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中秋月
诗情画意中秋月-----《五律·喜闻捷报》赏析陈李杨五律喜闻捷报一九四七年中秋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中国是“诗国”,情意缠绵的咏月诗便蔚为大观了。我发现,历来的诗人都是“爱月派”。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谓俯拾即是。历代诗人似乎没有不咏月的。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的,也有对月恋情的
,风格多样,情怀迥异。在众多的咏月诗词中,写咏月诗词最多、最富情感的当推诗仙李白了。他一生创作的1000多首诗作中,竟有300多首
是写明月的。李白爱月爱得深沉,喝酒时“举杯邀明月”;吃饭时“月光明玉盘”;下山时“山月随人归”;送客时“月行却与人相随”;怀旧时“
卷帷望月空长叹”;言志时“欲上青天揽明月”。“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这是写“舞月”;“水影弄月,清光愁奈何”,这是写“弄月”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写的是“歌月”;“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写的是“待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写的是“步月燕山月似钩的上一句
”;“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写的是“饮月”。字字珠玑,脍炙人口。诗圣杜甫的咏月名句有:“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斫却月中桂
,清光应更多”、“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在《月夜忆舍弟》里他更吟道:“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句“月是故乡明”道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爱乡情结!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首
诗无论情感、意境都决不亚于李杜,难怪成为古人茶具上首选的内容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某个中秋之夜忽然想起孑然一身被禁月宫的仙女嫦娥于是
写下《嫦娥》一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寄托了诗人的多少感
慨与情思啊!韦应物的“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以月寓人团圆,表现了盼望亲友相会之意。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有一首《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古代传说,蚌在月光下才会孕育出晶莹瑰丽的珍珠,作者期盼皎洁
的中秋月孕育出更多更美的珍珠,爱乡爱民之情呼之欲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怀念的情绪;晏殊的“梨花
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一幅养尊处优、悠闲恬淡的图画;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描写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倥
偬的雄姿……月亮这个形有阴晴圆缺的物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往往变得出神入化,千姿百态。李贺边塞画月:“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王昌
龄出塞忆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煜倚楼伤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张继夜泊苏州枫桥叹月:“月落
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郑板桥古寺赏月:“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孟浩然吟南方清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周密咏北方
冷月:“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写咏月诗流传最广的要数大诗人苏东坡了。在他的笔下,明月千姿百态,佳趣无穷。“思檐初挂弯弯月”,是写
黄昏月;“壁月琼枝”“明月窥人”,是写窗前月;“淡风月朦胧”,写春夜之月;“清夜无尘,月如银”,写秋末之月。泛舟望月,“一江明月
碧琉璃”;离乡望月,“明月明年何处看”。苏东坡爱月、咏月、惜月、见月动情,同是一轮皓月,在他不同的心境中,便有不同诗意,令人咏叹不
已,回味无穷。天下中秋诗数以万计,还是苏东坡的那首中秋词被无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反复引用高歌低吟,这里有深邃的哲理,更有悠长的情愫
和无尽的祝愿尤其是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中秋咏月词中的千古绝唱
奇怪的是,古诗里也有“怨月”的,那是唐朝诗人徐凝的《忆扬州》。诗曰:“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
扬州”,徐诗人中秋夜喜见娇美的明月,又触景生情思念自己的梦中情人“萧娘”来,但天各一方无缘相见,他便将满腹怨恨记到明月头上。说天下
明月共有三分,而扬州独得其二,这里“无赖”即无奈,因为明月而怀念爱人、却不得相见,只能埋怨明月的“无情”了——这恐怕是古诗里唯一的
“怨月诗”了。现代人的思维与古人不同了,但中秋情结却一脉相承。国共内战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处于被动状态,敌强我弱。1947年3月1
8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历时370天,行程千余公里,跋涉陕北12个
县的37个村庄,与近10万强敌周旋,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8月,率两万人马转战陕北,与国民党胡宗南部的20多万大军周
旋。但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国的战事已经扭转,各大战场的人民解放军相机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同年9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离开陕北佳县张家崖
窑,迁移至佳县神泉堡。就在中国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前夜,在中秋之夕,得到西北野战军蟠龙大捷的消息,自然喜不自禁,但逢佳节,不免倍
思亲人。据考证,此诗作于佳县神泉堡,其时的妻儿不在身边。而故乡湖南湘潭韶山冲,他从1925年回去过一次以后,再也无音讯了。中
秋是月圆的时候,是天上人间庆团圆、丰收的时候。相信正义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2万人马将20多万大军弄得疲惫不堪。这位三军统
帅,此时诗兴来了,他吟咏:“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思
乡思亲之情,在这中秋之夜,跃然纸上。一首首月光吟,如一面面光洁的明镜,既映照出诗人的磊落襟怀,又折射出作者世界观的斑驳阴影。全诗
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然而,只有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诗人,才能一扫伤感悲切,
写就“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陈毅)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诗章。首联使人联想起"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这是只有用水墨画才能画出的陕北黄土高原秋天的晚上。走在黄土高原上,犹如一履平地,只有当眼前突然横亘一道沟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