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信用的发展历程
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的信用。银行信用是伴随着现代银行产生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信用关系的主体。 一方面,银行以吸收存款,负债形式从社会吸收,汇集闲散资金,形成巨额资金:另一方面,银行有通过发放贷款,接受贴现等债券方式将吸收的资金投放给需求者,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
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马克思这样描述:“银行家把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至于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相对立,不是单个的货币贷出者,而是作为所有贷出者的代表的银行家。银行家成了货币资本的钟管理人。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为整个商业界而借款,他们也把借入者集中起来,与所有贷出者相对立。银行一方面代表货币资本的集中,贷出者的集中,另一方面代表借入者的集中。”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可小额聚成大额,也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且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能够创造信用等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比商业
信用占有优势。近几十年,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来有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银行信用一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体现主要体现于资金方面,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有:①自有资金,西方商业银行自有资金一般由股金、盈余积累构成,中国专业银行自有资金则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和盈余积累所构成;②存款,从存款期限和用途可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专项存款等,从存款主体可划分为企业存款、政府存款和个人存款;③银行券发行,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最初,一般商业银行都可以发行,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其发行权由中央银行垄断。商业银行虽失去发行权,但由于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足,可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通融。此外,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增多,商业银行依靠吸收存款,创造支票存款,即可基本解决资金运用问题。在中国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下,人民币的发行即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信贷资金来源,在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人民币发行中大部分用于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
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是存贷款人的中介。但银行作为中介人与一般商业经纪人、证券经纪人
无担保无抵押贷款不同,存款人除按期取得利息外,对银行如何运用存入资金无权过问,正因如此,银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由简单的中介人逐步发展成“万能的垄断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信用是主体,但商业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因为银行贷款一般是针对商业票据进行抵押或贴现,银行直接对企业发放的不要任何担保品的信用贷款只占一定比重。从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来看,直接信用是基础,间接信用是后盾。没有银行信用的支持,商业票据就不能转化为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直接信用的运用和发展就会受到极大削弱。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银行信用一直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前,与“大一统”的金融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只能在某一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账户,并与之发生信用信用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睡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单一银行信用逐渐转化为多种信用形式,但是银行信用仍是中国信用形式的主题。它为大规模集中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和国名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为宏观调控做出贡献。
经过将近20年的共同努力,我国在银行信用评级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数量可观的成果。
1、 初步建立了行业信息库和客户数据库
截止目前,我们已建立《人民银行企业信贷征信系统》、《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等多个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行业信息库和客户数据库,信息库反映了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结构和主要风险因素,通过比较,可以比较客观地估计不同行业受评对象的信用风险水平,并使不同行业的信用评级具有可比性。同时,各家商业银行总行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相关类采集数据工作,建立了各家行不同的客户信息库和数据分析库,既包括有各个行业系统详细的分析,又可以及时发布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同时,推出了公共平台,有条件的做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评级工作效率。
2、 建立了较健全的评级监测检查制度
  人行、银监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比较健全监测检查制度,定期或随机了解评级过程,检查评级质量,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随时发现并解决评级中出现的问题,各商业银行也建立了自己的年度评级机制,及时对辖属机构评级工作进行总结和检查,有力监控道德风险,加大了对于对弄虚作假,人为拔高客户信用等级的责任人和责任行为的处理力度。
3、银行信用评级开始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中介机构的过渡
银监会和各行业协会在建立以政府主导为主的体制下,逐步 让评级市场引入市场自由竞争,在严格审核其资质的前提下,认定了若干家市场评级机构资格,并逐步在国内营造相对成熟发展的市场、相对好的评级环境、和相对强的评级意识以及几家发展相对好的评级龙头机构。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主张学习国际著名的专业评级机构如穆迪公司、标准普尔公司先进做法,在国内建立起几家发展相对好的评级龙头机构。
4、在国内初步形成了比较有约束的信用文化
  近些年来,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形式,逐步在全社会倡导一种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提高了每个公民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约束意识。在一个社会中,信用文化是机构风险文化的固有的组成部分,如果信用文化真的融入了一个社会组织的血液,那么,这个社会的政策、制度就能得到众强有力的支持。
财务N102
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