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展观后感
1、《何以中国》读后感(一):一天看完,很多细节没看懂
看到一毛不拔大师的再次推荐,立刻下单买了这本书,拿到手时没想到薄薄的一本,花了一天就匆匆看完。
看得不是很明白,有不少考古术语?图似乎太小或者并不明确?觉得这本书所要阐述的想法,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不必让读者去体味各种微妙的汉语(术语?)。
好多读书还算多的国人,跟我聊天时爱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可是到底什么是中华文明?我们不断的吸纳各种文明,到底和我们认可的中华还有多大的距离?
说来也惭愧,我对欧洲文明、基督教文明似乎有更深的认识。欧洲人注重理性,对于文明的演进有着科学的态度;欧洲文明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所以我们更有动力去知道为何我们会有这些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欧洲文明的形成可以说在近代得到了快速的变化发展,我们有办法知道它的各个方面。与之相比,中华文明真的是不可知、太久远和理不清。
拿来主义读后感2、《何以中国》读后感(二):【作者手记】《何以中国》何以面世
翻开还散发着墨香的《何以中国》,才发现居然忘了写几句“后记”之类的文字作为收束。至少书中引用了那么多的照片线图,尽管注明了出处,还是要对制作和提供者表示由衷的谢忱。还有三联书店优秀的编辑团队的付出,都是我不能忘怀的。引以为憾的同时,也勾起了我对这本小书的“出笼”,乃至我的公众考古足迹的追忆。
这是我第二本面向公众的小书,距离第一本《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的出版将近五年。有朋友说《何以中国》就是《最早的中国》的续集吧。从某种意义上,“何以中国”就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如果说《最早的中国》写的是二里头王都这一个“点”,那么《何以中国》则是展开了一个扇面,试图讲述二里头这个最早的中国的由来。故可以认为,它是《最早的中国》的姊妹篇。那么它又是如何成书的呢?
话题要回溯到2010年,这是我的自媒体——新浪博客“考古人许宏”开张的第二年。这年的11月30日,我在博客上推出了一个新话题:《中原一千年之前言:史上空前大提速》。“中原一千年”,这是《最早的中国》出版后,一直萦绕于心的、解读早期中国的一个绝好的视角。我的一个企图是写史,用不那么正统不那么凝重的笔触、用考古人特有的视角
和表达方式来写部小史。大家都知道当今的学者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大都处于庸忙中,很难集中时间坐下来完成一本书。但像博客这样兴之所至地化整为零,还是比较现实的。
于是,在有了这样的冲动和一个大致的腹稿后,我从陶寺开始写起,这已是转过年的2011年1月了。每篇千字左右,题目随想随编。“陶寺‘革命’了”“都城与阴宅的排场”“龙盘、鼍鼓和特磬”“‘革命’导致失忆?”“‘拿来主义’的硕果”……越写越顺畅,写前一篇不知下一篇的题目和内容,但居然没有什么重复和大的改动。手头没有急活的话,可以平均两三天一篇地往上贴,欲罢不能。正巧那年春天,我被安排去党校学习。党校封闭式的学习生活,极有利于我的规律性写作。隔一天发一篇博文,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副业”收获。到了6月份,党校临近结业,我最终完成了56篇博文,从陶寺一气写到了二里头。至此,“中原一千年”的穿越之旅已过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