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穿越游戏,通过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后还激发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文化知识,通过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感受到学生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尝试主动查阅资料的热情。
自然数是什么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初步理解重要的数学思想。
2、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数学课,就要和1、2、3,4等这些数字打交道(板书:1,2,3,4)。在我们生活中,
一般用这些数字来表示物体个数(在1,2,3板书:表示物体个数的)。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补充板书: 5,6,7,8,9,10,11……)的数,是人类最初认识的数,于是称为自然数(板书:自然数)。这些数是怎么来的呢那么我们现在穿越到远古时代, 一起了解数的产生。(板书课题:数的产生)你们愿意吗?
〔设计意图教师单刀直入,通过谈话导入新课,不拖泥带水,能够节省教学时间。〕
二、探究新知 :
1、教学数的产生: 
师谈话: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ppt1)出去打猎的时候,要知道一共去了多少人;回来的时候,要知道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但那时人们还不会用1,2,3……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1)实物计数法:
那么古人怎样计数的呢?请看大屏幕(ppt2),清早放牧时,从羊圈中出去一只羊,就
地捡起一颗石子放进箩筐里,再出去一只,就再 放一个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放了多少个小石子,就如这幅图中呈现出来的,羊和小石子一一对应起来了(板书:一一对应);放牧归来,回来一只羊,就从箩筐中取出一颗小石子,再进去一只,就再取出一颗小石子,如果羊全部进入了羊圈,箩筐中的小石子也正好取完,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这就是最初的“实物计数法”。(ppt3)
(2)结绳计数法;刻道计数法:
师:大家想想,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像用小石子这样的法实物计数,比如放出300只羊,用小石子计数方便吗?是呀!古人也在思考、探寻更简便的方法,如图所示,你能描述一下图中的情境吗?(ppt4)(生描述。)你想给这种计数法起什么名字呢?像这样用一个绳结表示一个物品对应起来计数,这就是较之“实物计数法”稍方便些的“结绳计数法”;这幅图又是怎样计数的呢?(ppt5)像这样用一个像线一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品,符号和物品对应起来计数,这就是有名的“刻道计数法”。
(3)教学数的产生中彰显的伟大数学思想。
师小结:观察刚才学习的这三种计数法(ppt6),可以发现古人计数时有个共同做法,你看出来了吗?(生思考汇报。)对,计数时与实际物品 “一一对应”,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能到“一一对应”数学思想的应用吗?(板书:一一对应)
再仔细观察,这几种计数法也有区别,其间还蕴藏着一种发展趋势,你能发现是什么发展趋势吗?我们数学学习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吗?(板书:化繁为简)
尤其是 “刻道计数法”不再用具体形象的小石子或绳结,而是用像线一样的“符号”来计数,也就是从实物过渡到了抽象的符号,实现了“符号化”的计数方法,为抽象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所以“符号化”算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2、教学计数符号的发展:
师: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发明不同的计数符号有所(ppt7)。 这些计数符号都是表示阿拉伯数字1-9。仔细观察、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师: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真强!
(1)师:的确,从古巴比伦数字发展到中国数字,第六个符号 有了改进(ppt7),而罗马数字第4个符号(ppt7)有了改进,那这些没有改进的符号有什么特征呢?是的,比较少数量时,用到的是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计数。
(2)师:再来观察这些有了改进的符号,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是啊!中国数字中就是用一根“横线”代表5,而罗马数字第4个符号的改进,其实是在第5个符号“V”(ppt7)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第5个符号“V”代表5,这两个符号都代表着一个数,充分体现了古人“代数”的智慧之光,这样才有了我们马上就要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等宝贵的数学文化。罗马数字第4个符号是在“V”左边画“|”表示减去1就是4,而第6个符号则是在“V”的右边画“|”表示加上1就是6, 则体现了更高深的“左减右加”的函数思想。还有一些计数符号,如(ppt8、9)古埃及数字,中美洲的玛雅数字等,特别是大家天天打交道的阿拉伯数字,充分彰显了数学文化的魅力。(pp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