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要点梳理
第一单元
1、草原
(1) 《草原》是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等,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2) 《草原》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3) 《草原》一文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三个画面,表现了草原的景美,人情美和习俗美。《草原》一文的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它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2、丁香结
(1)《丁香结》宗璞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她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就如每个人一辈子中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采取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2)文章的中心句是:“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这句话作者以 丁香结 象征人生中不顺心的事,解不开的愁怨。句子的含义是: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应当正视它们,把它们当做自己生活的有益补充,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才会更有意义!
(3)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丁香花的颜、香味、形状,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写作,后半部分写了由丁香引发的联想。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4) 课文中描写丁香花的诗句是“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5) 与“丁香结”有关的诗句:
a.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b.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c.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d.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1) 《宿建德江》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全诗的艺术特: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2) 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指诗人自己,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的妙处是:有愁上加愁的意思,抒发的感情更深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中描绘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变化,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山水的感情。
(4)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夏雨来势之猛,雨势之大。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为什么要阅兵(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该诗从视觉(明月、星等)听觉(鸣蝉、蛙声)和嗅觉(稻花香)三方面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词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综合:
(6) 《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两首诗都写了月夜的景,但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前者表现了诗人一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苦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词人的喜悦欢快之情。
(7) 从诗词中赏景:诗词中有四野茫茫、江水悠悠、天地月明之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黑云散去,碧波如镜,水天一之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有青云飘浮,星光稀疏,小雨初来之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也有绿树环抱、青山相伴、幽静旷远之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花之歌
l《花之歌》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恋,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5、《七律·长征》
(1)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七律·长征》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比喻句有“五岭逶迤
腾细浪 良,乌蒙磅礴走泥丸。(对偶、夸张)”
(3) 《七律·长征》描绘了过五岭、越乌蒙、巧度金沙江、抢度大渡河、翻越岷山等长征历程。诗中“万水千山”指五岭 、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雪山。
(4) 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这两句强化了诗歌主题,统领全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 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8) “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6、狼牙山五壮士
(1) 《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整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一痛击敌人(详)一引上绝路一顶峰歼敌(详)一跳下悬崖。
(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众和
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 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点面结合,既表现了五壮士的团结勇敢,又突出表现了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
(4) 《狼牙山五壮士》中“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迅猛、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开国大典
(1) 《开国大典》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大典前(众入场)——大典中(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盛况)——大典后(众游行)。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