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预防接种,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疫苗”,小孩甚至会哭闹着说“我不打针”!但其实,预防接种不限于打针注射这一种形式。
正在开发当中的鼻喷雾剂型的新冠病毒疫苗,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国内疫苗到底有哪些接種方法。
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注射、口服、划痕、鼻喷4种。疫苗的具体接种方式,在《药典》和疫苗说明书上会有明确提示。例如脊灰疫苗,口服的脊灰减毒活疫苗能刺激肠道免疫,对脊灰野病毒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但是,免疫缺陷儿童或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严禁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而脊灰灭活疫苗,因为生产工艺不同,只能通过注射的方式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一般认为采取与自然感染途径相同的接种方式,是最佳的接种方式。接种方式不正确,可能会降低疫苗效力,或是增加局部不良反应的风险。
这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接种方式了。涉及的疫苗种类很多。接种方式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肌肉注射进针角度是90度,垂直注射。皮下注射是45度。皮内注射10度~15度。
通常,皮下注射主要为减毒活疫苗及细菌多糖疫苗,肌肉注射主要是含佐剂(增强对抗原的免疫应答)疫苗。
采用皮下注射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水痘疫苗、黄热病疫苗、A流脑多糖疫苗、A+C流脑多糖疫苗、四价流脑多糖疫苗等。注射部位在上臂三角肌下缘部位。
采用肌肉注射的疫苗有乙肝疫苗、狂犬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IPV)、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五联疫苗、7价肺炎结合疫苗、四联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流感疫苗、戊肝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出血热疫苗、ACHib结合疫苗、A+C流脑结合疫苗、EV71疫苗。鉴于婴幼儿上臂三角肌尚在发育中,通常发达国家推荐1岁以下婴儿接种大腿股外侧肌部位,1岁~2岁首选大腿股外侧肌部位,3岁以上接种上臂三角肌部位。目前我国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部位有2种,一种为婴儿大腿股外侧肌
部位,另一种为上臂三角肌部位。接种时,按疫苗说明书执行。
另外,由于婴幼儿臀部肌肉尚不强健,如果注射部位不准确,容易误伤坐骨神经,而多次注射也可能导致臀部肌肉挛缩,因此不建议在该部位注射疫苗,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采用皮内注射的疫苗仅有卡介苗。注射部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下部。
每种疫苗具体的接种方式,是通过大量规范的临床试验最终确定的。
主要有脊灰减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有“糖丸”和液体滴剂两种形式。
目前使用这种方式的疫苗有疫苗、鼠疫疫苗。既往使用的天花疫苗,也可采用划痕接种方法。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有哪些 鼻喷疫苗的代表是流感疫苗。接种之前,喷雾器的尖端轻轻插入鼻孔,即使接种疫苗后立即发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或者疫苗以其他任何方式喷出来,也无需重复接种。
喷雾用疫苗的缺点是不可避免会给环境中带来低剂量的疫苗病毒,但没有相关的病例报
告,也没有医务人员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因意外暴露而发生相应减毒疫苗病毒感染的报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