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时代智库观察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朱莉 王晶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商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张家界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其独特的风景、别致的魅力、良好的交通网络,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型,将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行业中,在繁荣民俗文化市场,推动张家界经济发展方面空间很大,前景广阔。但张家界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受外来文化影响、核心景区过度开发,商业化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创新、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鼓励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布局、搭建融资平台,提升创新力,打造民俗旅游特品牌、大力开展民俗旅游品牌的宣传等建议。
关键词:张家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20)12-0178-003
张家界原名大庸市,是198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它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武陵山
脉腹地,总面积9563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首批五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拥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洞、宝峰湖、天门山、张家界大峡谷、茅岩河、冰雪世界、万福温泉等景点,其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拥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等美称,张家界靠其独特的魅力、别致的风景闻名于世,吸引众多旅游者前来观光。据统计,2018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量8521.7万人次,同建市之初相比增长了155倍,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562.15万人次,增长了334倍。张家界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其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资源价值较高但没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因此很有必要展开探讨。
一、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
(一)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民俗资源丰富
张家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其民间歌谣、民间舞蹈、民间工艺独具特。桑植民歌、张家界阳戏、土家族撒叶嗬、茅古斯、白族仗鼓舞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跳丧舞、土家糊仓习俗、白族游神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澧水船工号子、桑植围鼓、梯玛歌、划龙舟、慈利傩戏等一大批独特技艺和民俗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目前,张家界已成功开发建设了《魅力湘西》《天门狐仙》《张家界千古情》、土家风情园、老院子、溪布街等大批民俗风情文化盛宴,白天赏自然风光,晚上体验民俗文化,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张家界的重要原因。
(二)张家界市有着良好、便捷的交
通网络
目前,全市境内通车的高速公路有
三条,为三横、两纵、两环的总体格局,
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全市高速公路网;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相继开通了30条国
内航线、3条地区航线和17条国际航线;
焦柳铁路线经过张家界,先后建成了张
家界火车站,客运站;以及2019年12
月刚开通的黔张常高铁正式开始运营,
且张家界、益阳、常德、长沙、湘潭、
株洲6个城市的城际动车也相继开通,
高铁的建成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张家界。
未来,张家界将呈现出更加快速的立体
式交通网络,而这也为张家界众多的民
俗旅游项目开发带来更大优势,张家界
旅游业将会再次迎来“新时代”。[1]
(三)政府大力推进民俗旅游的发展
张家界地区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
武陵山区、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知
名旅游区六区特征于一身,近年来,全
市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
合理利用”的方针,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坚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
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
合,推动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各领域、
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为中外游客
提供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全
市文化旅游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二、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一)顺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
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市场需
求在不断的变化,旅游业也在不断推陈
出新,旅游者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旅游
产品,想要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掌
握市场变化趋势,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满足消费者需求。近些年来,张家界在
科学研判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
涵盖政策支持、市场动向、产品改造、
提升服务等策略,努力将民俗文化与旅
游产业深度结合,走向风土文化与自然
景观协调发展的民俗旅游道路。
(二)民俗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经济
效益
民俗旅游开发不仅能为当地百姓创
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促进城市和乡
村的经济发展,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同时,
民俗旅游的对外宣传也极大地推进了对
外开放程度,提高该地的知名度,吸引
更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
更多服务。张家界建市31年来,全市地
区生产总值由14.1亿元增加到578.9亿
元,增长了41倍,发达的旅游产业已成
为张家界的经济型柱型产业。在政府的
带领下,围绕“双核三极多点”的旅游
产业布局,“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
全域旅游布局、提升旅游业的综合效能,
通过做强做大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消
费,不断增加旅游对全市GDP的贡献率。
(三)促进旅游资源的协调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离不开与文化的
融合,依托张家界独一无二的自然风景,
将民俗文化镶嵌在观光旅游中,按照“以
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要求,构建文旅
互促新格局。张家界因其封闭的山水环
境,使之土家文化得以传承,在与其他
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又碰
撞出了新的文化,因此造就了张家界极
为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而张家界民俗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能衬托自然景观,
缓解张家界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对推动全市经济和旅游事业不断进步,
促使旅游资源协调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1]
(四)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生产、
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特的文化
现象,饮食服饰、歌舞节庆、婚丧礼仪、
信仰等源远流长的特民族文化,在大量外来文化不断输入的冲击下,开始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每种民俗都有独特的寓意,发展民俗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摆脱旅游产品单一化影响,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有利于传承张家界独特而又优秀的民俗旅游文化。
三、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社会全面开放,张家界地区独有的民俗文化逐渐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并逐渐趋于大众化,一些古老的习俗、技艺都将面临着失传的风险。[3]如土家族语言濒临消逝;穿戴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技艺遭受摒弃;正宗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方式逐年减少。民族特征和文化气息正在不断弱化,造成了民俗文化的渐进式流失,若不采取有效地抢救措施,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将走向毁灭。
(二)核心景区过度开发,商业化现象严重
景区内无节制开发,乱搭乱建,给生态环境、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世界上最高、运行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的电梯—百龙天梯,曾引发了全国各界对遗产开发保护话题的热议,此次风波对张家界景区在业内的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景区内各种拉客宰客现象,如租借民族服装时未经同意,主动热情地给游客拍照,事后却索要高价照相费;城市化建设促使当地原始建筑吊脚楼数量急剧减少。此现象不仅影响客流量,对民俗旅游开发也会造成一定冲击。要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大市场秩序监管,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打造精品民俗旅游开发项目,优化民俗旅游发展环境,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缺乏创新
近年来,张家界在民俗文化上有了一定的利用和开发,但仍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表面化等现象,如土家族哭嫁在民俗文化表演过程中,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传统习俗被迫商业化,丧失了本身的民族特。[6]另外,在张家界旅游消费中,富有民族特的旅游商品品位不高,本地文化特彰显不够,除了张家界一些特演出如《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外,文化娱乐消费较少,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已成为张家界民俗旅游发展的绊脚石。
社会已进入创新型阶段,当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要求普遍提高,不再满足于听导游讲解各地民风民俗,欣赏各地特民俗工艺,而是更倾向于
亲自体验、参与到民俗活动中去,在旅
游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下,选择创新型旅
游人才也成为关键问题,相关从业人员
不仅需要高标准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对
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将更高。
[6]目前张家界市需求的精准对口型旅游
人才极度欠缺,与张家界民俗文化深度
融入需求方面也相差甚远。
(四)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
说起张家界,人们想到的只是那奇
特秀美的自然风光,但它的民俗旅游资
源却鲜为人知,提到大湘西的民俗文化,
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凤凰古城的绝美
爱情,苗族风情浓郁的十八洞村,湘西
三大邪术:赶尸、放蛊、落女洞花等。
与少数民族风情更加浓郁、历史文化积
淀更加丰厚的湘西相比,无论是宣传力
度还是知名度,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
四、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鼓励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充分利用教育力量,倡导非遗进校
园,推动桑植民歌、摆手舞等特民俗
文化在校园中的广泛传播,定做带土家
族服饰元素的校服,打造强大的民族文
化软实力;[4]支持旅游院校的建设,加
强与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推进民
俗文化研究,推动民俗经典文化的创作;
充分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大庸阳
戏是生活气息浓厚的地方剧种,深受
众喜爱,但阳戏的表演者大都为农村老
人,此现象还普遍存在于张家界其它民
俗文化中。
需通过拓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方式,
鼓励当地年轻人从事民俗文化事业,加
强民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少
数民族文艺组织、文艺人才的引领作用,
培养造就高素质民俗文化人才,将纯正、
丰富的民俗文化介绍给旅游者。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
和布局
基础设施是一项公共产品,当地政
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快旅游交通
体系、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旅游厕所、
非遗教育传承基地、农村电网、网络通
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民俗文化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十里不同音,百里
不同俗,分布极为广泛,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确保各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及景
区之间的衔接性,为民俗旅游的进一步
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张家界民
俗旅游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仍缺
乏整体发展规划,在进一步开发过程中,
首先要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制订整体
发展规划。[3]在开发项目之前,开展深
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实现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
开发,在开发项目之后,编制总体规划
和详细规划,实现环境、文化、社会、
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与山水相互
交融,增添张家界魅力,更好的打造出
来张家界旅游的国际品牌,促进张家界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搭建融资平台,提升创新力,
打造民俗旅游特品牌
在旅游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广
泛吸收社会资本,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以企业优秀文化为动力,把创新建设思
想贯穿民俗文化创作生产的全过程,促
使产业推动文化发展。
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创新办法,多
层次、多角度的去打造独具特、个性
鲜明的民俗旅游品牌,才能吸引更多旅
游者的青睐。[3]建设民俗文化旅游景点,
鼓励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
民俗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打
造独具魅力的本土民俗文化品牌,通过
旅游产业的带动,实现本土民俗文化的
全域发展。
(四)大力开展民俗旅游品牌的宣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民俗文化引
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通过编制各种
明信片、报纸、杂志等宣传材料,还可
以借助电台电视、旅游网站、、
自媒体、网红直播等互联网渠道,宣传
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1.开展民俗旅游电子商务
建立海内外民俗旅游网络体系,设
立在线旅游咨询服务、展示相关旅游产
品基础信息、并及时更新展示内容、加
强与游客的交流沟通;借助各大旅行社、
酒店、景区的及合作渠道平台,
如在经营商的推送相关张家界
民俗风情的微文,在携程、美团等OTA
渠道推送相关城市卡片;开展、微博、
抖音等新媒体营销,聘请深受广大众
喜爱的当红明星、网红直播进行宣传。
2.借助媒体力量增加曝光率
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央视、
湖南卫视、以及各地方卫视等传统主流
媒体,受央视网、新华网、中新网、光明网、
凤凰网、红网等网络媒体持续发声,加
强与各报社的战略友好合作,增加综艺、
电视剧、电影等知名影视公司来张家界
取景拍摄量,提高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
知名度。
3.增加会展招商、经贸等活动
通过会展招商、经贸活动等形式,
引进来走出去。借“一带一路”“丝路
驿站”加强与的联系,拓展国际市
场;充分发挥旅行社主力军的优势,完
张家界主要景点善东南西北中五大片区营销战略联盟
(下转第219页)
位(表1)。d5指标的4项子条目均值全部接近3,表明互动是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交流和提升的积极因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多向度的交往、沟通与互动,有利于围绕同一主题,发表和听取不同的意见,使大学生受众做到“兼听则明”,避免“偏信则暗”,在相互碰撞和比较中加深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形成正确认识。也有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与客体的多向互动中,接受广泛的质疑,检验自己话语的正确性,不断提高思想沟通、教育和引导的能力,牢牢掌握话语权。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话语的数字化传播来实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网络思想政治话语的发动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将思政话语内容转化为数字信息并推送后,是否能让大学生网民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形成主客体关系,最终取决于推送的内容是否具有强大的话语感召力。没有感召力的观点和信息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自然难以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存在及其规定也就会因此丧失。所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真正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通过主体自觉、专业、正义、迅捷、包容和互动等能动性来提高话语感召力,并控制话语的内容和走向,最终掌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性的达成。【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1-7.
[2]项久雨,任杰.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体系的学科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16(7):179-184.
[3]魏晓文,李晓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4(10):90-94.
【作者简介】潘月游(1968-),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
表2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情况问卷调查
N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c1俯视型介质受众类型(引领者)524  1.00  5.00  2.72740.75481c2平等型介质受众类型(讨论者)524  1.00  5.00  3.19540.78018c3仰视型介质受众类型(粉丝)524  1.00  5.00  2.78120.80146c4纯粹型介质受众类型(旁观者)
524
1.00
5.00
2.8898
0.86406
表1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情况问卷调查
N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d1发帖人的身份的影响524  1.00  5.00  2.93770.79478d2发帖人的正义感与责任心的影响524  1.00  5.00  3.16510.87355d3意见贴的内涵与深度的影响524  1.00  5.00  3.1775  1.00200d4信息准确与及时程度的影响524  1.00  5.00  3.13890.80059d5发帖人与转发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影响
524  1.00  5.00  2.76780.85065d6转帖人的非理性因素
524
1.00
5.00
2.5067
0.91713
(上接第179页)
体系,扩大信息辐射。先后举办的国际乡村音乐周、国际旅游文化节、国际网红直播旅游节、全球民俗文化活动月、国际诗歌旅游节、各种摄影创作大赛等大小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的兴起,让旅游信息越来越透明化,通过各媒体多渠道的宣传,让游客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到当地民俗文化内涵与其文化精髓,吸引并激发他们到旅游目的地亲身游历[5]。
五、结论
张家界拥有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且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为顺应旅游发展大势,抓住国家关于繁
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机遇,发展民俗旅游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旅游新模式,是张家界特民俗旅游品牌开发的重中之重[6]。
政府、旅游开发商及当地居民应该相辅相成,紧紧围绕张家界特民俗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开发适应时代需求的民俗文化精髓,促进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融合。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合理规划与布局,加强民俗文化传承人才队伍的建设,用创意来促进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构建独具地域文化特的旅游品牌,满足新时代人们旅游消费的新需求,引领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走上和谐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白正罡,徐淑梅.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3):28-30.
[2]徐华锋,杨文华.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4(2):78-80.
[3]杨秀珍.张家界土家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4]严旭.娄底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1):82-86.
[5]毛凌云.娄底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36(3):54-57.
[6]邹菊芳.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湘西:吉首大学,2017.
【作者简介】朱莉(1997-),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民俗旅游。
【通讯作者】王晶晶(1987-),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9B297);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