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
孔雀明王真言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
孔雀明王真言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
∙
自媒体时代 - 舆论传播
不实传播
社交网站、微博上“日本核辐射空气抵沪”的无稽之谈,让上海市民惊出一身冷汗;“甬温线动车事故29人失踪”的以讹传讹,花费很大精力才得以澄清;而“滴血食品传播艾滋病”的失实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恐慌。
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艾滋女事件”等,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难以弥补;“浙江某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等,损害到领导干部体的形象;而“碘盐防辐射”的谣言,更在短时间内引发抢购风潮。
谣言不是自媒体的主流,但其危害也不容小视。“艾滋女事件”等,对个人造成的精神损害难以弥补;“浙江某学院党委书记开房被抓”等,损害到领导干部体的形象;而“碘盐防辐射”的谣言,更在短时间内引发抢购风潮。
自我净化
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也是一种“自组织”,有着“自我净化”的功能。“金庸去世”的谣言在微博扩散,就曾引来网友广泛反思,更多人在评论、转发时,更理性、更谨慎。“武汉女大学生被割肾”的传闻,通过知情网友的质疑、辟谣,也澄清了事实。[1]
自媒体时代 - 意义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自己可以发布信息、传播信息。从论坛、社区到博客,再到现在的微博,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个人化,每个人发言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微博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不仅是对社会,也是对传统媒体的推动。在新媒体推动之下,传统媒体不得不变得更快、更敏感,甚至在管理方式方面,管理部门也不得不给予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自由、越来越大的空间。
而“全民皆记者”有助于让更多的老百姓向公民的方向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当很多的民变成公民,那这个世界和这个国家就将变得不再一样。[2]
二、 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优势
一)传播理念——平等
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
作为草根媒体,自媒体是平民化、私人化、自主化的传播,其理念是平等对话、信息共享。
如韩国的ohmynews,其新闻理念就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自媒体立足普通公众,关注普通公众,不仅日益成为新闻舆论的一个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的走向。比如大众媒体直接从自媒体这个公共信息平台上寻新闻线索,特别是都市类报纸记者、新闻网站记者更倾向于从微博入手寻信息源;新闻网站将新闻分享到微博的入口,例如凤凰网在新闻内容页右下角就将新闻分享到凤凰微博的入口;许多政府机构直接注册微博,据统计,去年半年内仅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就达630个。可见,自媒体正在以其特有的传播理念影响着媒体的发展方向,同时作为民情民意表达平台,不仅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而且还可能左右事件本身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传播价值——同向
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需要。传播主体即媒体,它往往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新闻做出取舍,经过传播主体过滤的新闻到达传播客体即受众手中,其又根据自身价值需要对新闻做出选择。但自媒体运行过程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为同一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的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
(二)传播价值——同向
传播价值取决于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需要。传播主体即媒体,它往往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新闻做出取舍,经过传播主体过滤的新闻到达传播客体即受众手中,其又根据自身价值需要对新闻做出选择。但自媒体运行过程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为同一体,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的同向性决定了自媒体新闻具有更加强烈
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而专业新闻机构在传统新闻价值判断下制作新闻,又经过层层过滤和把关再输送给受众,其中包含了记者的价值观念,也饱含了媒体的价值判断,与自媒体原生态的新闻相比,其吸引力就明显减弱了。
(三)传播路径红米1s——网状
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要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传送出去,而接收者同时又可以是下一个发送者,新闻的生产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不再有身份区别,记者和受众的概念模糊甚至消失。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如公众随时可以将博客上的信息拷贝到MSN,QQ、论坛上,各种载体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发送、转发,信息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播,而是在公众之间自主交叉互播,这比传统媒体既定的传播渠道要复杂得多,受众量大得多。
(三)传播路径红米1s——网状
信息源决定了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而自媒体的信息源则遍布民间,每一个公众只要有手机或网络,都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传送出去,而接收者同时又可以是下一个发送者,新闻的生产者、发送者与接收者不再有身份区别,记者和受众的概念模糊甚至消失。所以,自媒体的传播路径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一对多的扇形模式,而是多对多的网状模式。同时,不同的载体之间信息发送路径完全没有技术屏障,如公众随时可以将博客上的信息拷贝到MSN,QQ、论坛上,各种载体支撑起了一个庞大的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信息发送、转发,信息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播,而是在公众之间自主交叉互播,这比传统媒体既定的传播渠道要复杂得多,受众量大得多。
(四)传播时效——高速
初二数学试题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有严格的制度规定,需经过层层筛选、把关、编辑后才会到达受众。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技术门槛和“准入”条件降低,不需要成立专业媒体机构来运作,也不需要相关部门审批,新闻生产流程更没有规章制度约束,任何人都可以在博客、微博、论坛、MSN、QQ上发布新闻,信息会很快在这些载体之间互播。决定新闻时效的另一个因素是新闻生产者,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是记者,一般情况下,记者在接到新闻线索后才会赶到新闻现场,但自媒体时代,新闻第一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通过手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在几秒钟内传到网上,这种速度其他媒体无法比拟。如在今年的日本强震报道中,日本东海大学的教授叶千荣一小时之内连续发布11条微博,成为中国人了解日本灾情的“关键人物”;云南丽江大火,新浪微博用户“丽江洛洛”最早发布消息和图片等等。叶千荣、丽江洛洛他们就是自媒体时代的新闻游击队员,新闻在哪里,新闻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游击队员,这是记者这支正规军很难做到的。自媒体成为时效性最强的媒体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记者们早已学会通过博客、微博来寻新闻线索,让自媒体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源。
三、 自媒体:从传播到互播的缺陷
自媒体这个数十亿网民自产自销的共享媒体正严重冲击着传统媒介形式,深刻影响着媒体形态的演变进程,而它自身,同样存在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一)新闻真实性存疑
早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屏障。其次,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又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屏障。再次,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 “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中当了谣言的“二传手”。③最后,网民们的猎奇心理、热血心理、跟风心理等导致他们转发信息时丧失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网民们对新闻真实性的分辨率高低不同,也造成了自媒体上假
(一)新闻真实性存疑
早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屏障。其次,自媒体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监管,监管制度的缺失又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制度屏障。再次,有些“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 “自媒体”信息的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中当了谣言的“二传手”。③最后,网民们的猎奇心理、热血心理、跟风心理等导致他们转发信息时丧失责任意识,另一方面,网民们对新闻真实性的分辨率高低不同,也造成了自媒体上假
新闻泛滥、谣言四起,使得自媒体权威性远远低于专业新闻机构。
(二)媒体公信力较低
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导致自媒体公信力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另一个就是即使是真实的新闻,人们也很难去确认它。
新闻失实降低公信力,低俗同样降低公信力。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植入情、恶搞等内容,有的不惜炒作个人隐私,以此来换取点击率,降低了自媒体的公信力。传播者的可信度与其传播效果成正比,自媒体的低准入制使之成为新闻炒作的重灾区,甚至还出现过恶意诋毁中伤他人的事件,而这些负面事件又会在互播过程中成倍放大,致使自媒体公信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下,虽然有些博客、微博推出了实名制,但公众人物居多,只有当“实名制”在网络上形成制度性安排,自媒体的新闻真实性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其公信力才会逐步提高。
(二)媒体公信力较低
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导致自媒体公信力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另一个就是即使是真实的新闻,人们也很难去确认它。
新闻失实降低公信力,低俗同样降低公信力。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植入情、恶搞等内容,有的不惜炒作个人隐私,以此来换取点击率,降低了自媒体的公信力。传播者的可信度与其传播效果成正比,自媒体的低准入制使之成为新闻炒作的重灾区,甚至还出现过恶意诋毁中伤他人的事件,而这些负面事件又会在互播过程中成倍放大,致使自媒体公信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下,虽然有些博客、微博推出了实名制,但公众人物居多,只有当“实名制”在网络上形成制度性安排,自媒体的新闻真实性才有可能得到保障,其公信力才会逐步提高。
(三)受众选择性困惑
专业新闻机构都有自己的系统过滤功能和把关人制度,新闻定位明确。但自媒体载体种类多,信息不定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在海量信息面前,个体要依据自己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信息难度加大,难免产生“无助感”,受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在哪里看,容易陷入信息的选择困惑中。所以说,自媒体过于丰富的信息反而使其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对于自媒体自身而言,海量信息让其成为垃圾信息、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对于受众而言,容易陷入信息海洋中不可自拔,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同时也容易被网上意见牵着鼻子走,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传统媒体的系统过滤和把关人制度让新闻烙上他们的价值印记,但不可否认,他们在信息处理上去芜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了受众对信息需求选择的精确度,让受众在更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自媒体优点突出、缺点明显,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很大,也反映了媒体发展的趋势。正是在自媒体引领媒体从传播向互播的转变过程中,它自身也正经历着从新闻自发到新闻自觉的成长裂变,还需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困境
导语:微博上“一夜爆红”的信息,未必不是利用人心的做作。自从“最美”的赞颂变成一种格式,炒作变得更加便捷。
经济观察网 刘洪波/文
每个人捏着话筒,固然丰富了信息,也增加了噪声。微博上“一夜爆红”的信息,未必不是利用人心的做作。“路边社广东分社”转发《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称像自己的爷爷》,推出一位叫文芳的女孩,一些媒体也加以转载,但又被南方都市报证实为专业商业策展人的创作。
这样的创作,已多次见到。人们应该还记得“苏紫紫”,一名生活所迫当了裸体模特的人民大学学生。那是一个悲情的故事,一个年青女孩因为穷困而被迫用展示身体维持生活,令人同情洒泪。后来,这被证明不过是一场使苏紫紫出名上位的商业策划,但上当的人也并无反感。
人们也应该还记得芙蓉和凤的成名之路,那是自我炒作的结果,现在芙蓉已经
成长了正面公众人物,而凤虽然一直在鄙视与羡慕的争议之中,但也已经名满国中。人们还应当知道范冰冰在各个场合“艳压”芳,那是工作室的文宣策划。“行为艺术”已经为街头活报剧式的展示提供了合理解释,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把街道变成自己的“宣传阵地”……
教师节祝福语简短精辟自从“最美”的赞颂变成一种格式,炒作变得更加便捷,只要一个动人的细节被捕捉,微博发起、媒体跟进,“一日之灿烂”就指日可待了。本次“深圳最美90后女孩喂饭”行为,就是“最美”格式的一次新演。喂饭然后走开,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表演,因为留下了照片,就算是“有图有真相”,立即引起网络上的远距离围观。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微博时代,证实已非对实际情况的查证,而被简化为是否有照片。而微博时代的公共媒体,正在失去公共代言的性质,而成为自媒体的转载工具。公共媒体在作为公共代言手段的时候,需要对传播内容承担真实性责任,而现在,真实性变成了是否有照片,是否与微博的信息发送人有过网络或电话联系。
现在的传播体系中,时间是最大的真实性杀手,也是炒作行为屡屡成功的保证。网络传播本质上不是把麦克风交给了所有的个人,而是将“第一传播时间”交到了所有的个人手上。“
第一时间发布”,向来是媒体竞争的焦点,现在媒体整体上失去了“第一时间发布”的可能,于是媒体的时间焦虑空前强烈。过去,媒体是在证实真伪后尽快发布,现在,证实已经被简化了,时间焦虑压倒了一切。
唯一可资欣慰的,或许是炒作仍在激发社会的善意。在哪里看删除的照片“汞超标的化妆品最美女孩”的喂饭行为虽然虚假,但还是让人看到社会感动于那些温暖的瞬间。然而,炒作中人们的善意被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弱点和漏洞,善良成为受骗的原因。
我们拥有的传播手段已经足够强大,但我们并未到与新的传播手段适应的有效传播模式。我们已经拥有强大的技术,但尚未到与强大技术相处的行为逻辑,这其实是近代以来的常见情形。例如,我们拥有炸掉地球的武器,但未到限制其使用的稳固机制,所以有核危机。我们拥有像上帝般改变生命的力量,但未必拥有做上帝的能力。如此等等。现在,麦克风已无可逆转地交到了每个人手上,但不知道怎样避免耳朵被啸叫损害。行为模式的建立是缓慢的,而行为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这是现代化带来的一个困境。
危机过后的自媒体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海啸想必大家都不会忘记,那场海啸让大家了解自媒体的正能量,在信息不通畅、交通堵塞的苏门答腊岛,有多少人的生命被拯救,有多少财产免于损失。每个公民都成了记者,每条信息的价值因灾难被放大了无数倍。
5·12汶川大地震等级的最初报道,有传闻说是一个科考小分队恰好在四川测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发上微博的。自媒体的时间价值,因灾难,被放大,被人们所称赞。
但在今年雅安地震发生后,在人人上、微博等自媒体上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场景,有些人出于某种原因,发布虚假信息,后面被公安局发现,给予相应处罚同时,也在网络上发布了他的道歉信。自媒体的弊端也因这件事被暴露无疑。
危机报道,因为时间的缺失,自媒体的功能也被放大,它的高效与网状信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同时也反应出自媒体自身的很多弊端。
首先它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早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自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