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大众所关注。研究分析蜀汉武将形象,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以及了解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所传达的人生理念会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三国演义 蜀汉武将形象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081-02
一 美政理想的寄托
作者罗贯中为什么如此突出刘备集团的武将形象?他在刘备集团的武将身上寄托了哪些自己的人生理想?
首先我们可先看一下作者的创作背景,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而民族矛盾则远远超过了阶级矛盾。元朝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方义军,诸如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不仅与元军奋战,而且还进行着相互的兼并。据说,青年时代的罗贯中,浪迹江湖,参加了张士诚领导的起义军,并入其幕府,充任幕客。作为一个“有志图王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很有可能把在自己的一些个人感情甚至人生理想寄托于作品之中。
当时残酷的蒙古统治,导致广大人民众对仁政的期盼,渴望驱逐蒙古统治者。我们从整部作品“拥刘兴汉”这一主题就可以感觉出来。小说所产生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意蕴则可以进行这样的总结:信与美是很难兼得的,三国演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理论界不乏有虚构对历史小说创作作用的争议,毋庸置疑的是,它所造成的艺术感染力、影响力和表现力大大超过《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的艺术价值,达到历史小说的高峰。作品语言也体现了一种道德情感的“召唤”。这与《三国演义》的主旨是相互呼应的。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文学语言将刘备及其将士们“英雄化”——要么有万夫不挡之勇,要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与此相对,作者将曹操一方的英勇气质“模糊化”,或者说是“弱化”了。为何?根据儒家的思维逻辑,
崇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或“天下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作者正是基于此,对比刘、曹两家,将叙述一步步递进、深入展开的。作品语言在给读者审美感觉刺激的同时,也能在道德领域内向读者发出召唤,向读者原有的道德观念发起冲击。虽然在《三国演义》诞生之前,在民间流传的有关故事中已存在“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但在历史上,刘、曹孰为正统的问题,历代专家权威一直就有不同的看法。如陈寿、裴松之和司马光等学者文人仍尊魏为正统。所以,《三国演义》的文化意蕴在于真正从文本上确立了光明与正义的审美道德观,符合了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从而给读者内心的道德观以巩固和强化,留下深刻的精神烙印。作者自始至终将这种艺术和道德之美混融加工,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作者的历史观和美学思想,并加以肯定,甚至褒扬。在蜀汉政权危亡之际,作者仍然不惜笔墨地写了这些武将宁死不降的高贵品质。
总之,《三国演义》是以刘备集团及其武将的人物形象和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它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本意,也代表了更多读者的心意。
二 阳刚美的崇拜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才华彰显的时代,在小说中,这个时代最炫目的一面被充分
渲染,书中人物的才华被充分肯定。作者显然并未受到宋代以来重文轻武风气的影响,在对“智”充分肯定的同时,对武将的勇略也是倾慕有加。小
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美的武将体。正如毛宗岗所总结的:“遍观乎三国之前、三国之后,……问有武功将略,迈等越伦如张飞、赵云、黄忠、严颜、张辽、徐晃、徐盛、朱桓者乎?问有冲锋陷阵,骁锐莫当如马超、马岱、关兴、张苞、许褚、典韦、张合、夏侯敦、黄盖、周泰、甘宁、太史慈、丁奉者乎?问有两才相当,两贤相遇,如姜维、邓艾之智勇悉敌,羊祜、陆抗之从容互镇者乎?……求之别籍,俱未易一见也。”①
在作品中,作者毫不掩饰对武勇的崇拜。即便是对以勇力著称但人品恶劣的吕布,作者也是赞赏有加,对其出众的武艺予以充分的肯定。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不违背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大大放大了武将在战争中的作用。作品中的战斗描写基本都是一个形式:两军列阵观看,然后主将出阵,大战若干回合。一旦某一方主将被斩,其士兵便一哄而散,兵败如山倒。这种描写完全不符合古代战争实际情况,但读者却能从这些精彩的“大战多少回合三国来了武将搭配”中得到审美愉悦。
小说中这些武将的阳刚之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的。首先,作品从相貌、服饰到
兵器、马匹都有详细的描写。《三国演义》描写人物外貌多是写意式的,描写主要特征,一笔带过,较少细致罗列,如孙权的容貌,仅仅是“方颐大口、碧目紫髯”八个字就概括了。但写到武将,作者就不吝惜笔墨了,在写到蜀汉的将领时,更是佳句不断。《三国演义》写到相貌的蜀汉将领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魏延等。如赵云“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在这些描写中,作者生动地展现了军人的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小说还往往通过服饰衬托人物的相貌之美。如马超“狮盔兽带,银甲白袍。一来结束非凡,二者人才出众。”这才有“锦马超”之誉。而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写到“阴云布合,雪花乱飘,军马皆冒雪布阵,云长骤马提刀而出”时,毛宗岗就评论说:“想见赤面绿袍人在雪光中分外照耀。”这是何等的威仪啊!
为了衬托作品中人物的武艺,作者在这些将领使用的兵器上也颇费心思。本来三国时代的兵器种类并不很多,基本都是矛和戟之类,但作品为了展现不同武将的风采与个性,虚构出了许多三国时代并不存在的兵器,比如吕布用的方天画戟,武安国用的大锤等。所谓“物像主人形”,这些虚构的兵器与其使用者在气质上有着一致性,从而让这些武将更具神采。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种大刀本是宋朝才出现的一种兵器,而且其实是一种用于士兵操练而并非用于实战的兵器,由于完全符合关羽的气质,这种兵器已经深入人心,
甚至得到了“关刀”或者“春秋大刀”之名。
三 人才凋零的启示
在整部《三国演义》中,蜀汉集团的人才变化趋势非常明显:第一,早期的蜀汉将领往往武艺高强、才能出众,越到后面,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将领越少。第二,早期的蜀汉武将个性鲜明而丰满,后期的将领中,个性突出的极少。在对比中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刘备创业之时,虽然兵微将寡,但这为数不多的辅佐者全都是第一流的人才,所以尽管屡战屡败而终能成就大业。而随着优秀人才(包括为数众多的武将)不断加入,蜀汉政权事业蒸蒸日上。每一位新加入的良将,都成为刘备事业的“里程碑”。对这些将领所做贡献的精彩描绘,从根本上揭示了人才兴邦这一永恒的真理。
关羽之死可看做是蜀汉政权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此后,每一位重要将领的去世,作者都会借作品中人物的表现来传达这种深深的失落,而这种失落感在描写曹魏集团和东吴集团的将领去世的时候是没有的。
从一些描写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人才凋零的趋势。从诸葛亮身上,我们能够看出,越是后来,他的反应越强烈。人才难以为继,成了他“兴复汉室”大业最大的障碍。
而到了姜维伐魏的时候,优秀的将领更是少得可怜。几次出兵,都是由老将廖化做先锋,因此时蜀汉并无太多可用之才。后人据此总结出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一俗语。这一俗语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曾出现过,说明它是深入人心的。而与优秀人才凋零相对应的,蜀汉新增加的人才少之又少,所以,在写到仅有的新增人才之时,作者特地写了傅佥出场的上佳表现是在蜀汉人才凋零的大背景下上演的。作者越是强调了傅佥的优秀,其实也越发表明了对人才的渴望以及良将难求的遗憾。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蜀汉的衰亡。作品借费祎和姜维的对话,写出了因人才凋零带给蜀汉政权的忧患意识。姜维从费祎所提到的“内治无人”,很自然地想到“外战无人”。如果说诸葛亮北伐,面对的困难更多的是粮草不足的话,姜维北伐则还要加上人才匮乏。
“面对着无情的客观规律,面对着无奈的现实,作者内心中建功立业的向往与现实中看透沧桑的清醒始终交织在一起。这些,都有意无意地体现在字里行间。”②当时的情况是,魏国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如果长期消耗的话,只能对蜀汉越来越不利。在姜维时代,蜀汉的人才“红利”已所剩不多,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当钟会领兵伐蜀时,“旌旗蔽日,铠甲凝霜,人强马壮,威风凛然。”两相比较,胜负其实已经分明。出于对蜀汉的同情,作者虽然写了几场“灯欲灭而复明”的小胜,但于大局无补。作品在对死于乱军的姜维、张翼,忧病而死的廖
化、董厥寄托深深的同情与敬意的同时,也为他所热爱的蜀汉政权唱了一曲哀伤的挽歌。
注 释
①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②刘斌.论《三国演义》中的道家思想[J].商业文化,2009(3)
〔责任编辑:李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