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拿到《追火车》这本他的作品集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单纯的关于“火车风光”的图册。拿到书以后才发现,吸引人的远不止是图片的精美。它并不是给摄影或者火车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小圈子备忘录,更不能算作专门的摄影技术类书籍,它牵涉到一种文化——一种关于火车的摄影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陈丹青曾经感慨地说:“我看过的专业摄影杂志中,虽有零星当代摄影专题,其余大抵是美丽的照片,而不是摄影文化。”而王嵬则赋予照片时代意义、艺术审美、技术知识和人生哲理。他时而给读者普及火车和铁路的知识,时而通过零星散落的遗迹给人以遐想和代入,时而甩出几张令人惊叹的好照片,时而穿插讲些照片背后的拍摄故事,时而穿越时空对话童年。所以,这是随笔,是科普,是影集,是路书,是回忆,也是考据。这么一本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理有据、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生趣盎然的书大概最让人苦恼的是上架后归类。但于读者,这书是福音,它能迅速把人带入王嵬的火车摄影艺术世界,让对摄影和火车一无所知的人爱上摄影和火车,爱上在路上的感觉。从2005年到为什么不取消绿皮火车2012年,王嵬的装备只是一台尼康D80、一台尼康D300S和一个18-200VR镜头,这些配备
可能不入一些器材发烧友的法眼,但就是这些器材陪着他拍出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好照片。
这是一本关于火车知识的科普书
这是一本关于儿时梦想的回忆录。王嵬爱火车,他最早拍火车也是为了圆梦,“小时候,我姥姥家住在西直门北边明光村高层楼上。我第一次见到火车,应该就是在我姥姥家。”有人的兴趣爱好只是一时热闹,有人把兴趣爱好做出了门道,他显然是后者。书里记录了华北和东北的火车和铁路干线,北京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的笔触延伸到对京张铁路的记忆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是他的偶像,而他也与詹天佑冥冥之中有些微妙的联系,他初中母校所在地——海淀万泉庄就是詹天佑的安息之地。
这是一本关于摄影实战的说明书
在旁人眼中,也许火车只是铁皮长龙或者机车盒子;在王嵬看来,火车是有灵魂的存在,是他心心念念的“伙伴”。他不仅在书中普及各种机车的历史和性能——从早年的蒸汽机车解放6型、1987年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制造的8K型电力机车、引进的NY6和NY7到已经进入博物馆的ND4,还会详细解释信号机的含义——绿灯是通过,绿黄灯是控制速度,黄灯是减速,红灯是停车。关于机车、铁路、隧道等相关知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同一位友人娓娓道来,既不卖弄专业知识,又不浅显流于形式。
这是一本关于铁路拾遗的历史书
王嵬很朴实,他不像其他取得小成绩的人那样抽掉梯子对着下面的人们喊:“飞上来吧,我就是这样飞上来的。”他近乎于手把手地教人如何拍火车。书中的小贴士比比皆是: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什么节气什么时刻拍最好,从什么角度拍什么车,使用什么拍摄技巧,甚至会告诉你“在光线稍暗的情况下拍摄追随效果的成功率是最高的”。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他也讲述得很清楚,其中的精彩不加赘述,那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拍照片”。
这是一本关于情怀叙述的随笔集
铁路的历史、火车的历史自然有官方的宏大叙事,而个人的考据和拾遗是本书的亮点。历史最动人的恰恰是这些拾遗的细节——京张铁路最早的坡度标,青龙桥车站刻着“光绪戊申秋季”的站匾,2007年取消的硬板火车票,手绘的线路图,铁路周遭的民居……这些历史图景是饱含个人体验的王嵬式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十分有趣和动人。
它具有散文的从容和鲜活、在路上的哲思和谐趣、艺术家对光影的敏感度,文学味道十足,却没有刻意的渲染和煽情,“在大兴安岭中,铁路两侧的树种多为落叶松和白桦,这一带的秋只能用层林尽染来形容,而非绥佳线、图佳线那边的五彩斑斓。”看到一张动车组照片下的文字居然是“ISO500、40mm、f/5、1/8秒,距离铁路60米”的时候,让人不禁想起某个电影里的经典文艺台词。王嵬把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文学才能透过纸面传达给读者,让人惊喜。对比无处不在,时空的对比,同一画面中不同事物的对比,这些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摄影师多对比,多感悟,就能让作品给人留下很多思考。他把自己的美学感悟贯穿照片,多对比勤思考,给予照片灵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