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林市审计局狠抓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和监督服务水平的提高。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12月被审计署授予“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促进创建工作的落实。局党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抓。将创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与审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考核。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乔乃章同志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兼任。每年年初,主要领导就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创建规划,确定创建重点,落实创建责任;不定期进行专项督促检查,每次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年终,在严格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给予表彰奖励。
(二)主题突出,方法灵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榆林市审计局始终把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作为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来抓。紧扣形势和审计工作所需,突出国情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荣辱观教
育、法纪教育、廉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每年初制定下发全年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安排意见,每月印发一次学习
安排,确定辅导人员、辅导内容及辅导时间。在学习教育方法上,始终坚持结合式。近三年,县级领导备课辅导30多次,业务骨干辅导60多次,110多名(次)干部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和市政府举办的业务培训,
120多人次参加省市政治业务考试,创办学习专栏22期,撰写心得体会文章360多篇,被各类报刊采用60余篇。抓学习教育,使机关形成一股学理论、讲政治、钻业务的良好风气,为建设“书香榆林”,打造“书香机关”增添了丰富内容。
(三)规范制度,强化监督,确保管理工作协调有序。一是抓机关规范化管理。按照“依法行政,文明审计”的工作思路,从管人到理财、从决策到实施、从督查到奖罚、从党风廉政责任制到责任追究等方面先后出台了70多项规章和制度,使机关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
一、创文明,建平台,打造和谐奋进审计园地
6
四川地震明星捐款经验
交流
二者在审计范围、审计结果的法律效力上虽有所区别,但审计的方法、内容基本相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经法纪,规范财政、财务收支核算和管理,更好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国家审计要对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内部审计也需要国家审计的有力支持和督
导。开展内审自查和抽查工作后,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相互协作,互相配合,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完整的审计体系,发挥出了最大的合力。
、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去年,我厅开展了内审自查和抽查工作,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内容,纳入同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报告和工作报
告,受到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省委书记赵乐际在省委四次全会和五次全会的讲话中,多次引用审计报告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和数据,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和指示。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指出,审计部门“监督方式有所创新,首次安排了在个部门和单位开展内部审计自查和抽查工作,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财政管理,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袁纯清省长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就审计报告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强调落实审计整改措施,研究改进办法,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存在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屡查屡犯”的现象,确保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
361
探索与创新
现代审计与经济第期设各项工作要求。三是抓机关民主管理。干部使用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会研究决定;财务管理实行“三审会签”制度,重大物品采购一律通过政府采购中心购置。四是抓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了上岗公开竞争用人机制、单位工作考评制度和公务员年度量化考评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和提拔使用挂钩。抓制度建设,使机关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了精神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构筑浓厚创建环境。一是开展创建“五优”党组织、“五优”党员活动,使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机关的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二是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双创”活动,狠抓局容局貌建设,努力营造了舒适、整洁、清新的办公环境。三是注意解决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特别在干部健康检查、职工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帮助。四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韶山、延安进行红教育,请退休老局长讲党课,每年“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节前夕,开展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比赛、歌曲比赛等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促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五)求实创新,为民办事,增强创建工作后劲。一抓环境改观。绿化办公庭院1000平方米,布置楼内盆景花木400盆,夜景布线1000米,镶嵌名言警句15条,打造舒心明亮靓丽机关。二抓结对帮扶。分管领导挂帅,驻村干部负责,为局包扶贫困村争取资金40万元解决进村道路、人畜饮水难题,聘请专家培训农民300多人,送去4台覆膜机、选播机和种子,农药、化肥,使扶贫村农民当年玉米增产一倍。资助2
名贫困学生读大学,每年资助4000元。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30770元,交纳特殊党费62100元。三抓服务社区。与驻地社区和办事处共商创建事项,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帮助搞好创建宣传,争取近200万元硬化了包抓街道,让居民商户享受实惠。创新务实的行动,赢得多方支持,切实增强了创建后劲。
(一)审计理念根本转变。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审计如何发挥作用,局党组认真研究,转变理念。在计划管理上,着眼宏观,加强了全面收集各专业审计资源工作,注重把长期、中期和年度审计计划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审计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科学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项目。优化审计计划的编制形式、编制程序和编制内容,形成科学可行的操作办法,使所审项目的审计报告发挥最大效果。在审计的重点把握上,坚持以民生资金,重点投资、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把事关众切身利益、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审计监督的切入点,关注政策性、总体性和效益性,准微观审计项目与服务宏观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确保资金真正用在惠民富民工程上,在监督服务上,关注政策落实、关注改革稳定、关注重大问题揭示、关注整改落实,注重研究分析体制机制和制度,真实反映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政府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和
监督服务的“免疫功能”。
(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行能力大幅提升。领导班子突出“四个注重”,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注重理论
武装,班子谋划发展能力提高。二是注重制度规范,班子科学决策能力提高。三是注重工作创新,班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四是注重思想交流,班子合作共事能力提高。审计干部自觉践行文明审计公约,站在讲大局的高度上注重处理好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坚持以促进整改、规范管理为重点,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既坚持原则,又平等待人、以理服人,努力做到依法按程序、遇事讲道理、虚心听意见。文明素养的提高,促进了审计职业形象的改变,也促进了审计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和查处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能力的提高。榆林市审计局三年共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65亿元,损失浪费资金1354万元,收缴财政2061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568万元。
(三)工作机制创新,审计质量控制水平明显提高。创新的工作机制,为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保证。近年来,榆林市审计局严格执行了审计业务工作层级负责制,实行了计划、实施、复核、督查四分离,按流程进行作业,大大降低了审计风险;实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增强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强化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审计决定落实促进整改上,形成纪检监察对违纪问题进行协查、检察机关对违法问题进行直查、政府对发现问题进行纠查、人大对重大问题进行督查的工作机制,审计结论落实率逐年提高,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审计的权威性。2009年,市纪委监察局对审计所反映的重大投资项目招投标不合规问题开展了专门检查,市人大对榆阳城区七所中小学校舍建设、污水处理厂、长城路拓宽改造等4个项目进行了专项督查。利用新机制所形成的加强全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和项目管理意见被市委批转,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管理意见和加强扶持南部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意见被市委、市政府分别批转。
(四)围绕工作中心,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一是预算执行审计不断深化。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揭示和反应政府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上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2008年至2009年,市政府依据审计建议相应出台了3项加强管理意见,市级财政整合归并了30个财政专户,实行了县区专项资金拨款“直通车”管理办法,专户资金滞留比上年下降84%。二是政府投资审计不断加强。积极探索审计组织方式,形成了“审计机关主导、专家聘请参与、预算与决算并重、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审计”的政府投资审计机制。三年来,实施竣工项目审计113个,工程预算审计256个,审计建设资金18.9亿元,核减工程造价1.43亿元。三是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推进。加大了任中审计力度,进一步扩大任中审计覆盖面。实施了县区长任中审计2名、任后审计7名,收到良好效果。四是宏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开展审计和调查,为市委、市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抓中心,促协调,推动审计事业全面发展
17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