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故事《许海峰——中国奥运首
金获得者》
1984年7月29日,对许海峰和中国体育而言,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手慢射比赛中,许海峰夺冠。这枚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一下子成了名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许海峰在1982年才进入安徽省省队,夺冠的手慢射项目,他更是在1982年底才开始接触。
许海峰,祖籍安徽全椒,1957年出生于福建漳州。1979年,在干了两年农活和两年的赤脚医生之后,许海峰作为知青返城在供销社当上了营业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许海峰得知自己的中学体育老师担任了当地的射击教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加入了射击队。
仅两个月后,在一次安徽省的比赛中,许海峰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并高出了省纪录26环,这在当时非常轰动。当时,许海峰用的只是一把非常普通的内蒙古乌海生产的双灵牌气手,人民币60块钱一支;获得亚军的运动员,用的是德国的进口,售价高达1000美元。
凭着这一鸣惊人的表现,1982年11月,许海峰到了省队备战全运会,教练说:“光打一个项目不行,得增加一个。”
增加的这个项目,就是自选手慢射,也正是他创造历史的项目。
教练给了许海峰一把国产东风二手,由于木托太大,许海峰花了5天的时间,把木托修成了自己顺手的样子,他真正的手慢射之路就此开始。短短一年时间,许海峰就进了国家队。
当时训练的靶场到冬天特别冷,运动员用木板隔出了小隔间,在里面生两个大煤炉,但还是冻得不行,许海峰手上都生出了冻疮。但是到了夏天,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为了增加稳定性,射击队员们无论冬夏都要穿着厚厚的棉衣训练,炎炎夏日,一堂训练课下来,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
射击运动员需要练就一颗“大心脏”,那时训练还没有科技支持,大家就发挥各自的智慧摸索着就地取材,在弹壳上用钻头打孔,用一根20多厘米长的线吊上缝衣针,从孔眼穿过,一遍遍地训练稳定性和心理素质。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站在了奥运会赛场上,他继续着慢条斯理的打法,打了不到30发,就停了下来,跑到射击场的外面,坐在台阶上,坐了将近半个小时。这么重大的比赛跑到外面坐着,一般人可沉不住气,可许海峰就是慢下来,等心情调整好了再打。比赛快结束的时候,赛场上剩他一个人在打。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566环!许海峰为中国人赢得了首枚奥运金牌。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在奥运赛场奏响,当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最高的位置,现场中国人都喜极而泣,只有许海峰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沉稳,他的脸上只能看到一丝微笑。回国后不久,射击用的手
进了博物馆,金牌也一起捐了出去。许海峰说:“许多人说我是。但是我觉得,那枚金牌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国家给的,所以我应该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