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一、总则
1、定义和目的
本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信贷业务发生之日起至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时对其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贷款安全性和回收率的关键手段。本办法旨在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回收率,维护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合法权益。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全行对公信贷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等业务)的贷后管理。对于个人信贷业务及国家另有专门规定的信贷业务,可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本管理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时对其
全过程的信贷管理。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巡访、资金监管、风险预警、风险分类、不良资产处置、档案管理和信息报送等环节。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贷后管理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等内容,旨在规范贷后管理行为,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障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期调查和后期检查共同构成完整的信贷过程。贷后管理既要做好对客户的持续监控,又要确保信贷业务合规、合法、安全、有效。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及附属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各分行、支行、营业部及事业部等。各机构应参照本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贷后管理实施细则,确保贷后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贷后管理的原则
《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贷后管理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该办法的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相关法规。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到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前,对贷款进行的一系列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工作。贷后管理对于确保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了解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贷后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农行营业时间1、时间优先原则。贷后管理工作应尽快开展,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还款情况,以便在出现风险时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等条件,确保贷后管理工作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为银行带来合理的收益。
3、全面审查原则。贷后管理工作应对贷款发放前、贷款发放中以及贷款发放后进行全面审查,确保贷款合规、风险可控、经营效益良好。
4、信息披露原则。银行应及时向借款人传达有关贷后管理的信息,如还款时间、金额、逾期罚息等,以便借款人了解自身还款情况并及时纠正违约行为。
5、保密原则。贷后管理工作涉及客户的敏感信息,银行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或用于其他目的。
以上原则是《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旨在规范贷后管理工作,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应严格按照该办法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贷后管理措施。
二、贷后管理组织及职责
1、贷后管理组织结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工作,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贷后管理是指对贷款发放后至贷款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全过程中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和监督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村镇银行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村镇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
第二章 贷后管理组织结构
第四条 农业银行实行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贷后管理组织结构。
第五条 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全行贷后管理政策、制度和办法,监督、检查和指导分行和村镇银行的贷后管理工作。
第六条 分行风险管理部负责辖内贷后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制定分行的贷后管理政策和制度,推动和指导辖内各经营单位开展贷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