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从0到1》读后感1
最近都在拜读来自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的《Zero to One》,中文名《从0到1》。这本书被誉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商业书”虽还没有看完,但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些许感悟。
作者彼得.蒂尔认为,进步有两种形式(原文):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水平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就是互联网。
其实从0到1,个人理解就是从无到有,是从未知到极限的突破。07年的世锦赛上,刘翔轻松一跨,胜过小将罗勃斯。跨栏项目,一直是美洲、非洲人的囊中物,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然而这个不到30的小伙子,却用自己零的突破向世人宣
告:亚洲人也可以有同样的成就。刘翔凭借着他的坚韧让我们清晰地明白了从0到1的可能,这就是从0到1。
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是羊思维,擅长从1到n,严重不擅长从0到1。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从0到1的突破必定先经历从0到1的失败。现在很多人害怕失败,所以才埋没了自己从0到1的思维。古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我们看到了因为坚持不懈而取得的突破,更不能忘却在每一个突破背后的无数失败。没有失败,何谈成功;没有跌倒,何来爬起;没有沉沦,何来觉醒;没有挫折,何来突破。而每一次从0到1的失败才铸就了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突破。从0到1,勇于创新,才能使你立于不败,至少不会被社会淘汰。
《从0到1》读后感2
《从0到1》不是一本创业指导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创造和走向未来的书。没有人能手把手教
你创新,教你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0到1无处不在,不只是商业,也在你我每一天的生活里。
一、什么是从0到1?
随着互联网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互联网创业热潮。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照搬现有经验,从1到N的重复过程,而是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创业者把成就归功于商业模式和机会窗口,归功于创业者本人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未来有宏观的判断,从未来着手当下,最终走向成功。
从0到1即依靠科技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迅速壮大,靠的.就是不断对标学习先进,拿来主义,因此也出现了“山寨”、“Copy to China”等标志性词汇。未来的世界肯定会更加趋同,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创新越来越难以复制,中国赶超式发展必然遭遇瓶颈。如果不能从“1到n”实现“从0到1”的转变,未来发展将走向迟缓甚至衰退。企业也一样,靠复制将使企业难以立足。书中提出了创业者实现从0到1的创业三部曲:发现“秘密”,避免竞争陷阱,打造垄断企业。从1到n,利润微薄的量变在作者彼得看来并不高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0到1的质变,才能为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
可能性,为世界创造新的价值。
二、竞争还是垄断?
虽然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靠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竞争不只是一种经济概念,而是一种观念。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上。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是:做到独一无二,获取垄断利润,如苹果公司。
三、重新认识幂次法则
幂次法则即遵循指数方程式的增长,是最不平均的分配。我们生活里多被二八法则蒙骗,不管是正态分布还是二八法则,原理都是同一回事。在实际的投资中并不遵循正态分布,而是幂次法则。
就像我们平时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孤注一掷。如果把未来看成投资的话,我们之所以平凡,碌碌无为,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恐惧,学钢琴、学画画、学书法等等,觉得总有一样可以应付未来,每一个都想学,每一个都没学好。我们从来没考虑什么才是我们最擅长的,并发挥到极致。我理解的幂次法则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成就人生之巅,企业亦是如此。
如果成功来源于运气,那么像乔布斯、埃隆・马斯克这样的连续创业成功者就不存在了。艾默生说:浅薄的人才会相信运气和境遇强者只相信因果。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到创新的独特方式,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
《从0到1》读后感3
最近把特别火的《从0到1》读完了,我认为好的书是可以和你产生共鸣,而神作或者优秀的书在于颠覆你现有的思想,而这本书就是后者。
书中讲的一个核心点就在于,创新的本质就是与众不同,出差异化。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竞争。为什么要竞争?是因为你们所处的是同样的市场,开发的是同样的产品,面对的是同
样的客户所以才要竞争,而如果有差异化就无所谓竞争,而在差异化上又有核心的技术那么就会是垄断。在垄断市场中几乎是没有什么绝对的竞争对手的,可以自由定价,而对手只有自己。
App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Apple每一款产品几乎都市场的领先者,当初的iPod血洗了音乐播放器行业。而iPhone是血洗了手机行业。最近的AppleWatch也是要血洗指标行业的节奏。至于Mac,当新款iMac发布的时候,傅盛在微博上吐槽说;“真不知道其他传统电脑厂商再做什么”。
在音乐播放器行业中只有两种,iPod和其他播放器。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只有两种,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机,在电脑行业中也只有两种,PC和Mac。苹果在所有的行业中不是硬碰硬的和你直接竞争,而是明显和其他所谓的对手在不同的维度上。
从0到1啥意思?它指的是如果要做大企业,那么需要从事的应该是开创性的产业,而非同质化当前的商业模式。比如前几年特别红火的团购,当时我们号称百团大战。这就是书中提到的从1到N的现象,就是说这个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相关的公司开展这项业务,而后来者只是瓜分原来的利润,是一个零和游戏,这是利益的重新划分而非增值。
书中的观点认为任何大公司都是靠垄断发展的,虽然这个和我们社会提倡的公平竞争违背。这个论断放在当下的中国是成立的。石油、电信、能源领域,大国企的垄断带来了巨额的利润。私企方面就BAT而言,腾讯在社交领域、阿里在电子商务领域、百度的搜索领域构建了自己的围墙从而维持了高额的利润。这就要求我们一旦创业,那么选择的领域竟然避开现在已有的,理应预测未来所需的那么只是一个很小的领域,我们需要在小市场占有大份额然后逐步扩展。与其在白菜价的利润行业拼杀,选择一个前言的领域杀入确实是很好的开始。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循幂次法则。这个法则讲的是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事情。虽然这几乎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但是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不能做投机者,而是做决策者。我们的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几件事情上面,而不是每个事情都去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就几件事情能够产生的价值比其他N多事情的总和还要多。书上说他们有一个实验,在农场里面20%的豌豆占据了80%的重要,虽然这个实验我还是持有怀疑态度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确实需要好好执行。
还有,一个大公司的爆发很多时候是跟领导人相关的。苹果、微软、特斯拉这些大企业,都是在创始人魅力四射的时候壮大的,而在职业经理人手中走向平庸,当然平庸与否和股价不
拿来主义读后感一定完全挂钩。亚洲四小龙的壮大,都是跟当时的领导人采用强权政治,或者称之为铁腕政治有关。所以,虽然我们的经济学、管理学试图让我们的企业变成职业化管理,但是我觉得这只适用于守业而非创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