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上很难听见“不对”、“错了”等诸如此类的批评性评价,当下提倡并流行激励性评价。诚然,激励性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充分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遗憾的是,老师一律激励,一味称赞,方式单一,语言含糊,结果常常是老师激动不已,学生却无动于衷。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发挥激励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评价要恰到好处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这本没有错,可是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话语,就会令人不安:这样的表扬鼓励究竟能有多大作用?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很浮躁。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倍受呵护,本来就有强烈的自我优越感。他们欠缺的不是无
休止的鼓励和表扬,而是挫折教育。“苦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因此,课堂评价不能过多过滥,而要把握好评价尺度,对正确和具有创造性的回答给予表扬和肯定,使评价用得恰到好处,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一般性的回答可以点个头,举个大拇指等。
二、评价要有的放失
评价要根据对象、场合及回答情况而灵活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点;对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学生,应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对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回答中哪怕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合理的内容,教师也要善于抓住时机,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学习的激情。
三、评价要言之有物
教师常说:“太好了!”“太棒了!”……好在哪里、棒在何处、是语言表达清楚还是对问题分析得透彻,应该要具体些,而不要含糊其词。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那些正确的、优秀的回答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并指出好在哪里,以激发学生“更上一层楼”的动机;对学生反馈上来的那些错误信息或判断,也应该及时给予否定和矫正,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错。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言之有物,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下工夫:
1、精当的指导性 怎样磨刀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出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课堂评价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有的教师让学生朗诵课文,完了只是说了一句:“读得不错,请再读一段。”可以换成:“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具有辨证性,针对性强,有的放失。不仅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努力的目标,也会感到一种受关怀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其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迪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如: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来比喻小女孩的眼睛,我给予很高评价:“比喻恰切精当。”问为什么是这样比喻,学生回答:“透明嘛。
”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我没有急于作评价,而是又顺势问了一句:“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用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儿童的纯洁与可爱。
3、必要的深度性
无关痛痒的随意性评价就像蜻蜓点水,在学生的头脑中很难烙下较深的印记,这就需要我们的评价一定要有深度,要到位,要有一股穷追不舍的精神。当然,这又涉及到另一个矛盾——教学计划与课堂随机处理的冲突,因为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节外生枝”。有时教师会想不到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此之差、对文章大部分内容的概括如此不尽如人意,学生只讲了课文内容的一小部分,就穷追不舍、继续追问,却没有细想过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不出下面部分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是随即过去,还是追一追?我总是选择后者,并且还不惜花时间去归缪、引发。如此坚持,学生的语言自然就会通顺、准确了,到时再去花精力顾及其它也不迟。先把基本的理顺了绝不是白费力气,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功”。
4、评价要摆正关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何况,一直以来,教师的形
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知识的权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要为了突出激励作用而采用降低自己的方法:这种方法偶尔用一次,可能还有效果;如果经常这样,这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会失去威信,没有地位。这学期初,我听了两位教师的公开课。一位男教师就采用这种方法,身边经常能听到“你回答得真好,恐怕老师也说不出来”、“老师还没有你想得周到”、“你概括得太棒了,老师也自叹不如”这些话。听课的我不禁在心里想道:“你这么不行,干脆让学生来算了。”我会这么想,能保证学生不会这么想吗?而另一位女教师的课堂评价就相当精彩:“老师认为你是我们班的心理调剂师。”“你想得真细致,搞科研工作最适合你了。”“你的想象太丰富了,是未来的文学家啊!”……这样既激励了学生,又不影响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形象。
一句话,一辈子,恰如其分地评价能激励人的一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教师评价的艺术修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