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作为自然的景观和美的标志,被许多文人墨客格外喜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便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松林的壮美和松树的韧劲。其中,描写松树的诗句也成为了白居易不朽的名篇之一。
描写松最出名的诗句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松下几许》。这首诗是白居易游临安时写就的,一共八句,其中关于松树的描述惟妙惟肖,动人心魄。此诗诙谐幽默,寥寥数语便将“松”这一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开篇的两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两句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古谣,“童子”和“言师”都是旧行业的称呼。松树居住的地方,往往比较幽静,通常不与人类居住,因此,白居易使用了这样的古调来描述这片在松树下的景象。
关于松树的诗句 接着,下面四句中,“绿树杳青天,白云翠薄霭。”便是白居易最为着意描写松林的妙句。他笔下的“杳青天”是喻松树高耸入云,难以一丝云雾掩盖,而白云的翠薄霭则加强了天高云淡的感觉,让松树之下的景更加清爽。
最后两句,“繁霜尽已而,未滴槛松溪。”又表现了松树的韧劲。松树在深冬时节,叶子会全部脱落,并在树枝上结霜。然而一旦春天来临,整棵松树竟能重新长出犹如初生的嫩芽。这一景象似乎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总之,白居易《松下几许》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绿树杳青天,白云翠薄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繁霜尽已而,未滴槛松溪。”这八句诗,构思独特,人性化和抒情化的松树描写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杰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