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
2017 NO.06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 术 论 坛
217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通信产业是国家和区域经济重点建设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历经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通信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出了对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
目前,在我国的通信企业中,专业人才层次比例有些失调。一方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技术带头人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也严重匮乏。尽管许多高校设置了通信工程专业,但以研究(设计)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学校过多。由于人才培养模式
过于单调,造成了通信专业人才供需的不平衡。由于通信行业工
程性、技术性强的属性,要求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满足企业产品生产、制造、更新和开发,或者系统设备的管理、维护的一系列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普遍欠缺而受到用人单位诟病的。与一本、二本高校相比,三本高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介于二本与高职之间的三本院校,必须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相应地,课程体系也应有其自身的特点。
课程体系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因此构建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多层次和多规格的需求,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方向,以现代电子设计、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重要工具,将“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系统集成技术” 两个方向相结合,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集成、应用、安装、调测和工程应用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集中大
学时的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且由于条件所限不能落到实处;大一统的课程设置,不同院校之间的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统一的“规划教材”;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描述大同小异,专业没有地方特,没有学校特。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上又技能不足,导致就业时的高不成低不就。具体就该校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两大方面问题:
(1)理论课课程结构不合理,传统理论多,技术前沿内容少。教材内容陈旧,滞后脱节于当前技术。各门课程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等等。
(2)实践环节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十分普遍。实践教学多为验证性的实验和课程设计,与通信技术发展脱节。企业顶岗实习时间短,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较少等等。
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事在必行。
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该校作为三本民办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倍受瞩目,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
DOI:10.16661/jki.1672-3791.2017.06.217
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
改革与实践①
李道清
(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 要:根据三本院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结合武昌工学院的实际情况,本文论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介绍了武昌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措施。结果表明,这种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关键词:三本院校 通信工程 校企合作 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TN9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17-02
①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443。
作者简介:李道清(1963,5—),男,湖北京山人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研究方向:
信息采集与处理。
.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资讯
2017 NO.06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 术 论 坛
218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明确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哪些岗位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由此反推出我们的人培方案应该怎样制定,课程体系应该怎样设置,课程内容应该怎样取舍。
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2)在制定人培方案时,一定要吸收合作的企业方参与,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传输最新知识,实用性更强,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①公共基础课:按学校的统一要求执行。
②专业基础课:删减某些难学、以后也很少用的课程,保留最重要的、对后续专业课学习必不可少且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主要作用的基本课程即可。
③专业课: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一定要紧跟行业发展,传输最新知识,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增强实用性,让学生毕业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专业课的教学实施中,可以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上课。(4)优化实践性课程设置。
①课内实验,合理确定实验学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
②适当增加课程设计,在仿真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出实物,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要遵循“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技能
培养”的原则。课程内容“少、新、精”,同时兼顾各门课程间的交叉
与衔接。新的课程体系需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3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措施
该校通信工程专业2012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更好地完成这一项目,近几年来,我校与烽火集团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我院与上述公司及其他企业的资深专家、技术人员一起,结合通信行业企业特点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共同探讨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同时深入校企合作,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与企业不断交流、探讨,校企合作修订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开设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实际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课程。将通信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几门综合实践性课程《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安排到专业教学计划中,由企业工程师与我校专职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共同完成。并结合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与工程实际针对性较强的实训教材。
(3)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特别增加了16学时由企业专家讲授
的专家专题讲座环节。在学校聘请的42位特聘教授中,就有通信工程专业聘请的五位大中型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定期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4)借助于企业硬件环境,弥补了学校实验条件、设备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两年,我院学生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在科技创新,学生科技竞赛等多项比赛中获得了良好的成绩,为创业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5)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在通信工程专业中,根据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学生为虹信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并根据虹信企业发展状况,生产经营规模或生产领域的变化等情况,适时共同商讨调整定向培养专业、规模和合作方式,为订单班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与就业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校方订单班学生到虹信就业。目前,已进行了二年卓有成效的试点工作,两届约70多名学生参加了“虹信定向班”的培训学习,受到学校师生欢迎,双方都对合作感到满意。
(6)根据行业发展、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在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通信工程专业项目支持下,对现开设课程进行整合,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建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理论课程,新增一些具有专业特的实践性课程。
(7)部分学生采用“3+1”模式,即学生前三年的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以学校为主,第四学年采取课程学分置换方式,让学生参加企业培训及顶岗实习;部分学生采用订单式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全程或部分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或推荐就业;完成3届虹信、2届嘉环定向班的培养任务。
4 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1)校企联合制定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湖北武汉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较好的对接,使该校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更强,实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充分体现了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2)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符合行业发展,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沿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李倩,李艳.基于校企合作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232-225.[2]程韧,王燕,刘家轶.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
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3(1):49-51.
[3]蒋占军,郑玉甫,伍忠东.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0(14):135-136.
[4]贺达江,姜又春,杨吉兴,等.以能力结构为主线,构建应用型
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2(3):86-90.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