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高师[1]要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高师钢琴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即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要让学生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仅有知识和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需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及音乐创造力。
关键词:高师;创新教育;钢琴教学
福建省教育厅课题(JBS08057)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我们把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并取得效益的过程,称为创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即从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人。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唤醒和培养,人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教育者必须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于创意的
教育模式,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培养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钢琴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方法、手段等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尤其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的制定,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的钢琴老师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钢琴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钢琴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根本方法。本文主要从教学的角度阐述高师钢琴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应用问题。
一、在钢琴教学中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只有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熏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心境,才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能够激发学生执着地去探索,在探索中他们的思维才会灵活多变,他们才会去创造。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更是如此。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们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应该去点燃学生的思维,创造热情,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如学生在弹奏贝多芬《悲怆》的每一乐章的第一个和弦时往往只有一个强的音响感觉:不是把这个和弦弹“炸”,就是弹“散”,或是只有“硬绷绷”的感
觉。此时,教师就应该用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如这个和弦代表的是什么?第一次回答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也许只能说出其表象的感觉形式,而且所有学生的认识可能并不一样:有的认为“像黑”,有的认为“很沉重”,有的认为“很压抑”……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来回答“为什么”。此时,学生会进行一种思考,他们会由表及里,根据自己的不同情感体验来作出不同的回答:“因为生活的苦难”、“因为受到挫折”、“因为受到了欺凌”……继而,教师再从贝多芬创作的时代背景,贝多芬所体现的“不屈精神”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去对待这一切的不幸?”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会得到升华,可能顿悟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沉痛中的期盼、挫折中的希望、欺凌中的崛起、失败中的执着追求……正是有了对这种精神的感悟,学生在弹奏时的一瞬间可以把“千钧一发”的力量传送到指尖上,而且很快就到弹奏这个和弦的正确感觉——沉着而厚重。正因为每个学生的想象都不一样,感受都不一样,所以创设问题情境能在钢琴课中,大大地丰富每位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在钢琴教学中加入即兴伴奏教学。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今后更好、更快地胜任教学工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钢琴教学中将钢琴基本弹奏技能的学习与歌曲即兴伴奏学习相结合是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的事情。即兴伴奏是指伴奏者不用正规伴奏谱的
情况下,能弹奏出与伴奏内容相吻合,能够突出、深化主题,对伴奏内容起到烘托、渲染作用的伴奏,它是由伴奏者自己编配的创造性的伴奏。因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是即兴伴奏课的核心。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的技术,它除了和声基础以及同步技法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歌曲的风格创造性地选择好、设计好织体,并应用到伴奏中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即兴伴奏的配弹技法由浅入深融入钢琴弹奏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中。学生在开始弹奏技能训练的同时及早进入伴奏训练,如:指法设计,原谱移调练习,简谱单旋律视奏,有伴奏意义的和弦连接等等。同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小学音乐教材相结合,为学生选择一些旋律简单易于弹奏的歌曲,或者由学生挑选一些自己喜爱的歌曲、旋律,教师从中选择一些简单易弹的曲目,教给学生自配简易伴奏。由于先于和声课进行各调和弦连接训练,待学习和声时,学生已基本能够熟练的在各调上弹奏多种方式的和弦连接,具备较为丰富的和声感觉了。对键盘的熟悉,为学习和声带来了方便,随着和声理论的掌握,学生对伴奏的认识也在加深。正像小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不必将所有的字、词都学会才能造句、写作文一样,我们的即兴伴奏的学习也没有必要等到将乐理、和声等音乐理论课程全部学完,弹奏技能大幅度提高以后再来学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用刚刚学会的字、词造句、写作文时可能会显得比较幼稚或者出现一些文法上的错误,然而正是在这种反复不断地
练习当中,学生们的文字、语言的组织能力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也由于没有过多的框架约束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样的道理,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同
步渗入即兴伴奏的学习,同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三、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灵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当人们处于灵感状态时,常常拥有最佳的创造力。钱学森教授认为,创造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凡是有创作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所谓灵感思维,是指在创新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的新概念或新意向的顿悟式思维形式。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集中精力长时间反复探索而又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时,大脑中有时会突然地出现某些新的形象和新的思想,产生一下子使问题得到澄清的顿悟。这种现象就是灵感。这是一种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的创新思维活动。在科学、艺术等创造性活动中,都客观存在着这种灵感思维。古往今来的重大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都包含着灵感思维的独创性。但灵感并不会凭空产
生,也不是天赐神授的,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必须遵循它内在的规律并坚持进行辛勤艰苦的探索。灵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飞跃形式。表现形态复杂、奇特,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稍纵即逝等特点。似乎神秘莫测,但它却客观存在着自身的规律:灵感是以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及有意追求、日思夜想的激发为前提的。没有大量的知识、经验的积累、长期的观察研究、最大可能的思维发散,灵感是很难获得的。犹如人们常讲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茅塞顿开、突然触发的灵感,好像是不期而遇、突然涌发。实际上己有“踏破铁鞋”的艰苦寻觅过程作为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更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多弹多实践、多积累,养成多思善想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用心去探寻,锲而不舍地追求,孜孜不倦地苦思,才会获得灵感思维的顿悟与突破。
四、在钢琴教学中以“人文精神”教育学生。新课标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为友、为长、为师”。陶行知先生说过:“师生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保护学生的心灵。”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信任激励的眼神,一句简短温馨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等,都恰似一缕春风,吹拂着他们求知的心扉,让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巴尔特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
师充满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也会使他们的心灵感光显彰,映出美丽的图像。因此教师要树立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全新教学观,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师生共同进行评价,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使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和品质,关键要使创新成为一种快乐体验,课程改革就是快乐的使者。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 都是无济于事的。”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最高要求是,每个教育者需要形成切合自己知识底蕴、学科特点、性格特长而又为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风格:或长于循循善诱,或善于条分缕析,或能深入浅出,或能高屋建瓴;如果创新真的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一种自然习惯,一种品质,那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了。
参考文献:
[1]本文中的千钓一发“高师”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以下同。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