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提条件
1、铁水成分、温度
C,% | Si,% | 铁水温度Mn,% | P,% | S,% | Cu等,% | 温度 | |
返矿 | 0.10 | 0.03 | |||||
废钢 | 0.3 | 0.25 | 0.55 | 0.03 | 0.03 | 0.1 | |
铁水 | 4.30 | 0.45 | 0.50 | 0.15 | 0.03 | 0.03 | 1270 |
2、转炉终渣SiO2含量为17%,TFe含量为15%,钢铁料消耗取1162kg/t钢
3、在钢铁料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近似认为冶炼1吨钢所需入炉原料的铁量和热量是一定值。但硅含量变化引起的渣量变化和渣中铁损变化需计算。
4、铁水、废钢中非金属渣的SiO2按34%考虑。
二、评估转炉经济效益参数
1、由于炼钢过程中,随着废钢比的增加,铁水所提供的能量将不足以满足炼钢的能量需要。对转炉而言,就需要补充煤等燃料, 由此带来氧气消耗的增加。这些都会使冶炼周期延长。因此,当废钢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废钢比的增加,尽管炼钢成本会降低,但生产效率将会下降,两者对炼钢经济效益的影响相反。为合理评价废钢比变化对冶炼经济效益的最终影响,此处采用“工序效益”指标来评估炼钢经济效益。
定义Q为工序效益,即
Q= B/Tt
式中: B为吨钢水利润,元/t(钢);Tt为冶炼周期,min。因此,工序效益Q为单位时间内转炉所产生的吨钢利润。
B和Tt是分别从两个不同方面来反映炼钢的经济效益的,B从成本费用角度来反映,而冶炼周期Tt则从生产效率也即生产规模效应来反映效益。当废钢价格低于铁水价格一定程度后,随着废钢比的增加,炼钢成本会下降,吨钢水利润B会增加,而冶炼时间Tt则延长,生产效率下降,因此预计在某一废钢比时,Q可能会出现最大值,则此时的炼钢经济效益最大化,此时的炉料结构为最佳炉料结构,也即最佳废钢比。
2、炼钢吨钢水利润计算
炼钢吨钢水的利润B按下式计算。
B=η*Ps-η铸坯成本
式中:Ps为铸坯价格,元/t; η为钢水到铸坯的收得率,%;计算中原辅料和各种能源介质价格、铁合金等主要参考现有价格,价格统一采用税前价格。
3、转炉冶炼周期确定
转炉冶炼时间(tL) 包括吹氧时间(to)和辅助时间(ta)的确定。
辅助时间包括加废钢、兑铁水、测温取样、出钢、倒渣、补炉及溅渣护炉等操作,对于50t转炉,此处综合取ta=15min。设冶炼过程中转炉平均吹氧强度为qO2,供氧强度主要和转炉炉容量、炉容比及铁水成分有关。50t左右转炉的顶吹供氧强度一般在3.5~4.0m3/t.min。
根据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可以获知吨钢水氧气质量需求量为wO2,(kg/t), 设吨钢
水氧气体积需求量为QO2(m3/t),则:
QO2=wO2×22.4/32=0.7*wO2
由此,确定转炉吹氧时间(min)为:
tO=QO2*qO2
则转炉冶炼周期( min)为:
Tt=tO+ta
4、平衡计算
表1 物料平衡表
收入 | 支出 | ||||
项目 | 质量/㎏ | % | 项目 | 质量/㎏ | % |
铁水 | 90.7 | 77.2 | 钢水 | 92.42 | 78.74 |
废钢 | 6.8 | 5.8 | 炉渣 | 12.2 | 10.39 |
返矿 | 2.5 | 2.1 | 炉气 | 9.86 | 8.41 |
石灰 | 5.37 | 4.6 | 喷溅 | 0.88 | 0.75 |
白云石 | 1.7 | 1.4 | 烟尘 | 1.32 | 1.13 |
炉衬 | 2.26 | 1.9 | 渣中铁珠 | 0.69 | 0.58 |
氧气 | 6.6 | 5.6 | |||
硅锰合金 | 1.15 | 1.05 | |||
硅铁 | 0.40 | 0.35 | |||
焦粉 | 0 | 0 | |||
合计 | 117.48 | 100.00 | 合计 | 117.37 | 100 |
①.计算误差为(117.37-117.48)/117.48×100%=-0.1%
4.1主要计算条件
冶炼钢种为HRB400。转炉容量为50t, 供氧强度为3.5m3/(min·t)钢,转炉二次燃烧率为10%, 总氧中供氧比例为95%, 转炉废钢温度为25℃。
主要原燃价格为铁水价格1303元/t,铸坯价格为1627元/t,氧气价格为0.52元/m3。价格按不含税计。
5、钢铁料消耗测算
1、在钢铁料结构中,从Fe量固定不变角度若减少铁水量,需增加废钢量;从热量固定不变角度,需增加外热源
2、铁量固定不变,设减少铁水10kg/t,(未考虑返矿),则增加废钢10*0.945=0.85x,x=11.12kg/t
因此钢铁料增加量为:11.12-10=1.12kg/t
3、转炉渣中铁损
减少Si,10*0.48%-0.25%*11.12=2.02kg/t,相应减少SiO2量,2.02*60/28=4.33kg/t
非金属渣增加入炉增加SiO2量,(11.12*5%-10*1%)*34%=1.55kg/t
相应减少渣量,2.78/17%=16.4kg/t
相应减少铁损,16.4*15%=2.5kg/t
相当于钢铁料消耗2.5*1.062=2.62kg/t
合计减少钢铁料消耗2.62-1.12=1.5kg/t
则根据转炉原料结构,降低10kg/t铁水消耗(未考虑返矿),会引起钢铁料消耗降低1.5kg/t。
三、计算结果分析
1、10月2#转炉钢铁料成本分析
项目 | 单价(元/吨) | 单耗 | 折算系数 | 成本 |
铁水 | 1302.87 | 1.00334 | 0.945 | 1307 |
废钢 | 1100 | 0.075 | 0.88 | 83 |
返矿 | 470.68 | 0.0293 | 0.56 | 13.8 |
石灰 | 280 | 0.0579 | 1 | 16.2 |
白云石 | 0 | |||
氧气 | 0.52 | 67 | 1 | 35 |
煤粉 | 0.65 | 0 | 1 | 0 |
钢水收得率 | 1.030 | 0 | ||
小计 | 1455 | |||
注:设连铸收得率为97%
2、转炉废钢比经济效益测算
设铁水单价不变的情况下废钢单价变动时,不同废钢比成本的变动情况见下表。
废钢价格,元 | 废钢比,% | |||
6.8 | 20 | 30 | 40 | |
1200 | 1458 | 1472 | 1480 | 1488 |
1100 | 1455 | 1452 | 1450 | 1448 |
1050 | 1451 | 1442 | 1435 | 1428 |
1000 | 1447 | 1432 | 1420 | 1408 |
950 | 1443 | 1422 | 1405 | 1388 |
900 | 1440 | 1412 | 1390 | 1368 |
注:1)、铁水成分(C、Si)、温度波动、石灰变化未计算在内;
2)、钢水收得率未计算在内;
3)、返矿可根据热源情况变动,也未计算在内。
图1
图2
图3
3、转炉计算结果分析
转炉计算结果见图。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转炉废钢比的增加,转炉吨钢耗氧量、 喷煤量及冶炼周期都按比例增加。由图2可以看出, 废钢价格在1100元/t以上时,随着转炉废钢比的增加,转炉吨钢冶炼成本增加;废钢价格在1100元/t以下时,随着转炉废钢比的增加,转炉吨钢冶炼成本下降。
由图3可以看出,当吹氧强度为3.5m3/(min·t), 二次燃烧烧率为10%时, 废钢价格在1050元/t以上,随着转炉废钢比的增加,转炉冶炼的工序效益是下降的;废钢价格在1050元/t以下,随着转炉废钢比的增加, 转炉冶炼的工序效益才会升高。
综合图1和图3可以看到,废钢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后,增加转炉废钢比会使转炉吨钢成本降低,但转炉效益并不一定见好,只有在铁水与废钢的价格相差250元/t左右以上时, 转炉增加废钢比才会增效。此时才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转炉废钢比。
从图3还能看出, 随着废钢比的增加,工序效益没有出现预期最大值或最小值,但边际工序效益是下降的。考虑到废钢比增加后主要采用喷吹煤粉加热熔池的方法来补充能量,而要使喷吹的煤粉和氧气能有效溶入铁液(或钢水)中,达到冶炼过程高效可控的目的,需要有足够量的溶液才行。换句话说,废钢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煤粉和氧气的利用率会下降,或者需要降低煤粉和氧气的喷吹强度,这将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并延长冶炼周期,导致在废钢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工序效益降低。由于缺乏具体参数,这一因素在上述计算中并未加以考虑。另外,有研究指出,在废钢多为轻型废钢,铁水温度为1300℃左右时,喷煤在废钢铁水比不超过0.75时得到了最好的效果。综合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可认为转炉一次性废钢比不宜超过40%。
七、结论
(1)废钢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后,增加转炉废钢比可使转炉吨钢成本降低,但转炉效益并不一定见好,只有在铁水与废钢的价格相差250元/t左右以上时,转炉增加废钢比才会增效,此时才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转炉废钢比。
(2)综合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转炉一次性废钢比不宜超过40%,建议在有效益时废钢比控制在20-3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