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理解鲁迅先生根据建设民族文化的需要而提出的拿来主义的思想精髓及现实意义。
说明: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第六卷。该文是鲁迅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锁写的一篇关于如何对待外国文化方面的杂文,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是高中阶段所学习鲁迅的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学习本文,不但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而且还可以掌握议论文的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同时,学习本文也是学会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最好凭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拿来主义”的含义与实施拿来主义的方法。
2、重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3、难点:理解本文先破后立、立中有破的论证思路。
4、难点:品味、揣摩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理解其幽默讽刺的特点。
说明:
鲁迅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犀利、幽默。犀利,是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一个字就能深刻揭示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使文章在论辩中还显示出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文章题目大,道理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又使人受到感染,这都是幽默的力量。这些都来自对事物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智慧。教学要善于举现实事例,形象地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反复揣摩语言的意味,并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不要纠缠在特点的归纳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解题 | 补充说明: 1、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社会时代背景 3、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 | 学生试介绍他所了解和掌握到的关于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 帮助学生树立“知人论世”地解读文本的意识 |
整体感知 梳理思路 | (一)提取要旨: 用扼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要点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怎样展开的呢? 如果让你用议论文体来写这个题目《拿来主义》,你会怎么安排结构思路呢? 本文作者是按怎样的一种思路写呢? | 1.“闭关主义”的危害与“送去主义”的丑态。 2.没有人敢提倡“拿来”。 3.“送去主义”的恶果。 4.“送来”的“奖赏”。 5.“送去”之外,还要“拿来”。 6.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不敢“拿来”。 7.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文章的中心句) 8.孱头、昏蛋、废物:对待“大宅子”的非“拿来主义”的三种人。 9.占有、挑选、毁掉:“拿来主义”的三种方法。 10.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拿来主义者的应有态度。 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前三个部分破中有立。第一部分提出“拿来”,第二部分提出“拿来主义”,第三部分阐述“拿来主义”的要旨,完整地提出了论点。文章的第四部分,以立为主,立中有破,对“拿来主义”作了正面的分析,对论点用比喻进行正面的、直接的、具体的阐述。 | 让学生按自然段序号,逐段概括,可在书页空白处批注。边读边提要,撮取关键词以筛选文意要点,这是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重要方法。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读文章,应该理清作者的思路,使一篇文章的结构图式比较清晰地留在我们的大脑中。 |
精读研讨 | (一)比喻——鲁迅杂文说理形象性的基本元素: 出本文运用比喻阐明道理的语例,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它们的含义,并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 除了整体设喻论述“拿来主义”之外,文章局部许多地方也广泛使用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请同学们也举几个例子说明。 (二)幽默——鲁迅杂文语言讽刺性的惯用技巧。 从文中出富有幽默感的词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 与疾言厉恰成对照,幽默感总是寓于心平气和、谈笑风生的三言两语之中的。在杂文里,幽默感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博取读者之一粲;而在于把鞭笞、讽刺、批判的对象,置于难堪的境地,使之在众目睽睽之下成为狼狈不堪的小丑。鲁迅的杂文的幽默性正体现了这一点。 | 文中运用比喻阐明道理的典型语例主要集中于课文第8、9两自然段。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后,问答、讲析喻体的含义及比喻说理的表达效果。 大宅子、鱼翅、、烟、烟灯、姨太太、孱头、昏蛋、废物 本文巧妙地用继承一座大宅子来比喻,通过论述对这所大宅子的态度来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巧妙贴切,生动具体,深入浅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比喻手法运用得所以巧妙,不仅由于整个比喻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 “自从给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打破大门”、“碰钉子”形象地揭示出清政府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以至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较之于直陈史实来得风趣、幽默。)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 鲁迅所以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是由于他对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用来比喻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做了细微的观察和揣摩,都下了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功夫。因此,无论整体的比喻还是局部的比喻都让人赞叹佩服,不仅得到了深刻的启示,而且也得到了艺术的愉悦。 没有幽默感,便没有杂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即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鲁迅杂文的幽默感常常借助反语、借词等手段来实现其“妙语讽世情”的效果。 |
布置作业 | 1、阅读《论“旧形式的采用”》,看看鲁迅先生对于文化遗产的态度。 2、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一谈你准备怎样阅读。 3、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 完成作业。 | 读写结合,理解作者的观点。 |
拿来主义读后感 |
思路点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