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班时间: 2018.09.03—09.07
要培养孩子乐观快乐的精神世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拥有快乐的情绪。孩子的可塑性强,好模仿,易受家长潜移默化
的影响。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并注意自己的情绪、
性格和为人处事,做到乐观豁达,不要把自己的坏情绪传递给孩子。
2、建立和睦愉快的家庭气氛。
3、互相赞赏,互相激励。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用于坦白自己明确
的观点和过失,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父母有时候也会烦恼、发火,
但应该尽量避开孩子。如果让孩子卷入压抑沉闷的氛围中,孩子的情绪
也会受到影响。要想使孩子成为快乐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生活得快乐,
乐观地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4、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5、在有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自由。一些家长为了怕麻烦,不
允许孩子外出玩耍,对孩子的游戏加以制止,孩子的活动也失去了自由。
而另外一些家长的做法却截然相反。因为这些家长明白:衣服手脸可以
洗干净,而孩子的快乐是买不来的。在有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自
由,孩子一定很快乐。
6、在大自然中感受快乐。父母可以多抽一点时间带孩子到野外郊
游、放风筝、在田地里奔跑等,这些都可以使孩子获得享不尽的快乐。
让孩子有机会亲近大自然,让孩子在自然中探究,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
爱,可以塑造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
7、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利。家长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
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如果孩子在家里对一切事情
都没有做主的份儿,一切都是家长说了算,他们的童年可能就不会享受
应有的快乐。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不是巧克力、漂
亮衣服和玩具,而是通过自己的快乐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从小教会孩
子“快乐的本领”。所以从现在开始,敞开你的胸怀,把一切不必要的
烦恼抛开,学会成为孩子眼中“最快乐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孩
子才能成为快乐的人!
班级:中班时间: 2018.09.10—09.14
“大人放手,孩子动手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
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
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
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
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
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
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
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
失了独立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
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
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二、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
的能力。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
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家教观念的更新,有一些
具有现代家教观、教子有方的家长,注意创造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
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成长的
故事,以激励孩子从小立志,培养孩子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兴
趣。
三、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幼儿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家长经常说孩子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
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
己拿主意。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事
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成人。这大多是成人娇惯、包办代替的结果。
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大人应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
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失败,碰钉子,这样孩
子就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
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先从你自己独立自主做起。
班级:中班时间: 2018.09.17—09.21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这次我们先从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家
中的生活习惯来分析一下:
1、教养态度是否一致?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不一致的情况常使孩
子无所适从,没有定性。建议全家人商议一套统一的教养模式。
2、是否太宠爱孩子,缺少行为规范?过度的宠爱会导致对孩子的
纵容,往往使孩子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做什么,没有忍耐、克制情绪、
克服困难的观念,做事自然难以静下心来进行到底。
3、是否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或书籍?外在刺激太多,玩着汽车又
别的玩具,一换再换,玩具只带给孩子短暂的吸引,无法在玩的过程
中感受到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乐趣。
4、家庭生活步调是否太快?家长在公私两忙的情况下,凡事讲求
效率,步调原本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节奏中打转,根本无
暇慢慢而专心地完成一件事。
5、家里的活动是否太多?太多则无法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生
活总在浮动的气氛中度过。若非自制力很强的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专
注力。
6、学习的过程中是否积累了不愉快的经验?提供给孩子的教材太
深或太浅,都不易引起学习兴趣,而引导的技巧不佳,将使幼儿产生对
学习排斥的心理,学习起来自然无法专心。
7、家里的物品摆放是否很乱,明明是书桌,却堆着很多零食、玩
具,又或者在书桌旁边就是电脑,让他心猿意马。
8、是否过多的批评、数落孩子?过多的数落可能形成对孩子不良
的暗示,使他产生“反正自己怎么也干不好”的想法,从而做事时不肯
专心完成它。
班级:中班时间: 2018.09.24—09.30
培养注意力的小游戏
1、拍掌游戏:双掌互拍,刚开始妈妈将双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
反正他都不难受 他只要自由让孩子以双手与**的手互拍,妈妈再上下左右移动双手的位置,让孩子
也要专注的进行拍掌活动。
2、操作性活动:只要是操作性活动就需要专心,像是夹豆子游戏、
滴管游戏,但要进行活动前,还需要帮孩子考虑到坐姿及环境的安排,
让孩子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一次进行一件事情,且尽量避免太多声音、
视觉的干扰。市面上一些简单的童玩,像是小的弹珠台也可以加以利用,
孩子必须专心才能将小弹珠滑近固定的位置,或是以竞赛的方式进行,
看谁进行得比较快,或是比较准确。
3、迷宫游戏:一般给孩子玩的迷宫都是运笔的迷宫游戏,父母也
可以跟孩子玩用眼睛走迷宫游戏。刚开始用一种颜以横向方式画出不
规则线条,画出至少零点五公分宽的线条,让孩子跟着单一颜做出追
视;为确认孩子是否真正做出追视的动作,不妨在透明的压克力板上,
画出线条,直立起来,父母就可以观察出孩子眼睛追视的状况。
4、谜底就在图书中:跟孩子说故事后,可以问问孩子故事的人物?
主要情节?内容重点?如果孩子还是不清楚故事内容,让孩子尝试自己
一边看书一边说故事,请他反问家人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是做阅读理解
的训练,让孩子学习专心听故事、看故事中,还需要理解其中的内容。
班级:中班时间: 2018.10.08—10.12
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您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
爷让步;女儿要吃什么东西,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
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一天不去上班…..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更是备
受呵护和宠爱。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然而,父母的这种
牺牲却可能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
需要、别人的感受的利已主义思想。如果孩子只是关心自己而很不尊重
别人,那么他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欢迎。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关
心和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用能理解的语言或表情告诉孩子自己的辛
苦、烦恼和不适,并且可以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手绢、
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2、启发孩
子的正面情感。
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
厚的感情彩。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正面情感入手。
正面情感包括同情心的启发:“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啊!赶快帮
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
3、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很愿意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
特点,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为妈妈送去小板凳;也可
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给小客人吃,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
等等。另外父母出可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
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教他学会如何与他
人友好相处及合作。
4、温和地惩罚孩子因自私引起的攻击行为。
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态度要温和。如:
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并立即明确的告诉他大
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可以用“完全收回
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没
人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为止。并且在惩罚前后,一定要
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该怎么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