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威海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30
【字 号】威政字〔2021〕54号
威海景点【施行日期】2021.12.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威海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综保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数字威海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威海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30日
 
数字威海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数字威海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
省建设规划》《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威海市“十四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顺应和抢抓数字化时代的新趋势新机遇,遵循城市运行和发展规律,紧扣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化、治理现代化“五化任务”,立足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生态“五大领域”,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核心,以跨界融合为重点,以关键支撑、高效协同、智能便捷、普惠均衡为目的,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建设现代化城市智能体,初步形成数字经济规模化、数字治理常态化、数字生活品质化的新发展格局,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原则。
  1.统筹全局,整体发展。按照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思路,做好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全局性谋划和全域性统筹,强化标准和规范引领,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市数字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和一体化城市运行指挥平台等共性支撑平台建设,促进数据汇聚、系统融合、应用协同,一体化推进数字威海建设。
  2.以人为本,惠企利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营商环境难题,针对民生服务需求,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数据应用矩阵,推进流程再造和模式重塑,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构建覆盖企业、市民全生命周期、多层次需求的数字化城市服务体系,精准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3.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坚持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数字化创新的引领作用,大力优化生态,鼓励各类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和产业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跨界融合化。加强政企数据融通共享,促进数据双向流通,充分释放全社会数据要素价值。
  4.完善机制,安全发展。适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新挑战,健全推进数字威海建设的组织体
系和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推动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切实保障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守牢安全底线。
  (三)主要目标。
  到2024年底,数字威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构建生产生活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局面,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升级、加速创新,实现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机关数字化提升新效能、经济数字化形成新动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城市新典范。
  ——数字基建泛在领先。打造泛在赋能、云网融合、智能协同、全域感知、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IPv6规模部署;建成更加完善的“空天地一体化”立体感知网络和泛在融合基础设施;显著提高区域性数据中心服务能力。
  ——数字政府协同高效。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快服务流程再造,深入推行“一网通办、掌上办事”,基本建成全方位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掌上治理”,搭建城市
智能中枢,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管”、城市治理“一盘棋”、城市决策“一张图”;全面实现机关办公“一网协同、掌上办公”,丰富政务应用矩阵,打造7×24小时“组织在线、沟通在线、文电在线、业务在线、协同在线”的数字机关。
  ——数字社会均衡普惠。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移动化、网格化、大数据、物联网为基础,全面推进“数治”模式,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新基建”,完善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数字经济优势凸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新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得到加强;在电子信息领域形成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的产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优势传统产业不断深化,绿转型更加巩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生态开放安全。深化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汇聚融合,支撑有力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形成。数据产权登记、数据交易流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标准规范建立完善,数据授权运营社会化模式基本成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风险
评估制度以及预警、应急处置体系更加健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
  二、坚持面向未来,建设高能级数字基建
  集成发展新一代感知、网络、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建设城市资源标识系统,聚焦5G、IPv6、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体系化建设、规模化部署、产业化应用,科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实现城市要素全面AIoT化,逐步形成“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威海基础支撑体系。
  (一)构建立体化高速通信网络。加快建设双千兆精品宽带城市,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家庭千兆接入能力和商务楼宇万兆接入能力全覆盖。加速5G网络布局和商用步伐,统筹全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资源调配,推进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市公共场所和社会公共资源向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放。鼓励通信运营商加快5G网络建设,优先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园区、医院、学校、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5G网络建设,支撑垂直行业发展“5G+智慧应用”。建设5G虚拟专网,引入网络切片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形成一批5G示范应用场景。加快发展第五代超高速光纤网络,持续推进骨干网和城域网扩容升级,提升骨干网络承载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千兆光网建设。积极推进IPv6规
模部署,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升级,推动互联网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外网、重点企业网站等IPv6升级改造,新增网站及应用、网络及应用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持续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到2024年底,全市建成5G6000个以上,实现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场所深度覆盖,县级以上城区、行政村及省级以上开发区功能性覆盖。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建成“千兆城市”。(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中心、威海铁塔公司、威海联通公司、威海移动公司、威海电信公司、威海广电网络公司)
  (二)部署全域智能化感知系统。统筹推进物联感知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桥梁建筑、地下管廊、交通设施、公共空间等重点部位智能感知设备部署,推进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推动传感器、视频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感知资源协同布局,构筑万物互联、高速链接的全域感知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共享应用,全面打造空天、地上、地下一体互联的城市智能感知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整合电子政务外网、LTE无线宽带集应急通信专网、公安视频专网等,推进人像识别、车辆卡口、视频监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感知数据深度融合,构建动态感知新模式。(责任单
位:市公安局、市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公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监控监测、运行管理等方面应用。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推进威海港5G网络建设和应用,建设自动化码头和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探索智能导引、精确停车、集装箱自动装卸等无人化作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加快部署雨量、水位、流量、水质、墒情、水利工程安全等智能监测设施,提升对河湖水系、地下水、水利工程等涉水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感知能力,建设水利数据、应用、技术三中台和“水利一张图”,打造智慧水利一体化应用平台,形成布局合理、采集要素齐全、水利信息协同共享、传输稳定可靠的一体化水利感知网。(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水文中心)加快部署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终端设施,提升电力设备状态全息感知能力。推广“多表合一”,推动水、电、气、热等多种能源消费信息的集中自动采集和跨行业数据共享。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完善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市政设施、地下管网、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加快智慧杆桩建设,推动电力杆塔、通信、路灯、监测监控设备等“多杆合一”、功能整合及数字化改造。建设一体化智慧管廊综合平台,推动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逐步实现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和智能
处置。(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到2024年底,物联感知、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型感知设备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广泛应用,全市重点部位感知设备覆盖率和重点公共区域监控联网率均达到100%,形成全域覆盖、全时泛在、集成互联的新型物联感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