结婚后,婆婆的婆婆对我讲,她年轻时,六月天穿皮裤下地干活。我知道那不叫时尚,那种闷热、那种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时的衣服只有蓝、灰、黑三,大有人人一身蓝,男女不分,季节不分的现象。期间流行穿军装,当时有“绿海洋”的奇观。到了爸爸结婚的年代,也是改革开放的前夕,结婚那天他都穿着打几层杂补丁的棉袄。后来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老忘不了孙少平上高中时的那身装束。那已是1975年,“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剪裁得还勉强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肮肮脏脏的感觉,脚
上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衣缩,现在已经短窄的吊在了半腿巴子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可是除了他自己,谁又能知道,他那只线袜子早已没了后跟------”每读一遍我都会心酸不已,为孙少平那令人 惶的装束,为路遥那带着忧伤的描述,也为父辈们生存环境的艰辛。
不记的大街上喇叭裤是哪阵子流行起来的,甲克衫、健美裤是哪一年穿出来的,牛仔服又是何时风靡起来的,听爸爸讲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事吧。据说那时中国一个模特队穿着喇叭裤,蝙蝠衫出访欧洲,西方人感慨“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所以,有人称“伟大的喇叭裤动摇了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单调乏味”。记忆中我也有过一条喇叭裤,是城里的表穿过的,但一直没怎么穿,好像一直锁在妈妈的大红木箱子中。
说到那对红木箱子,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母亲当年的嫁妆,永远上着锁,钥匙总挂在她的腰间,里面锁着只有逢年过节赶集上会才穿的衣服,所以记忆中那里总是锁着许多渴望,那种对过年的期盼,对穿新衣的欣喜,也总忘不了那红木箱子特有的味道。所以,在母亲“出门好穿一下(读挂音)间”口号的坚持下,我们仅有的几件衣服被锁小了,锁过时了,
包括我的那条喇叭裤,也包括母亲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最终却因过时送人穿黑呢子,就因为舍不得所以留下许多遗憾。现在母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常对我们说“穿衣吃饭量家当,你娃们赶上了好社会,趁着年轻想穿啥就穿啥”。听来语重心长呀,所以平时逛街只要碰到母亲合适的衣服,我都会为她买下,以弥补她当年对那件黑呢子的遗憾。
的确,穿衣吃饭量家当,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对衣着开始讲究了。商场里的衣服琳琅满目,各大品牌竞相上市,各种档次适合各人。人们不再量体裁衣,很多老裁缝都挂起了“裁裤边、换拉链”的招牌,少数人的悲哀却是大众的幸福。你看大街上男女老少,穿着各异,应美尽美,“奇装异服”也在悄悄地改变着词性。什么露脐装,吊带裙,宝宝服吊带裙------使你眼花缭乱,各种流行款,你方兴罢我登台,各领风骚没几天。你看那个“不管多大官都穿的甲克衫,不管多大腰都穿的健美裤”不也都被淘汰了吗?那种红极一时的“的确良”、“咔叽布”“花达昵”-------不也旧貌换新颜了吗?过去我们包裹得多么严实,现在我们穿得多么凉快。过去一个棉袄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法,现在一个冬天各款各的羽绒服换着穿,据说还都是纳米技术的。过去一件衣服四季穿,现在春有风衣、夏有短裙、秋有休闲服、冬有保暖内衣,甚至有人穿衣一个月不打重样的。过去穿衣讲效仿,别人穿啥咱穿啥,而今别人穿啥我偏不穿啥,以“撞衫”为尴尬。是啊,穿衣吃饭量家当,只要自己愿意,经济
允许,完全可以我行我素想穿啥就穿啥,穿衣又不违法。你看现在的婚服,红不再是统治彩,过去犯大忌的白已是婚纱的主打调,你能说那不吉利不美丽吗?想想这期间经历了怎样令人深思的历史变革与思维模式的转变。再看看我们脚上的鞋,一路走来,走出多少种款式。歌词里虽唱“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可我相信再过几十年我孩子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布鞋是啥样,穿着是啥感觉,那北京老布鞋是我们记忆中的布鞋吗?
总的说来现代人穿着讲究个性化、品牌化、高档化,追求的是一种自我,一种时尚,所以市场上的服饰有前卫的,怪诞的,流行的,个性的,同时也有惯例保守的,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有钱,没有做不到而只有想不到的。总之衣着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方式折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我相信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服饰会有更大的变革。据说“空调服”“变服”(根据心情和体温环境可以变出不同的颜)------都已在研制中,未来的人们穿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我不能以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眼光研究服饰的发展历程,我也不是时尚一族,不敢对时装进行贸然评论,我只能就着“妈妈语录”中那句“穿衣吃饭量家当”来感受父辈们的辛酸往事,回味儿时的点滴记忆,惊叹社会的伟大变革。
马 晔
2009.8.2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