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采摘乡村旅游地季节性的成因及影响
一、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季节性的成因
(一)主体因素
采摘型乡村旅游季节性的成因,就要从自身原因,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旅游的季节性主要体现在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区位因素、旅游接待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又包括地理区位、气候、节气等。由于采摘型乡村旅游对于“农作物”的节气要求较高,不同季节成熟的农作物使得乡村旅游地的季节性表现明显。如5月和10月正值大多农作物成熟,使得采摘型乡村旅游的总收入和游客流量的旺季均集中在每年的这两季月份。如开封的苹果园、桃李园,每到初夏季节,硕大的苹果、桃李尽显成熟态势,水分润足饱满,果肉酸甜爽口,一颗颗沉甸甸地挂在枝头,随着微风轻轻吹来摇摇欲坠,让每一位前来采摘的游客充分体验到了美妙的乡村采摘之行。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因素使得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也体现的不同,尤其是“平原、水面”等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乡村旅游的季节性也表现各异。
2、人文因素。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它们依托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民族风俗与习惯,这些都是旅游的特与“卖点”。对于开封市来说,虽然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较少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但一些民族节日和文化事件仍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使得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季节性受到影响。
3、区位因素。开封市离河南省的省会郑州较近,离工业城市商丘,新乡也挨着,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开封府,清明上河园,龙亭等,对于接近景点地的采摘园必然容易受游客关顾。
4、旅游接待设施因素。从区域范围看,经济条件好、各项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地区,在季节性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景区景点以及乡村旅游中的生活体验、采摘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对于“吃、住、行、购、娱”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考虑。
(二)客体因素
从客体因素来看,对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季节性的影响也较大。一方面,从对开封市2012-2015年旅游流量与总收入季节性集中指数、月日均指数的分析来看,开封市呈现出“M ”型的旅游季节性特征,5月、10月均是旅游的高峰期,可
见“十一”与“五一”长假,对于乡村旅游人数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这些时间节点都是由于游客的需求膨胀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的淡季与旺季。当前,“五一”三天长假、“十一”为七天长假,人们可支配时间的趋同因素,大大激发了游客的消费需求,成为乡村旅游旺季的重要支撑。此外,亲子旅游市场也是影响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在每年的7月份,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亲子游、避暑游、学生游等需求全面爆发,直接带动了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到农家院、野外庄园进行采摘,放松一下家长、学生紧张的心情,加强亲人间的感情。同时,夏令营项目的出现,也常常将野外采摘纳入活动内容中,进一步促进了采摘型乡村旅游的人数流量及收入的增长。
(三)媒介因素
对于采摘型乡村旅游地来说,是否能够做好宣传与信息传播渠道的改善,是影响乡村旅游开展的主要动因。对于媒介的传播来说,主要是能够影响乡村旅游者的预期与旅游的动机,从而直接对游客的目的地选择产生影响。目前开封市制定了系列旅游宣传口号、积极开展旅游品牌推广与策划营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旅游信息呈现出导向性、多元化、实时性的特征,游客在出游前往往通过互联网来选择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景点、吃住、休闲娱乐项目等,越来越多的采摘型乡村旅游景区通过互联网来投入广告,为游客进行旅游线路策划,搭建游客了解采摘型乡村旅游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采摘型乡村旅游同外界的联系。旅行社在营销过程中对采摘型乡村旅游的重点促销也进一步强化了采摘型乡村旅游的季节性特征。
二、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季节性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季节性对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经济影响是最为严重的。从1-3月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淡季看,由于在淡季中游客数量骤降,使得旅游的服务设施、相关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使得旅游资源大量的闲置,造成浪费。在旅游的淡季,由于本身游客人数的不足,使得旅游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出租率下降、运营成本上升,广大宾馆、饭店旅游接待场所不得不只保留个别工作人员甚至“关门大吉”,淡季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和短期就业迁移性问题。同时,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淡季游客骤减,造成旅游接待企业“随行就市”,调整价格,展开价格大战。激烈的价格竞争使得经济效益再次下降,进入了恶性循环。而进入10月份、11
月份的乡村旅游旺季,热点景区往往是“一票难求”、
采摘型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形式,采摘型乡村旅游地指的就是那些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采摘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乡村或城郊内的自然、人文景观、活动等为吸引物的乡村或城
20164
宾馆“一床难求”,各大旅游企业竞相涨价,旅游的交通设施、景区的服务设施开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旺季的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拉动就业方面显得更加有力,吸引了大量的人员从事旅游行业。从这些淡旺季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对当地的经济方面是有一定的影响。
(二)生态影响
大量游客的旺季到来为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在淡季的时候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在旅游旺季则突显出来,由于游客的数量已超出了旅游目的地景区的环境容量,也大大影响了旅游资源。由于旅游环境恢复起来十分困难,旅游资源一经破坏,将给乡村旅游地的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乡村旅游地也将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难以再吸引旅游者来旅游。例如:在游客的活动过程中,对景区进行涂抹乱画、对草坪进行践踏、对文化历史建筑物进行攀爬、不适当的狩猎等,产生大量的旅游垃圾和污染,都会加剧旅游资源的恶化,降低了游客旅游的期望与感知效果,乡村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一场完美的旅行结束语
(三)社会生活影响
经济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季节性在对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经济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其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乡村旅游的季节性造成了乡村旅游地消费水平的变化。尤其在旅游的旺季,由于受到全社会消费需求增强的影响,开封市采摘型乡村旅游地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外来游客的进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地居民的消费水平。例如:从开封旅游局及物价局了解到的数据显示,10月份
的旅游旺季的到来,使得食品类物价指数提5%左右。而由于在采摘型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从事旅游产业(服务行业),对于从事非服务行业的居民来说,旅游旺季的到来,使得居民的稳定收入与不稳定的消费水平成为一对矛盾,在旅游的旺季如何处理好本土居民与游客的消费关系成为各地面临的重要问题。旅游旺季的到来,同时还使得交通与生态环境受到影响,随着旅游旺季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交通流量激增,旅游目的地的人流更加拥堵,带来了系列的交通隐患。旅游旺季的到来,增加了流动人口,社会治安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文化影响
采摘型乡村旅游,不但是游客的娱乐与体验的过程,更是一种采摘文化产品的营销与打造的过程。在采摘型旅游没有开发之前,往往本土的畲少数民族文化仅局限于民间众性项目,而通过采摘型旅游的开发,使得民族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在消费的过程中,刺激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使得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三、总结
总之,在采摘型乡村旅游的带动下,进一步增强了地方政府对文化项目挖掘的积极性,也激发了民间资本在采摘型乡村旅游的投资,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嵌入式、内生式发展与双赢。
(作者单位:开封大学旅游学院)
展,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
五、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推动影视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影视旅游地发展模式
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产业融合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影视外景地和内部发生地两方面入手,增加游客的旅游量。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很多旅游景点在拍摄之间可能是闻所未闻,但已经利用和拍摄,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出完美、惊艳的亮线,就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地,从而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的胜地,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在拍摄《罗马假日》的过程中,罗马曾不被人所熟知,但经过影片一宣传,罗马成为热门景点的旅游胜地。又如:在拍摄《古墓魅影》这一影片的时候,塔普伦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寺庙一度成为热门观光胜地,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此外,影视作品不仅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同时影视作品自身的发源地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据相关资料显示,与影视外景地相比,很多的人们选择去影视发源地进行旅游。例如:系列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热议,很多旅游者都直奔那火红的灯笼大院。由此可见,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将影视外景地和影视故事发源地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影视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
一部影视作品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是作品本身故事内容的传播和发展,更是一种影视文化的体现。例如:影片《少林寺》一经播出后,就在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武术的狂潮,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很多游客都让子女在中国学习武术功夫。又如:韩剧《冬日恋歌》的播放极大的丰富了韩国的服饰文化、彩妆护肤等旅游产业,很多中外游客都纷纷前往韩国购物。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学校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本国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视旅游业是影视和旅游业二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实现了市场融合、企业融合、商品融合,以此促进影视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影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正确的审视影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景,才能提高影视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旅游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管理学院)
(上接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