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纪录片《强国基业》的表现手法探析
作者:薛瑶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9
        摘要:《强国基业》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回忆和审视,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本文是通过观看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分析该片的多种影视表现手法。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主要讲述世界及中国通过发展石化工业给人民在衣、食、住、行、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石化工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在这部纪录片中,它的表现手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人物采访、运用历史文献和视频资料、选用标志性事件和历史古迹。
        关键词:文献纪录片;表现手法;影视作品
        为纪念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成立30周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合中央文献研究室制作了《强国基业》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主要分为《发现石化》、《民生为本》、《制度基石》、《经济血脉》、《助我军威》、《开放图强》、《赤子忠诚》和《绿转型》。本部纪录片主要从文献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
集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造福全国人民,在不懈探索中国工业化、新型化道路的实践中,领导中国石化工业科学发展,打造强国基业的辉煌历程。
        由于时间推移,历史对今天的观众而言,有着遥远的距离感,甚至支离破碎、恍若烟云[1]。但其实,观众们最想看到的是对真实历史过程的感知,希望能够真正地进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感受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此优秀的纪录片应当能够为观众传递真实的历史记录和切身感受。本文以《强国基业》大型文献纪录片为例,来分析这些年来历史体裁文献纪录片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规律和特点。
        手法之一:人物采访
        人物采访是文献纪录片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纪录片在讲述重要历史事件时,对历史当事人的采访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是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也是历史事件的知情人,能通过讲述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时期,回顾当时的历史情景,使观众完全置身于历史事件中,去感受、感知整个事情的过程[2]。当事人的讲述比任何华丽的解说词更有说服力和现场感。
        确定的采访人物有两类:一是专家,二是当事人。专家采访往往是影片的脉络[3]。很多时候,由于记录的内容年代跨度大,已经没有当事人能够进行评说。比如在本片第一集《发现石化》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两千多前的《易经》中就有关于石油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的记载。在这一段的解说中,本片分别采访了两位专家,用画面组接起来,形成对谈的效果,让观众容易沉浸其中,不觉得枯燥。
        当然,专家的权威性采访不宜过多,要注重观众的观感和接受程度。因此,采访当事人则显得非常重要。当事人的功能主要是讲故事、讲过程,采访时提问要短,要有好的引导点,这样效果会更好。在本片第二集《民生为本》中,当讲到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的粮票和布票的时候,导演选用了一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作为背景资料,并采访了当时参演的著名演员陶玉玲。谈起那个年代的故事,陶玉玲对当时实行粮票和布票印象非常深刻。
        手法之二:运用历史文献和视频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是指历史文字记载、照片、影像资料等等。换句话说,历史文献资料是文献纪录片最重要的基础和载体,判断一部文献纪录片价值的高低,就是看其所具备的文献资
料的珍贵与否[3]
        在《强国基业》中,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并且在石化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决策。整部纪录片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石油石化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比如在第二集《民生为本》中提到,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这篇文章中指出:中国要富强,必须走工业化道路。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4]《强国基业》这部纪录片从文献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向观众展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中国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中,做出的重要的决策[5]
        此外,这部片子还运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视频资料。比如在第一集《发现石化》中,导演采用了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1972年在中国拍摄的纪录影片《中国》中的一些影视资料,他用镜头记录了当时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拍摄了那个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单调的穿衣问题,也为后来影片讲述石油石化为改变人民的穿衣问题奠定了基础。
        手法之三:选用标志性事件
        文献纪录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在众多故事中,如何利用时间顺序将各种题材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这与选取标志性事件是分不开的。比如在第五集《助我军威》中,选用了南斯拉夫拍摄的故事影片《保卫萨拉热窝》、朝鲜战争、大庆石油会战等等标志性事件,可以看出石油化工在我国军队方面已经日趋完善,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不管是最早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还是后来需要引进的洋油,石油工人经过不断地努力,使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所生产的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航空润滑油完全替代了进口,最终研制生产出一系列航天等高科技配套油料和军用合成材料,体现了中国石化工业对巩固国防、壮我军威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手法之四:选用历史古迹
        历史古迹是指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或历史重要人物生活过的遗址。作为文献纪录片最重要的一部分,历史古迹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片中,有很特殊的意义,能给影片添彩,并且引出很多精彩的故事,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文献纪录片《强国基业》中,导演不仅拍摄了石油会战的历史遗迹,还展现了与石油相关的历史古迹,让观众了解到石油石化工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大庆石油科技馆,
让观众了解到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
        在本片第五集《助我军威》中,导演选取了延安延长石油厂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介绍了延长石油厂是 1905 年成立的中国大陆最早的石油开采和炼制工厂,同时还拍摄了1985年建矿80周年时,原国务院副总理、石油部部长康世恩的题词的一块碑,上面写着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这些历史古迹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同样的例子,在第一集《发现石化》和第四集《经济血脉》中都有所体现。
        网页历史记录恢复结束语
        文献纪录片是以历史影视资料为基础,运用多种影视手法创作而成的纪录片,它使尘封的影像资料重现珍贵的历史价值。导演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选择与运用的是否恰当和合乎事实,是一部文献纪录片是否成功的关键[6]
        《强国基业》这部文献纪录片,采用大量的历史性文献资料,运用多种拍摄手段,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现了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工人阶级继承和发扬
光荣传统,始终坚定地站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前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和矢志不渝的赤子忠诚。同时,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快速发展,以及石化工业为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董岩.“红镜头背后的故事—“电视将军刘效礼访谈录(下)[J].今传媒,2006-07-15.
        [2]王列.文献纪录片表现手法管窥[J].电视研究,2002-12-25.
        [3]王秀云.文献纪录片表现手法探析[J].理论观察,2004-02-20.
        [4]李珍.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J].研究,2019-01-28.
        [5]巩瑞波.构建与超越:现代化中国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2018-12-01.
        [6]段建国.“影像资料在纪录片中的应用和价值[J].记者摇篮,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