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题。(14分)
割 麦
李桂芳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镰刀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唰唰唰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黑乎乎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的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中考成绩怎么查询2020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他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呜呜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哀鸣。 “快割,哭啥? 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呜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唰唰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晒黑了,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
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选文第②~⑧段有4处关于父子之间交流的语言描写,梳理其中儿子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憋气难受→              →崩溃无奈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好在哪里。(3分)
  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4.第⑤段加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2020唐山路北区一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题。(16分)
汪曾祺
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
江大妈人非常好,非常贤惠、勤快,非常爱干净。她家里真是一尘不染。她整天擦、洗、掸、扫。她的衣着也非常干净,非常利索,裤线总是笔直的。她爱穿坎肩,铁灰毛涤纶的,深咖啡薄呢的,都熨熨帖帖。她很注意穿鞋,鞋的样子都很好。她的脚很秀气。她已经过六十了,近看脸上也有皱纹了,但远远一看,说是四十几岁也说得过去。她还能骑自行车出去买东西。看她跨上自行车,一踩脚镫,哪像是已经有了四岁大的孙子的人哪!她平常也不大出门,老是收拾屋子。她不是不爱理人,有时也和人聊天,说说这楼里的事,但语气很宽厚,不爱嚼舌头。
顾大妈是个胖子。她并不胖得腮帮的肉都往下掉,只是腰围很粗。她并不步履蹒跚,只是走得很稳重,因为搬动她的身体并不很轻松。她面白微黄,眉毛很淡,头发稀疏,但是总是梳得很整齐服帖。她原来在一个单位当出纳,是干部,退休了,在本楼当家属委员会委员,也算是干部。家属委员会委员的任务是换购粮本、副食本,到各家敛了来,办完了又给各家送回去。她的干部意识根深蒂固,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家庭妇女。别的大妈也觉得她有架子,很少跟她说话。她爱和本楼退休了的或尚未退休的女干部说话。说她自己的事。说她的儿女在单位很受器重,说她原来的领导很关心她,逢春节都要来看看她……
在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店铺里,只要有人一学丁大妈雄赳赳、气昂昂走路的神气,大家就知道这学的是谁,于是都哈哈大笑,一笑笑半天。丁大妈的走路方式,实在是少见。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她头发乌黑,梳得整齐。面紫褐,发出铜光,脸上的纹路清楚,如同刻出。除了步态,她还有一特别处:她穿的上衣,都是大襟的,料子是讲究的。夏天,派力司;春秋天,平绒;冬天,下雪,穿羽绒服。羽绒服没有大襟的。她为什么爱穿大襟上衣?这是习惯。她原是上海崇明岛的农民,吃过苦,现在苦尽甘来。她把儿子拉扯大了,儿子、儿媳妇都在美国,按期给她寄钱。她现在一个人过,吃穿不愁。她很少自己做饭,都是到粮店买馒头、烙饼、面条……她有个外甥女,是个时装模特儿,常来看她,很漂亮。这外甥女,楼里很多人都认
识。她和外甥女上电梯,有人招呼她外甥女:“你来了!”“我每星期都来。”丁大妈说:“来看我!”非常得意。丁大妈活得非常得意,因此她雄赳赳,气昂昂。
乔大妈一头银灰的卷发,天生的卷,气很好。她活得兴致勃勃。她起得很早,每天到天坛公园“晨练”,打一套太极拳,练一遍鹤翔功,遛一个大弯,然后顺便到法华寺菜市场买一提兜菜回来。她爱做饭,做北京“吃儿”。
“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她间长不短去给她的孙子做一顿中午饭。她儿子、儿媳妇不跟她一起住,单过。儿子、儿媳是双职工,中午顾不上给孩子做饭。她爱养花,阳台上都是花。她买回来一大把芍药骨朵儿,深紫的,说“能开一个月”。
大妈们常在传达室外面院子里聚在一起闲聊。院子里放着七八张小凳子、小椅子,她们就错错落落地分坐着。
聊的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谁家买了一套组合柜,谁家拉回来一组沙发,哪儿买的、多少钱买的,她们都打听得很清楚。谁家的孩子上学前班,老不去,“淘着哪”。谁家两口子吵架,又好啦,挎着
胳膊上游乐园啦!乔其纱现在不时兴啦,现在兴“砂洗”……大妈们有一个好处,倒不搬弄是非。楼里有谁家结婚,大妈们早就在院里等着了。她们看扎着红彩绸的小汽车开进来,看放鞭炮,看新娘子从汽车里走出来,看年轻人往新娘子头发上撒金银纸屑……
(选文有删节)
1.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6分)
人物
主要的特点
具体表现
江大妈
家里一尘不染,衣着非常干净;爱穿坎肩,鞋的样子好看,显得很年轻。
顾大妈
有架子;爱和本楼退休了的或尚未退休的女干部说话。
丁大妈
活得很得意
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
乔大妈
活得兴致勃勃
2.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跨”字的解释,分析下面句子中的“跨”字能否换成“骑”字。(3分)
跨kuà ①动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进大门|向左~一步。②动两腿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在马上◇铁桥横~长江两岸。③动超越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的界限:~年度|~地区|~行业。④附在旁边的:~间|~院儿。
看她跨上自行车,一踩脚镫,哪像是已经有了四岁大的孙子的人哪!
3.下面句子表现了乔大妈怎样的心情?(2分)
“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选文在选材和刻画人物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请你就其中一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3分)
三、[2020邯郸育华中学三模]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14分)
巴金,一盏永远燃烧的明灯
叶良骏
①因为父母都是教师,我们六弟不约而同都站上了讲台。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增深,一个问题常纠结在心头,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字典上知识之解为学识、学问,也就是说,有学问的人即为知识分子,真是那样吗?我越来越不敢苟同,因为我曾见到过真正的、令人信服的知识分子。
②那就是巴金先生。那年我12岁,刚上初二,那次学校文学小组组长轮到了我这个全校最小的学生。组长要决定活动内容、主持会议,两小时里,要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做,每次活动还不能“炒冷饭”,更“可怕”的是小组里还有高中的学长!我这个小不点儿从没当过什么“长”,每次上课回答问题都怕得腿直抖,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懂,怎负此重任!我想破头还是不明白组长怎么当,老师又说不能问学校里的人,我实实在在被吓住了。我向班主任、语文老师章学漪先生求救,谁知一向肯帮人的他两手一摊说:“按规定,我不能给你出主意,你要自己想办法,去请教校外的人。”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除了老师同学,会认识谁?
③我急得团团转,哭了几次,忽然想到了巴金。他的小说我都看遍了,他似乎是个熟人了,对,去他帮忙。于是,我请章先生帮忙打听了地址,独自从大场走了去。学校在上海的北面,巴金家在
市中心淮海中路。不知走了几个小时,我好不容易走到了淮海坊,来不及擦把汗就敲门。出来一个阿姨,得知我要巴金,她说:“小孩子别闹,这里不是玩的地方!快回去,巴金没有空!”她把门关了。我又累又渴又委屈,想到没人教我,这个组长没法当,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我没别的本事,只会哭,越哭越伤心,门又开了,终于让我进屋了。那天,我说了些什么,巴金说了些什么,如今我已记忆模糊。只记得他请人打来一盆水,让我洗脸,他在旁边温和地看着我,问我喜欢做什么,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乱说“大话”:“要做中国的又一个冰心。”巴金一点儿没笑话我,他很高兴地在我本子上写下:愿中国出现第二个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