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而言,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如何积极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因势利导地开展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广大师生基于手机平台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理念、运用状况、学习内容、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反馈信息,挖掘当前基于手机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手机平台下运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会一课”在毕业生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手机平台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科学利用平台载体自觉地进行党性教育。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文以韶关学院2014-2017级在校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校大学生对党建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555份,其中有效问卷555份。所得数据主要在性别、年级、政治面貌、专业类别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
调查对象中,11%为中共党员和中共预备党员,84%为共青团员,5%为众。调查显示,有高达99.46%的大学生使用,85.95%的大学生每日使用频率很高,只要有空就会使用。
二、手机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
现状
(一)大学生在关注党建较少,对推文推送关注度普遍不高
问卷显示,有31%的大学生没有关注任何党建,30%的大学生关注了一个党建,关注四个及以上的大学生仅有9.37%。此外,大学生对党建推送的关注程度一般,积极性不高,54%的大学生偶尔关注,11.17%的大学生甚至从不关注,经常关注的仅占7.39%。
(二)党建自身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66.31%的大学生所关注的党建推送速度一般,11.17%的大学生关注的党建推送速度很慢,仅有22.52%的大学生所关注的党建推送速度很快;因此,多数学生认为,党建平台创办还存在问题,效果有的地方一般,但整体不错。
(三)手机在党建过程中的优势74.41%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平台对开展党建是有帮助的,通过可以使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党的相关知识与最新的资讯动态,提高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党的政策方针快速地在大学生体中传播,引导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投身到党的建设当中。
(四)党建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党建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问卷中,26%的大学生认为是有利于不断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认为有利于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占12%;认为有利于解决传基于手机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析
——以韶关学院为例
谭建生 郑再升 刘颖慧 曾小翠
(韶关学院 广东韶关 512005)
【摘要】在当前新的形势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而且给传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研究以公众平台与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联结为契合点,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手机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和大学生个体分别提出建议,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效开展。
【关键词】手机公众平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党史党建
南方论刊·2018年第5期
统党员教育管理受时间、空间、人员等因素的限制的占9%,不仅如此,有高达50%的大学生认为三者都是党建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五)手机平台在党建过程中的弊端
手机平台在党建过程中有好处,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是具有个别弊端的。24%的大学生认为党建公众平台不主动进行推广,导致粉丝数量有限;而35%的大学生认为党建平台单纯地把信息推送当成互动,不重视用户的反馈;认为党建平台推送信息偏离学生的党建工作,无法取得预期的宣传效果的大学生占据21%;此外,还有18%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平台在党建过程中还存在其他弊端。
由此可见,手机平台在党建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受众深入沟通,导致其在宣传和教育中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手机公众平台在党建过程中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党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党建的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还无法作为一种独立的手段支撑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平台,同时,大学生
自身,也普遍存在着对党建公众平台不够关注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试图为当前高校党建工作者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一)对高校的建议
1.党建公众平台的阅读类型应多样化。据调查,15%的大学生认为以故事类的阅读类型更吸引读者眼球,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党建,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则认为以新闻类、故事类、知识类、资源分享类等综合类型的阅读更佳,因此,的阅读类型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
2.党建公众平台的推送次数应合理。35%的大学生认为每周三次比较合适,33%的大学生认为一天一次更为合适,当然也有20%的大学生认为两天一次是相对合适的。到合理、适当的推送次数十分重要,多则乏,少则缺。
3.平台开展党建工作需注意方法。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台平台来开展党建工作,许多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4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要定期开展信息推送服务,保持平台活跃度,而31%的大学生则认为要健全并创新自主查询内容,满足使用者需求,还有14%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以“实时互动”畅通沟通联络新渠道。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者应思考,如何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恰当地利用平台开展党建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合“线上+线下”模式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在平时党建知识来源中,38%的大学生都是从学校开展的讲座等了解到的,25%是从网页新闻中了解的,而14%则是从了解到的,可见,大学生了解党建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所以应采用“线上+线下”模式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线上结合来加强宣传教育活动,线下注重举办有吸引力的党员教育活动,保证形式丰富多样,吸引党员们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学习党的知识。
5.注重与师生的平台互动。党建公众平台应设有“反馈”功能,认真地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充分了解大学生体的诉求和期待,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反映,及时传播党的相关内容。
手机充值卡怎么用(二)对大学生的建议
1.加强对党规党章的学习。在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规党章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体中的佼佼者,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体,通过党建知识的学习,可以充实自我,提高自身党性修养,还可以在广大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活动。大学生要加强对各类党性信息的了解,积极主动参与党员活动,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党建意识和提高为大众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党性教育。
3.关注党建,认真学习党建推文。大学生要多关注党建,认真学习党建推文,积极主动了解党建相关信息,对党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分享党建。大学生们在关注党建的同时可以宣传相关内容,利用朋友圈,积极分享党建。通过分享,一方面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相关的党建知识,广泛普及加强大学生等体对党的认识。
作为一名高校党建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正确地引领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线上+线下”模式,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文系2017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互联网+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手机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折”(课题编号:2017BKZD010)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小平,保永春: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存在的问
62
题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0):235-236.
[2]李祥: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3):125-126. [3]高弟: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01):118-121. [4]刘春江,张全友:在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30-31.[5]文静: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周文云: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研究[D].燕山大学,2010.
[7]贺同华: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吕江帆: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及其在高校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
[9]于鑫:依托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常态化模式探索——以“知行青春”平台为例[J].高教学刊,2016(13):228-230.
[10]张弛衡:“平台”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6(33):176.
作者简介:谭建生,广东韶关人,理学学士,高级实验师,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吴冬梅
(上接第58页)员干部懒政怠政等问题纳入纪检监察工作范畴,保证党员干部处于组织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纪律监察机关、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其职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众监督,进一步畅通众参与监督的渠道,健全信息公开等众参与监督的制度;加强舆论监督,保障新闻媒体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加大对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现象的曝光力度。
(三)健全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一方面,要在政府财政允许的范围内,调整公务员基本工资水平,保障公务员薪酬水平在社会同等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人才,又要打破制度内平均主义,保障级别在工资分配中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调整现有工资与工作年限挂钩的工资自动晋档制度,使工资水平与公务员的工作实绩挂钩,保障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获得较高的薪酬和工资晋升机会。二是规范荣誉奖励制度。明确细化各个系统、层次、级别的荣誉奖励的内容,科学设置体现相应层次的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奖励标准,建立荣誉称号评选申报和公布制度,保障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和评选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充分发挥荣誉称号对党员干部的激励示范作用。同时,要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党员干部的物质需求,注重奖金、奖品、工资晋级等物质性手段在激发公务员积极性、创造性中的作用。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要完善考核标准,科学设计
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运用量化数据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要注意区分不同地域、不同级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侧重性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工资福利、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容错保护机制。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 “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当前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推行容错机制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容错机制的标准问题,探索建立容错机制清单制,科学界定容错情形和条件,做到既保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防止容错机制沦为部分党员干部犯错的保护伞,充分发挥容错机制的激励作用。二是要处理好容错与依法行政的问题。容错是对领导干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造成的失误和过错予以包容或免责,对这种行为免责的前提是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在容错的范围之内。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容错机制的申请、审查、认定、反馈、报备等程序和环节,建立健全与容错机制相配套的法律、纪律、政策,保障容错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三是要处理好容错和纠错的问题。容错并不等于鼓励犯错、也不等于无限制的容忍错误,相反,尽量避免错误和及时纠正错误应当是容错机制的应有之义。推行容错机制的过程中要规范权力的运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听证制度等民主决策制度,及时有效地纠正错误,尽量避免和减少领导干部的决策失误。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课题名称:政治生态视域下干部懒政怠政治理机制研究(立项编号:2017B4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12.
[2]杨畅: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 [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
作者简介:焦云娜,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吴冬梅
6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