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后感
⼀切不基于⾃⾝实际情况的拿来主义都是东施效颦,因此,读书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借助别⼈的思想建⽴⾃⼰的思想,⽽不是记住别⼈的观点。当然,了解别⼈的观点也是⼀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别⼈的主观世界对于⾃⼰⽽⾔也是客观世界的⼀部分。
客观世界之所以复杂,⼀⽅⾯是客观世界本⾝复杂,另⼀⽅⾯是因为别⼈的主观性对于⾃⼰是客观的事实⽽造成的复杂。前⼀种复杂是静态的复杂,⼀旦正确认识⼀定程度上会⽐较长久地不变,后⼀种复杂是动态的复杂,前⼀刻正确,后⼀刻就可能不正确,因此后⼀种更加难以把握。
上⾯种种陈述,都是为了便于⼤家理解我下⾯的读后感,就是说我所说的未必是作者真实意思,是我对作者意思的理解。
《在线》是王坚所作,王坚是何许⼈也?读书之前不知道,这证明了我的孤陋寡闻,读了《在线》之后,知道他是阿⾥巴巴的CTO和阿⾥云的总裁,还知道他很有想法、知识很渊博,⽽且这些想法对我很有启发,要感谢他。
以下是⽤我的语⾔对《在线》的主要观点进⾏阐述。
“在线”是发展的必然。“在线”的强⼤动⼒有两点,⾸先表现在成本的降低。在线使软件测试成本⼤幅度降
低。
在“离线”的时代,⼀个软件的测试、完善需要耗费的成本是极其巨⼤的,时间也是很长的,这⼀点⼤家可以想像得到。
“在线”之后,可以很快捷地收集到⽤户的使⽤状况,定位软件存在的问题,进⽽快速改善。
这⾥⾯作者提到了⼀个重要的事情—“⽤户体验改进计划”,在安装软件的时候,如果我们点击同意,软件公司就会收集我们的使⽤数据。这个细思极恐。想像⼀下,如果你在起草⼀篇绝密⽂件,你⼀边起草,对⽅⼀边接收,还有什么秘密可⾔。
据。这个细思极恐。
“在线”使发⾏的成本⼤幅度降低。
“在线”使发⾏的成本⼤幅度降低
离线的时代,写⼀篇⽂章想发表,⾸先要邮寄投稿,经过审核校对,然后印刷,再然后去宣传,再到书
店卖,这⼀个流程⾛下来,被拒不说,单是耗时耗⼒耗物资(纸张、运输、图书馆等等)造成的成本就极⼤。⽽到了“在线”的时代,90%的流程都省了,所以起点⽕了,所以很多专职写⼿出现了,造就了很多千万富翁。
不仅在写作⽅⾯成本降低了。在⼀些专业学术发表⽅⾯,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书中列举了⽹站,很多数学家和科学家习惯将论⽂先上传⾄这个⽹站,然后再提交专业期刊。这⼀举动是⾃信的证明,相当于成果公⽰,减少了专业期刊核对⼯作量(包括专业性核对和著作权核对)。“在线”的强⼤动⼒其次表现在流动创造价值。
数据流动,物理上的汇集就能创造价值。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拥有词条380万条,是《⼤英百科全书》的38倍,现在成为全世界⼈
的发起⼈,太让⼈敬佩了。
的⼯具书。曾经某⼤公司花数亿美元未做成的事,“在线”之后,基本上相当于免费做成了。的发起⼈,太让⼈敬佩了。
这种同样的思维,还创造了YouTube。这种思维还能创造什么呢?值得我们想⼀想。
另外,数据流动还会产⽣化学反应,数据的流动会改变⼈们的⾏为,⽐如“今⽇头条”新闻应⽤,两年内
激活1.2亿⽤户,⽉活跃4000⽤户。
这⼀段,我深⼊思考了⼀下,想到了互驯的事,是你先喜欢看这类新闻,还是这类新闻的不断推送让你最终喜欢它呢?
想到了互驯的事,是你先喜欢看这类新闻,还是这类新闻的不断推送让你最终喜欢它呢?估计很多⼈都不⼀定联想到⼿机是扩⼤了视野还是缩⼩了视野,联想到⼿机是不是最终会让我们更封闭?
清楚,由此,我⼜联想到部落,联想到⼿机是扩⼤了视野还是缩⼩了视野,联想到⼿机是不是最终会让我们更封闭?
“在线”这⼀章⾥,提到了特别值得延伸思考的东西——⾕歌眼镜,戴上这种眼镜,别⼈就能看到你的视⾓。想像⼀下,裁判戴上眼镜之后,我们看球的感觉。再想像⼀下,你出去旅游,你的亲⼈看到你分享美景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美妙。
数据⽐信息更有价值。
如何正确地理解“⼤数据”,作者提出了⼏个观点。
⾸先,“⼤数据”的“⼤”你不能仅仅把它理解成多或者海量,多和海量仅仅是它很浅薄的⼀⾯,它的关键在
于“在线”,进⼀步解读的意思应该是“⼴”和“关联”,“在线”产⽣流动,流动造成“关联”,⼴阔的流动产⽣巨⼤的海量的关联,造就巨⼤的边界价值(类似中间学科容易出⼈才)。
其次,数据是沉淀来的,不是采集来的。沉淀是⽆差别地记录,⼀如⾛路的⾜迹,其中含了尺⼨、重量、步幅等等,⽽采集是有⽬的地收集,只要有⽬的就有遗漏。采集到的是信息,沉淀下来的是数据。
最后,数据的核⼼竞争⼒体现在两个⽅⾯,⼀个是数据本⾝是核⼼竞争⼒,这⾥的“数据所有权”需要尽快明确;⼆是,数据的处理能⼒也是核⼼竞争⼒。
这样⼀来,想想我们的未来还是光明的,因为我们拥有海量的数据,已经拥有⼀个核⼼竞争⼒,我们只要提升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就能进⼀步提升我们的竞争⼒。⽐如⽹优,当我们明确地知道⼀个问题之后,我们去分析这个问题之后的所有关联数据,到数据特征,然后⽤这个数据特征去⽐对,到类似的问题,这样⼀来,我们的⼯作效率就会⼤幅度提升。
数据的价值是巨⼤的,作者⽤望远镜、显微镜和雷达来类⽐数据的价值,我觉得⽤显微镜和雷达来类⽐数据让我们看的更清晰和提供预见功数据的价值是巨⼤的,作者⽤望远镜、显微镜和雷达来类⽐数据的价值,
能是合适的,但是望远镜的功能应该是互联⽹和显微镜共同完成的,互联⽹延伸了我们的视野,显微镜让我们把远处的东西看清楚了。
拿来主义读后感计算服务应该成为基础服务。
⽀撑这个观点的有以下⼏点,⼀是计算的需求量⼤,⼆是计算如果不能成为基础服务,将会造成巨⼤的不公平。
这⼀段没有看的⾮常明⽩,所以我假设这个论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电在成为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成就了很多了爱迪⽣、特斯拉等。
互联⽹在成为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成就了很多⼈,⿊⽹吧到⽹吧再到⽹咖,曾经⼀张⽹吧许可证就值好多钱。
每⼀次基础设施的变⾰,都是财富⼤分配的过程,⽐如房地产,⽐如铁路。如果计算服务应该是基础服务,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当前来看,毫⽆疑问是ICT和IDC托管,如果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这些私有云都是没前途的。现在做的这些ICT项⽬5年后会怎样?如果计算能⼒要求⼤增,这些项⽬应该如何扩展?商机巨⼤啊!没想清楚,还要继续想。
Yunos操作系统和阿⾥云就不写了,离我们有点远,同时,我也没有弄的⼗分清楚,但是我是同意中国
应该有⾃⼰的操作系统、有⾃⼰的基础软件这⼀观点的。很认同抄袭和复制的产品的⽣命⼒不强这⼀观点。如果想有⾃⼰的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定要把握住未来的脉搏。⾄于未来的趋势,是不是操作系统捆绑账号,搞不清楚啊。
通读全书之后,我感觉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很象⽣物的进化。原⼦数字化的过程相当于感受的产⽣,互联⽹的产⽣相当于神经的产⽣,计算就相当于神经中枢的产⽣,类似于⼤脑,⽽各种应⽤相当于认知概念,这就是智慧⽣物的诞⽣。计算的强⼤,将会让促进创造效率的⼤幅度提升,任何创造都有两次过程,⼀次是在⼤脑中,⼆次在现实中,计算对这两次创造都有极⼤的帮助。
⼜到⽉底,总结总是仓促的,所以很多东西来不及细写了。书中还有很多的知识点,⽐如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竞争故事,⿏标和超⽂本链接的发明是同⼀⼈恩格尔巴特(这个⼈太⽜逼了!),交⼦的故事,账号的作⽤,web和app的⽐较(互联⽹将机器连接在⼀起,web将内容连接在⼀起)。另外,还有很多应⽤创造的启发,⽐如景点⾃助拍照的主意、利⽤数字城管提⾼代维⼯作效率、挂墙的数字地图。点击之所以是财务,因为它本质是注意⼒。想⽤3000字概括⼀本书太难了,仅仅是⼤意都不能覆盖,⼤家⾃⼰去读吧,相信会有收获。
如果“没有汽车和马路,连郊区这个概念都不会产⽣”这句话成⽴,那么⾼铁和互联⽹会带给我们什么变化,毫⽆疑问会加速⼈分化,加速差异化。有点焦虑。
为了增加⼤家的阅读欲望,说明⼀点,我们现任江苏的省委书记给这本书作了推荐序。
(⽂:凌威)
⼀积极向上的⼈,每天分享⼀篇原创⽂章,有⼲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更多精彩详见:精英读书会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