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槅”的起源与设计发展历史
“多子槅”是中国古代一种盛食器,特点是内部被分隔成若干小格,可放多种食品或其他物品。其在文献中的正式名称为“樏”或“槅”。多子槅早在南越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南北朝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数百年间,多子槅的造型变化主要表现在器形和格数上。
一、“多子槅”的起源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多子槅出现在南越国地区墓葬中。而在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大中型墓葬中常陪葬一种漆器奁盒,盒内放置若干小盒。如1959 年发掘的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 出土漆奁两件。其中一件奁内放置西汉镜一件,镜下有六个小漆盒。1968 年发掘的河北满城 1 号汉墓出土漆奁一件,奁内装有八个小盒,2 号墓共出漆奁两件,皆为五子奁盒。另外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九子漆奁,如图1所示,江苏海州西汉霍贺墓 、陕西咸阳马泉西汉木椁墓中也都陪葬有漆奁。这些漆奁有的内部有凹槽,槽内放置各种形状的小奁,也有直接将套盒放置其中的。虽然这些漆奁在当时大多数是被用来作为盛放梳妆用具的器物,但其造型与多子槅极相似。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捕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桂林、象郡、南海。以滴遣戍” 。秦平定南越后, 还继续向岭南增派兵员以戍守,又迁徙大量的中原移民南下,这客观上促进了内地与岭南地区的文化交流。如广州淘金坑中出土有秦文化因素的蒜头壶,广州汉墓中出土有汉式铜鼎。因此,可以说南越地区多子槅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地多子漆奁造型的影响。
图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九子漆奁
二、两汉——南北朝时期的多子槅
两汉时期 :该时期是“多子槅”出现的早期阶段,发现数量不多,且多出土于岭南地区的墓葬中。造型多为扁圆形,有盖,底部有足,内部被隔梁整齐分为若干格,格数较少。如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出土的多子槅,敛口、卷唇、深圆腹、圆底,器内等分四格,盖钮为四线绞索型。另外,在广州南越国时期墓葬中也出土多子槅两件,同样是敛口、微卷唇,只是腹部较浅圆,平底附三短足,盖顶中央有绳索形钮,外周有两个鸟形和两个卷曲形的小钮,对称排列。器内分成七格,中间三格,两边各二格。这些圆形多子槅可作为西汉时期的代表。直到东汉晚期,这种造型的多子槅仍在广州大元岗等墓葬中有所发现。
南京有几个区三国——西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多子槅广泛流行起来,是最具特点的家具品种之一。根据需要,有长方形和圆形两种不同的设计样式。长方形多子槅
主要由上部高子口深盘式四至二十多个方格子及下部的方座式高圈足足座组成。足间挖成凸字形、弧形或券门牙子形洞。圆形多子槅也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形深盘分隔成数量不等的重环形、扇形、方形小格,下部为高圈足。它的有点是集过去食案及多子奁盒、储物柜功能于一身,并可加盖,比过去食案更科学、高雅、简便、卫生。分门别类地存放杂物且
集中,一目了然,存储十分方便。既方便实用,又使室内看起来尽然有序,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国初期,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仍然流行圆形多子槅。如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二号墓中出土有圆形多子槅。但二号墓的年代跨越了东汉曹魏两个朝代,年代上只有十年的差别,所以出土器物中绝大部分是带有汉代文化特征的。由于一个历史朝代的结束不会使当时的手工业制造风格立刻发生显著变化,变化总是在下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慢慢产生。因此曹操高陵所出土多子槅依然是承袭“汉式”,也可看作曹魏早期多子槅的典型。然而在以建康为中心的南方东吴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的多子槅却与北方截然不同,造型多长方形,以七子、九子为常见,甚至有的多达十七子 。由于三国战乱,人口大量流动导致各区域间的物质文化也表现出频繁交流的特点,东吴地区的多子槅亦被中原地区所接纳。到了曹魏晚期,这种方形多子槅常出现在北方墓葬中,逐渐成为西晋墓中典型的陪葬品。
西晋以后,多子槅的造型固定下来,以长方形为主,但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稍有差别。南方地区的多子槅造型上仍承袭东吴晚期的风格,但子数增加,以九子,十一子为常见,底足多为连弧形。而北方地区的多子槅子数较南方为多,常见十六子、十八子。并且北方地区西
晋早中期的多子槅子母口较矮,底足呈阶梯状,阶梯落差小。标本如河南孟津县马村晋墓出土物(图2)。西晋中晚期的多子槅子母口变高,底足阶梯落差变大。标本如河南伊川县槐庄6号墓、河南焦作化电集团西晋墓、洛阳洛龙区唐城御府西晋墓中出土的多子槅,以及洛阳市涧西王湾西晋墓出土的多子槅。南京富贵山东晋墓出土的釉陶槅,如图3所示。
图2                      图3十一子带盖陶槅
代表性器物是东吴朱然墓出土的七子彩绘漆木槅,如图4所示。它是在方形木胎上用竹条隔成左右对称的7个格子,里面用朱漆绘制,黑漆勾线出由七种不同灵物组成的“瑞应图”。上层从左到右依次是天鹿、凤鸟、神鱼;下层从左到右依次是麒麟、飞廉、双鱼、白虎。整个画面和谐统一,彩鲜明,动感十足。
图4 七子彩绘漆木槅
总体而言,南北方差别不大,均以长方形为主,只是底足和子数略有不同。
但是到了西晋晚期,中原战事不断,河西地区成为整个北方社会最为地区。于是汉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也随之移植塞外,晋文化传统得以在边远的西北地区继续下去。因此在西北地区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有多子槅陪葬,但数量不多。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
多子槅已由西晋时期流行的方形回归为两汉时期的圆形。标本如敦煌佛爷庙湾、酒泉、嘉峪关、以及敦煌等地晋墓中出土的多子槅。而南方地区也是在西晋晚期至东晋早期开始流行圆形多子槅,并逐渐淘汰了方形多子槅,成为东晋南朝的典型样式。从这点来看,虽然广大北方地区被外族所占,但中原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的联系并未中断,并且通过多次移民而得到巩固 。两地陪葬品的联系也说明了古代墓葬文化的持续性影响。
东晋十六国时期 北方十六国地区发现的多子槅不多,且与南方东晋地区造型总体一致,这里只介绍南方地区。东晋时期的圆形多子槅从造型上一般可分为三种型式:A式盘面均分为内外两个同心圆,内外均不分隔。标本如南京虎踞关、曹后村东晋墓 中出土的多子槅。这种无分隔的多子槅多出现于东晋早期。B式平面呈同心圆,小圆居中,大圆与小圆间近等分若干小格,常见六、七、八子。标本如广东肇庆市康乐中路中出土的两件青瓷多子槅、湖北鄂州郭家细湾六朝墓出土的多子槅(图5),高4.5厘米,口径21.1厘米,底径22.6厘米。槅(gé 音格)呈圆形,直口,平底。底有红支烧痕。内分九格,其中中心三等分,外周六等分。通体施青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种形式的多子槅多出现在东晋中晚期。C式平面呈同心圆,小圆居中,大圆与小圆间近等分若干小格,小圆内有“T“形或“Y”形隔梁,将小圆分为三部分。”Y”形隔梁将小圆三等分,“T”形隔梁将小圆分为近一个半圆和两个四分之一圆。
常见“外六内三”型和“外八内三”型。标本如南京市雨花台区六朝墓、湖北鄂州市塘角头六朝墓中出土的多子槅,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东晋青釉圆形多子槅。这种形式的多子槅多出现在东晋中晚期至南朝早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