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粗细等高线:是将地形受光面的等高线用细线划表示,地形背光面的等高线用粗线划表示,这样可以增强地形的立体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和卫星数据进行各种地图编制的过程
常规编图:根据地图、航空像片判读成果、统计数据、文字资料及必要的外业调绘,应用传统的制图技术编制地图的方法。
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矢量图是指在计算机中用数学公式表示图形元素的图,任意放大缩小都不会失真。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RTK定位技术:建立在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的,他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施动态定位。
符号化: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其实质就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是地图概括的最终结果的体现。
局部比例尺:除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
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S与其代表的数值M之比符合某一函数关系的符号,也叫相对比率符号。
离散分布: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妾存在间隔的分布现象。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符号化:见上
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如同名、图例说明、制图说明等。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平滑化:数字图像处理中,当像元放大后,图像的边界就会出现锯齿状,经过增加像元内插处理,加大像元分辨率,使图像细化。
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形成的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
顺序量表:将数组按顺序排列,其结果没有绝对的零值。
翻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成多印刷所需底片的过程
连续比率方式:见上
地图: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956年黄海高程系: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 。
旁向重叠:航向与航向间的像片,应重叠40%,最少不能少于12%。
编绘原图: 是指根据地图的用途和编绘规范所编绘成的地图原稿,经过地图编绘作业,内容完备、可交付清绘的图稿,是出版原图的基础
位置的顺序:对制图对象自身空间位置、范围按一定间隔抽样记录产生的图形系列。
尺寸变量:指构成符号在长度、宽度、高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度量变化。导航地图标注
临接:紧接、毗连
判断正误
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
地图的主比例尺。
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地图图面上图形所处的位置不会影响其视觉重量。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理解知识
地图的成图方法?
答:地图的成图方法包括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实测成图法是指在现场或记录载体上,利用各种测量设备、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测量作业,将成果缩小绘制在介质上的过程,包括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
编绘成图法指根据已有的地图或其他编图资料,在室内编制新图的方法,包括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
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是根据地理现象的实际分布特征以及地图表达的需要来确定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包括:
1. 点状分布:定位,不依比例尺
2. 线状分布:定位,半依比例尺(长度依,宽度不依)
3. 面状分布:依比例尺
4. 体状分布
地图注记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地图注记可分为:
1. 地名注记:包括地名、河名、山名等,其中以地名为主;
2. 说明注记:说明地理要苏具体的属性;
3. 图幅注记: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中的聚类感受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包括:
1. 聚类感受:相似性,接近性,闭合性
2. 视觉对比:线划对比,彩对比,网纹对比
3. 层次结构
4. 图形与背景
5. 视觉平衡
专题地图按内容分为哪些类型。
答:专题地图按照内容可分为:
1. 自然地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势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 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
2. 社会经济地图:政区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城市地图、社会事业地图、历史地图;
3. 环境地图:环境背景地图、环境污染地图、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图、环境医学地图;
4. 其他专题地图
地图的类型按比例尺分为哪些类型。
答:地图类型按比例尺可分为:
1. 大比例尺:比例尺≥1:10万
2. 中比例尺:比例尺在1:10万和1:100万之间
3. 小比例尺:比例尺≤1:100万
专题地图数据处理加工分为哪些类型
答:专题地图数据加工可分为:
1. 归并或改变分类:当利用比例尺大于新编地图的专题地图编图时,可以将原图的低级的、详细的分类归并为高级的、概括的分为类,或者今次那个重新分类。
2. 改变数量指标:一种是扩大数据的分级间隔,或者根据原始数据进行重新分级;另一种是由于编图数据来源于不同土建,数据的单位不同、时间不同们因此必须换算成同一单位、同一时间的数据。
3. 改变表示方法:岁新编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概括程度的提高,对原图运用的方法也应该做相应的改变。
地图的成图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答:见上
地图投影的分类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为哪些类型。
答:地图投影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可分为:
1. 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
2. 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中的聚类感受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中的聚类感受体现在:
1. 相似性:利用人自觉地将形状或颜相似的单元连接在一起,而将那些形状、颜各不
相同的单元分离的视觉感受特点,利用符号的形状、颜及纹理变量来表达地理要素定性特征。
2. 接近性:利用了视觉感受接近性特征,相互接近的元素自然地组合成一体,次年改成组合符号。
3. 闭合性:地图上的各类行政界线、地类界线、乡间小路、沼泽等符号的设计,都考虑了视觉图形使人产生的闭合与完形心理特点。
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来泰格把地图学分成哪三个分支学科。
答:德国地图学家佛来泰格吧地图学分为地图学理论、地图学方法论和地图学实践三个分支学科。
面状符号采用不同的视觉变量组合以表现它的哪些内容。
答:面状符号采用不同的视觉变量组合以表现它的:
1. 定量数据的特征
2. 数据的分级
3. 等值区域图的设计与绘图
GPS的地面监控系统组成
答:GPS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1. 主控站担负的功能包括:手机个监测站测得的伪距、多普勒观测值、气象要素、卫星时钟、卫星工作状态等数据,及时计算每科GPS卫星的星历、始终改正、状态数据、信号的大气改正,并按一定格式编写成导航电文传送到注入站
2. 注入站的主要功能是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
3. 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为主控站编算导航电文提供观测数据
普通地图上的社会人文要素包括哪些?
答:普通地图上的人文要素包括:
1. 居民点:居民点的位置、类型、人口数量、行政等级
2. 交通网:陆路交通、水陆交通、空中交通
3. 境界线:包括政治区划界和行政区划界
地心经纬度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哪些类型
答:地心经纬度根据其原点位置不同分为:
1. 地心坐标系统:原点与地球中心重合
2. 参心坐标系统:原点与椭球中心重合
无论采用绝对还是条件比率符号,对制图数据的组织都可以采取哪两种方式?
答:无论采用绝对还是条件比率符号,对制图数据的组织都可以采取
连续比率方式和分级比率方式
像片重叠的类型
答:像片重叠包括:
1. 航向重叠:沿飞行方向像片与像片间应重叠60%,至少重叠55%
2. 旁向重叠:航向与航向间的像片,应重叠40%,最少不能少于12%
数字地图两类输出方式
答:数字地图两类输出方式是
文件输出和打印输出
地图集按成图方法和存储载体分为哪些类型?
答:地图集按成图方法和存储载体分为:
传统编制工艺的地图集和多媒体电子地图集
GPS信号接收机按照接收载波的能力划分为哪些类型?
答:GPS信号接生机按照接收载波的能力划分为:
1. 双频接收机:用于静态大地测量和高精度动态测量。
2. 单频接收机:一般用于低精度测量和普通导航
编绘成图过程包括哪四个步骤?
答:编绘成图过程包括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
图像增强即图像特征的处理,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图像增强包括的内容有:平滑化、边缘增强、空间滤波、密度分割、反差增强、彩合成
因计算方法和数据组织方式的不同,比率符号又分为哪些?以及包括哪两种方式。
答:因计算方法和数据组织方式不同,比率符号又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条件比率符号两类,以及连续比率和分级比率两种方式。
遥感平台主要有哪些?
答:遥感平台主要有航空器(飞船、飞机)和对地观测卫星
地势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地势的表示方法主要有等高线法、分层设法和晕渲法
全域连续分布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
答:全域连续分布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有: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和等值区域图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