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材教法2016年第2期总第173期
冶金课程的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而生产现场设备的工作原理只能以示意图的形式简要描述,导致课程教学进度缓慢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效果较差。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方面考虑,仅仅依靠传统书本和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其对于冶金行业发展及冶金专业知识掌握的需求。借助多媒体的高效展示功能以及仿真实践等手段[1~6],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些手段往往需要配合授课教师的解释说明才能起到作用,而课程设计的课时受到一定限制,课外时间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若在课件制作中片面追求界面豪华及宏大,会分散学生听讲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7- 8]。现代通信技术(如智能手机、QQ和等软件)可有效避免多媒体教学等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行业发展,辅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一、钢铁冶金专业课程特点
钢铁冶金是一个包括焦化、烧结、炼铁、铁水预处理、炼钢、炉外精炼以及连铸等环节的复杂工业过程,而且冶金设备体积庞大,运行条件复杂。钢铁冶金专业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基础理论复杂而网络资源丰富等特点。
由于钢铁冶金工艺流程长,冶金工程专业开设包括钢铁厂设计原理、冶金概论、钢铁冶金学、炉外精炼与
连铸、合金钢冶炼和中间包冶金学等多门关于钢铁冶金工艺过程和冶炼设备工作原理的课程,涉及面较广。
钢铁冶金在冶金行业内又被称为火法冶金,炼铁和炼钢温度分别可达到1300℃和1600℃,高温冶炼是钢铁冶金的主要特点之一。钢铁冶金原理、冶金物理化学和冶金传输原理等是钢铁冶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讲授炼钢过程中高温钢水(或铁水)的物理化学反应或者流动动力学状态的课程。由于这类课程的基本原理比较抽象晦涩,教师授课和学生理解均有一定难度。
目前,全国有30多所高校开设冶金工程专业。部分学校和高校教师制作了内容丰富且与钢铁冶金专业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软件和网站等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享在网络上。将这些网络资源应用于冶金传输原理等钢铁冶金专业课程的讲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通信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4G网络和无线
现代通信技术在钢铁冶金专业课程
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李志强 倪红卫 张 华 周建安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湖北武汉 430081)
摘 要:现代通信技术(包括智能手机、QQ和软件及4G网络等)可以为大学专业课程辅助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结合钢铁冶金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影响,从知识与信息共享、多媒体教学补充手段和借助平时成绩考核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等角度,对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钢铁冶金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冶金工程;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辅助教学
80
冶金专业81
教师教材教法
2016年第2期
总第173期
Wi-Fi 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QQ 和等通信软件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已
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但也给学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高效沟通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巩固授课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与学生的高效沟通提供了一个平台。当学生在课程预习和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QQ 讨论组或朋友圈向授课教师留言或请教,授课教师也可以随时将收集到的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最新信息以及课程内容等信息通过QQ 讨论组或平台通知学生。现代通信技术带来的教师与学生的高效沟通将有效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是现今课堂教学面临的诸多难题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钢铁冶金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复杂,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的难度较大。此外,涉及工艺设备的课程多开设在生产实习之前,学生对设备缺乏直观感性认识,学习兴趣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等现代通信设备和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学生上课玩手机、刷微博或看视频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师的讲课情绪。
三、现代通信技术在冶金课程教学的应用
(一)资源和信息的互享平台
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冶金工程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与工程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互联网上散布着大量冶金工程相关的课件、动画、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学生和授课教师利用QQ 讨论组、QQ 空间或等现代通信技术平台,可以将所收集到的与冶金工程专业或所学专业课程相关的信息分享于这些公共平台上。这样,授课教师和学生就实现了专业课程资源共享,并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冶金工程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降低学习相关知识的难度,提高专业课学习热情。
针对于钢铁冶金专业,由于专业课程大多安排
在生产实习以前,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现代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将所遇到的问题发布于公共平台,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对此问题进行解答。这一公共平台的高效利用可以起到3方面的作用:加强授课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通过解决公共问题,巩固学生对课堂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提醒未发现同类问题的学生注意,避免影响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补充
冶金工程专业课程覆盖面较广,涉及知识较多,既有晦涩难懂的冶金反应基本原理,又有复杂繁琐的冶金设备发展状况和工作原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设备实物图片、设备工作原理动画以及现场生产视频等多种信息,可以将教学思考准确地表达出来,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习
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对于钢铁冶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与否是决定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当今信息快速传递时代,教师仅仅依靠自身能力和精力来完成教学资源更新与发展效率较低。利用QQ 讨论组和等现代通信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降低了教师收集多媒体课程教学资源的难度,可以有更多精力用于规划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于冶金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对行业发展和冶金工艺过程的认识,降低了专业课程学习的难度。
(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在冶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课程学习作为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的标准,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部分解决学生课上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分为基准分和奖励分两种。以出勤、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考核为基准。将学生在QQ 讨论组和等现代通信平台上
教师教材教法2016年第2期总第173期
公布与课程相关信息的方式和时间分为5个等级作为奖励计入平时成绩: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课
前公布视频、动画等相关信息,并在课上将课程预习内容与所公布信息进行结合分析并讲解的,平时成绩加2分;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公布相关信息,但未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平时成绩加1分;学生重复在公共通信平台公布与课程教学相关内容的,不计入平时成绩;学生在公共通信平台公布与课程教学内容无关内容的,平时成绩减1分;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在公共通信平台公布消息,或者在上课时间玩手机的,提出口头警告并将平时成绩减2分。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QQ讨论组和等现代通信技术平台的优势,结合授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平时成绩考核方式的把握,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教师做主角而学生做观众的教学模式,充分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朱苗勇.现代冶金学(钢铁冶金卷)[M].北京: 冶金工业出
版社, 2005: 1-9.
[2]毕学工.中国和德国钢铁冶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比较[J]
.中国冶金教育, 2006(6): 70-71.
[3]张军红, 汪琦.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J].中国冶金教育, 2001(2):37-38.
[4]宋卓斐, 李运刚, 李俊国.多媒体教学在钢铁冶金教学中的
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13): 255-256.
[5]华建社,赵西成,王明军.冶金传输原理课程多媒体教学
的实践与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5(3): 70-72.
[6]张立强, 包燕平, 王敏, 等.仿真实践教学在冶金专业的应
用[J].中国冶金教育, 2013(6): 45-47.
[7]龙毓.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教学管理,
2005,( 5) : 46- 47.
[8]任友.网络化多媒体数据库德教育应用[ J].远程教育杂
志, 2003 ( 1) : 34- 36.
[9]高翔.加强多媒体技术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J].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22 ( 3) : 58- 61.
[10]吴丽叶.多样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立[J].教育科学,
2015(6): 114.
枯燥。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预习测试、实验录像、模拟实验等方式在课外充分参与实验,提高了现场动手操作的效率和正确性,并能够了解大型设备的使用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经过网上预习测试、教学录像观看等过程,学生在动手实验前对基本实验技能有了充分的了解,再经过动手进行验证性试验、小型综合实验的锻炼,基本实验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大多愿意以此种方式学习实验基本操作,同时加深对理论课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安全意识和对应理论知识的理解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后续为期一周的综合实验周开设中上手快,方案制定及实验操作的正确率高,综合实验实施效果明显。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西鹏,夏海影,丁长坤,等.大型综合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上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93-194.
[2]付一政,李迎春,刘亚青,等.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综合实验教
学探索与实践[J].太原科技,2008(3):90-91.
[3]张为民,来燕菁,王家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内实验的
设计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118-119
[4]张杰,常东胜,梁鑫,等.高校课内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596-597.
[5]吕晓玲,刘常金.建立多元化实验教学方式补充课内实验教
学[J].中国轻工教育, 2008(1):72-73.
[6]赵亚杰, 董溪哲, 李渤海, 等. 基于短缺教学资源下课内实
验的探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1):66-67.
[7]易婷.“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课内配套实验的设计[J].电气
电子教学学报, 2013, 35(4):89-90.
[8]徐琼.“任务驱动法”在课内实验课的实践[J]. 教育与职业,
2011(3): 167-168.
[9]曾燕屏, 刘国权, 王浩, 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研究型实验
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中国冶金教育, 2014 (1):45-46.
[10]余爱华. 基子网络的实验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
2006(2):29-30.
(上接第79页)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