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雪莹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1期
赵雪莹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作为南非第三大保护区,注重探索湿地的经济功效和湿地在文化、科研和娱乐上的价值,并为原住民提供妥善的安置与工作,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良好的管理为旅游业带来可观的环境收益,这种多方发展多角度协调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原住民;协调;环境收益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又译作艾赛门加利索湿地公园,旧称大圣卢西亚湿地公园,位于南非夸祖鲁纳塔尔东部海岸,距德班约275km。地跨亚热带与热带区域,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态功效,并对生物多样性及进化演替研究有巨大科研功效。
公园作为南非第三大保护区,跨越海岸线约280km。作为一个地形多变的沿海湿地,内部包含珊瑚礁、长沙滩、沿海沙丘、湖泊系统、沼泽和大面积的以本土芦苇为主的湿地生境。
南非旅游 性质定位:南非的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在1999 年被评定为世界遗产,并于同年成立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管理局来保障公园的发展与使用。并与EzemveloKZNWildlife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省级保护机构合作,一起为生态与动植物保护作出努力。1 生态保护措施及价值
1.1 措施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周围有矿业采集区,矿区有可能给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范围带来生态环境的伤害,为了隔绝采矿区域,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在周边创造了缓冲区来自我保护。
湿地区域被重新规划为公园用地之后,对土地和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更加谨慎,虽然有些措施例如禁止捕鱼会影响周边原住民的利益,但是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与保护还是执行了下去,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1.2 生态价值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有三大显著的特殊自然现象与资源:(1 )在湿地公园的圣卢西亚湖中,湖水呈现不同的盐度状态;(2)大量海洋生物,如筑巢的海龟,原住的海豚,迁徙的鲸鱼和鲨鱼;(3)大量的水禽,有醍醐、鹳鸟、苍鹭、燕鸥等。
丰富的生态环境为该地区动物提供栖息地(6500 植物和动物物种)。特有物种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在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有11种生物是公园特有的,有108 种是南非特有的生物,有467个物种被列为濒危物种。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有着各种各样的特风景,这些不同的生态现象是由不同的生态区域引起的,公园处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中间,因此,河流、海洋和风等各种自然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了公园里多样的地貌环境,并且在今天仍在继续产生着变换。
2 原住民协调与政策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划归新的保护区性质的公园用地属性后,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包括土地使用权变更、居民迁置安置以及生态保护措施与居民生活习惯的冲突等一系列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缓解以及解决而推行的相关项目、工程,安置以及补偿措施和随之而来的就业岗位和直接经济效益,为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带来除去其生态景观效益以外的优势。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被誉为“人民的公园”,因为其为当地驻民提供了大约3500 份临时工作和数百份永久工作,大约100000 人因此间接或直接地从中获利。当地居民所获得的直接利益包括:土地的新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布设;乡村企业的增设;可持续的发展农业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此外,项目对当地居民提供导游、环境保护、艺术、历史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培训机会,并对当地青少年提供更高等的
教育并颁发技术学院的学位证书。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作为世界遗产的定位使得该地区,因如采矿和码头贸易之类的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负面影响被强制限制。南非政府为湿地区域选择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即以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主,旅游业的发展为辅,并以旅游收入支撑区域的生态保护项目,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区域每年能从旅游业获得超过6千万美元的收入,这其中一部分收入可用于支付湿地公园环境保护的费用。
3 高度发达和良好管理的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收益
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作为南非旅游业的成功案例,使伊西曼格利索地区的旅游人数在10 年内增长了80%,其中国际游客数量超过KwaZulu-Natal 区域内的任何其他区块。对该区域的规划目标在于使其达到可接待最高旅游客流、带来最大收益的同时,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降低对湿地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有:(1 ) 使用率较低的地区,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人需要步行进入;(2)对使用率中等的地区,游人可以乘车观赏野生动物和到达露营地等;(3)对于高使用率的地区,铺设道路,设置教育展牌,导向服务,住宿餐饮和其他设施。
(责任编辑荷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