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believe in dreams, dreams will believe in you.(页眉可删)
《触摸科学》读后感
《触摸科学》读后感1
  一次做完家庭作业,偶然发现我的书橱多了一本《触摸科学》,我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原来这是一本做小实验的书,看着看着,我忍不住要去做一个隔空点火的小实验,书中介绍说火柴不必接触烛芯即可点燃蜡烛,你相信吗?
  我有点怀疑,特别这段时间,电视上在播放一个女气功师傅,她只通过隔空推人,即让其徒弟四散奔离。有一名记者前往亲试,发现毫无特别之处,证实隔空打人是假的,她已被开除山门,且被定性为伪科学。所以我就怀疑这隔空点火也不太靠谱。这蜡烛线在下面,火在上面怎么可能点燃?但是这本书上说万事皆有可能。
  我准备了实验所需器材:一盒火柴,一根蜡烛。首先燃火柴,点燃了蜡烛,让它燃烧一
会儿,等到蜡烛烧得较旺时,我把它吹灭。这时烛蕊中升腾起一股袅袅青烟,我迅速把火柴擦燃,放在蜡烛的上方,这时蜡烛就又被点燃了,真是太神奇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在点燃蜡烛后,火焰周围的蜡慢慢熔化,形成烛油,烛油沿着火芯上升,在烛芯上端受热空气,形成可燃气体,当可燃气体到达燃烧点就可以燃烧。当刚吹灭蜡烛后,可以看到的袅袅青烟,这些就是没来来得及燃烧的可燃气体。当它接触到火柴的火焰后,青烟就立即燃烧起来,从而把蜡烛再次点燃。
  通过这次小实验,让我喜欢上了这本书,更喜欢上了科学。科学并不神秘,就在每个人身边,你能触得到,也能感受到。
《触摸科学》读后感2
  科学是什么?
  这个词在人们脑中总是很模糊,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人们需要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它可以是知识、学问的代名词,也可以是自然科学,或是相信科学能最终解决所有人类问题,或者发现隐藏
在我们感觉经验到的日常世界背后的某些真实世界的隐藏真理。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即使是如此详细而又周密的解释与定义,却也只能在人们脑中形成一个模糊至极的印象。《触摸科学》则是让我们把数学公式统统丢到一边,按照简单的说明去亲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趣味实验,让我们惊奇地发现:科学竟然这么有趣!仅凭身边那些不起眼的材料,我们就可以进行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亲身感受科学的神奇和奥妙。全书结合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提供了光、声、电、力、热等方面的实验,如自己动手制作光纤、彩虹,了解天为什么是蓝的、晚霞为什么是红的;使用气球做声音的发送、接收器,了解声的本质是振动;用加热的方法产生声音等。
  《触摸科学》以及其简单的笔触来解释一个有一个科学真理,让我们在阅读中动手,在动
手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是一本具有极高教学价值的书,更可以启蒙孩子,令孩子们从小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
拿来主义读后感  而《触摸科学》更让我发现了原来我一直生活的世界竟然是如神奇,跟让我见识到了大千世界的神秘,那莫名的探索欲望在不停的催促着我去探索这个依旧未知的世界。科学犹如浩瀚灿烂的星空,博大而又深邃,又是如此奇妙。
  平常最常见的太阳光从哪来的呢?太阳又是怎么产生的?太阳光可以收集吗?收集起来后怎么利用呢?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呢?
  电是怎么产生的?电场力还有什么特点?电场不的不同形态会导致物体所受的静电力不同么?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由一个问题引起后一发不可收拾地一个有一个冒出来,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高深。《触摸科学》不只是告诉你现象与真理,更让我们培养出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对我们现在的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