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
民族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年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反思与展望
万明钢、海路2
1.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文科和理科的区别2. 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北京100081《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约9000字
对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1.
少数民族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 少数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不匹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已实现了 跨越式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建设、少数民族 义务教育的普及率等方面上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从 质量上来看,与民族地区当地的普通学校以及东部 发达地区相比,民族教育的总体质量还比较低。从 根本上来看,现在依然存在着民族教育和普通教育 的这两种学校体系、教学体系或者人才培养体系。 这两种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二元的结构,二者之 间缺乏有效
的兼容性。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民族 地区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以民族语言授课为主的,而 且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在民族学校就读,民汉合校 的情况很少。相应地,民族学校的教师、授课语言、 教材也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由于师资和教学资 源严重不足,理科和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民族教 育质量的短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上大多数选择了文科 或者直接通过“民考民”的途径进人民族院校的文科 专业,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上自然也偏向文史类 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相关专业毕业后大多 也是从事文史类工作,而民族地区最需要的却是理 工科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2. 少数民族教育基础教育质量偏低
以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执行情况为例,在国 家投人了大量的资金、资源之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的质量仍然很低。从硬件上看,民族地区学校现在 的硬件条件都还不错。从软件上看,其师资水平是 一个重要的问题。迄今没有一个师范院校能够对应 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理科课程,培养出合格的使用 • 38 •
少数民族母语教学的师资,民族地区的理科教育师
资水平确实不高。另一个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核心 问题是语言问题。从汉语翻译为少数民族母语的教 科书,里面充斥着都市文化的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
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差异,学习数学或物理的最大障 碍有时不是对数学和物理概念本身的理解,而是对 表述数学和物理的语言以及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信 息的理解困难。
3•民族教育研究中理论研究薄弱
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往往只是诠释政策或给政 策的实施提出建议,大量的民族教育实践缺乏理论 指导和理论提升,比如我比较关注的民族团结教育 问题。民族团结教育(政策)如何在学校系统中落 实,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落实在学校的各种标语口 号中,落实在民族团结进步月的活动中,我们基本上 没有什么长效的抓手。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没有拿 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措施,特别是 没有建构出一套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 和活动体系来,民族团结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也还是 一个空白。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在民族团结教育 的理论研究上非常缺乏。比如说我作为西北的一个 少数民族藏族,我怎么去和广西的一个少数民族瑶 族团结呢,我们在生活中都没有任何交集,怎么团结 呢?你在理论上怎么说清这个事情很重要。实际上 民族团结理论很多,而且有一些很好的理论,我们并 没有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比如,我们一说民族团 结肯定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少数民族相互也离不开”。能不能讲清道理,为 啥不同的民族相互离不开?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常 常是从民族间的差异和不同开始的,讲民族间差异 多,讲共同之处少。这是不科学的。我们现在一定 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解释。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理论以及中华民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
民族教育
族、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等方面都可以讲清楚 这个问题。国外学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涂尔 干的社会分工、社会“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的理 论;还有阿玛蒂亚•森对多元单一文化主义的批评, 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中 国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4.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所谓“敏感性”
近年来,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学者们遇到了一 些困惑或问题。在有些人眼里,民族教育研究成为 学术研究的敏感领域,“民族认同”“双语教育”“优惠 政策”“民族文化”等概念成了敏感词;民族教育研究 的论文发表遇到了困难。这种现象已经造成了一些 负面后果:有些学者开始调整研究方向,尽量避开所 谓的敏感领域或敏感问题;也有学者放弃申报社科 基金等各类基金中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民族 教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招生遇到了困难,民族教育 研究队伍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这些所谓的敏感问 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中都有系统、清晰的表述,我们都应该认真学 习。民族教育研究者不应给自己画地为牢,在民族 教育研究中止步不前,而应进一步认真学习党和国 家的政策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问 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南,勇于担当,卓有成效地开展民 族教育研究,为党和国家民族教育工作的大局服务。
对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展望1.
应该从战略布局上考虑我国的民族教育体系
问题,进一步建立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在宏 观上逐步把民族教育这个体系和普通的国民教育体 系融合起来。这不是谁代替谁的问题,两个体系一 定要融合。我们应该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 开放的国民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涵盖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所有公民。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 重视,不要再去强化建立独立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从纵向上看,民族地区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都 应该逐渐向普通的国民教育融合;从横向上看,无论 是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应该实施民族团结教 育,在人才培养、学习交流、创业就业等方面也都要 打破区隔,更好地实现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2. 做好国家和地区民族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
保证民族教育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特别是在“三区三州”这样重点贫困的民族地区,更 需要对当地教育的发展有一个顶层的、全面的设计。 要不然会导致国家重复投人,花费的人力、财力、精 力很多,但得到的效益却太低了。
3.
通过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办好“有质量”的少数民族学前教育,从而为少数民 族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这种学前教 育应该目标非常明确,能够有效解决影响少数民族 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比如,有语言问题的解决语 言问题,有学习、生活习惯培养问题的就要解决习惯 培养问题。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应有针对性,而不是 简单地把城市的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复制过来。我 在培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去民族地区支教的时候, 并没有提出现成的模式,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 自己去寻,怎样促进孩子们语言和思维发展,怎样 让孩子们尽快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呢?大学生可以自 己去发现一些规律,到一些办法,设计一些课程和 活动,创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从目前来看,我觉得 这个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在甘南 地区终于到了一个破解民族教育难题即民族教育 质量不高问题的关键措施,那就是通过办“有质量” 的学前教育,解决好少数民族儿童的语言学习问题。
4.
要加强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提高民族教育
的研究水平。我们不能以民族教育政策来替代民族 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在以往的民族教育研究 中,以政策替代具体的研究,或者以一些口号来做为 研究结论的现象为数不少。比如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问题,当前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 家通用语言的一些规律性、特殊性问题,这类问题我 们研究得太少了。很少有学者深人到少数民族语言
和汉语本体中去研究语言差异、语言结构问题。比 如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中使用主动句、被动句 和倒装句来表达的时候,原有的语法结构改变了,会 不会让这个学生对汉语语义的理解发生歧义?这就 需要我们去进行实证研究来提供证据、改进教学,但 是这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少了,大部分民族教育研究 都是谈现状、问题、对策。我建议民族研究范式应该 做一些转换,加大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力度,特别 是需要通过行动研究来改进和推动民族教育实践。
• 39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