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灶花
    江浙沪地区农村中家家户户砌灶时,都砌在厨房一隅,为防止烧柴时烟灰从灶膛飞出落到灶台上,所以在从灶台到屋顶砌烟柜的同时,砌一垛墙来遮拦,人们称该墙为灶山,旧时灶山的边上砌有灶君殿(也称灶王殿),内供奉灶君像,灶君殿外贴灶门帘(又称喜串)。泥瓦匠中的土画师为美化灶君殿边的灶山、烟柜及整座灶,于是在灶的各个部位画上各种图案来装饰,崇明人把这种画在灶头上的画称为灶花(有的地方称灶画)因为灶花是画在供奉灶君的灶上的,所以早期的灶花内容以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鱼)等为主,并辅以花草图案及回纹方格纹八结等线条装饰,构图比较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陆续出现了六畜兴旺、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山川景物等题材的画。并逐渐开始出现彩的灶花,即从原来在白的灶壁上以黑线条勾勒为主,发展成为彩鲜艳的红蓝黄绿黑白相杂,构图也已是雅与俗、粗与细、精与简往往熔于一炉。饱满的构图、简练的造型、鲜艳的彩、通俗明了的画面,使灶花显得和谐雅致,有很强的装饰性。
    灶花构图朴实、纯真,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有独特的欣赏价值。
    灶花绘画方法独特,是一种湿壁画法,即灶头砌成以后,灶上所粉饰的石灰尚未干燥,泥瓦匠即挥笔在上面作画,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和自然挥发,整个灶面渐干,上面的画作就能历经几十年而不变其。
牡丹亭
    “牡丹亭是一种丝竹加锣鼓的独特的民间音乐演奏形式,只流传于崇明。牡丹亭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崇明民间艺人、瀛洲古调派琵琶大师王东阳在南京看到秦淮河上的彩船中坐着乐手边行边演奏的闲舒典雅场面,受到启发,回到崇明后,想仿制那种演奏场面,但由于崇明河港窄狭、弯曲,且河旁芦苇丛生,不宜行船演奏,于是他就制作了亭样牌楼仿船首,后接绢布做成的布篷长廊仿彩船,用竹杆分格由10人撑起,头尾各有一条彩绳索由人牵引,让乐手在布篷长廊下边演奏,边缓缓行走,这种演奏形式被王东阳称为旱船乐。后来有一友人送王东阳一幅题为《国天香数花魁》的牡丹图,王东阳想牡丹华贵、国天香,被人们誉之为花王、花魁,旱船乐为别处所无,难道不是乐中魁首吗,再联想到明朝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相恋的故事,曾倾倒过不少人,于是就将这一民间音乐演奏形式称之为牡丹亭,以此来吸引更多观众。
    早期的牡丹亭主要演奏民间乐曲《老老板》、《花老板》、《苏合》、《扬合》、《淮王》等,为更适应庙会、行街等喜庆热闹场面,王东阳又加入了崇明民间锣鼓演奏。后又将民间乐曲《苏合》、《扬合》改编成《苏桥》、《扬桥》,乐句嵌入崇明民间锣鼓连接,该曲称为《苏扬桥》,是目前唯一的一首丝竹锣鼓曲。牡丹亭的演奏人员后来固定为16人,由八粗(打击乐器)、八细(丝竹乐器)组成,演奏时分文板(丝竹乐)、武板(丝竹锣鼓)和闹场(锣鼓)以适应不同场合。
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
崇明老白酒是崇明特产之一,风味独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后劲足,有回味。
    崇明老白酒传统酿造技法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崇明老白酒的米为原料,经淋饭后拌药加水精制而成。明末清初,崇明岛上酒坊、酒店星罗棋布,故有十家三酒店之说。清康熙年间,崇明老白酒已远近闻名,享有盛誉,而且品种逐渐增多,尤以菜花黄十月白为崇明老白酒之佳品,此酒呈淡黄,四季可饮。
    崇明老白酒主要原料是糯米或粳米、酒曲及水。
    “被称为酒之肉,崇明岛产的糯米精白度高、粘性大、颗粒饱满,粳米质软、心白,在酿酒过程中,米粒具有吸水快、易蒸煮、易糊化、弹性强、易糖化等特点。
    “被称为酒之血,崇明岛上的水质甘冽、硬度高、酸度适中,有微量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繁育的矿物质,能很好地保证所酿造的崇明老白酒稳定的品质。
    “曲种被称为酒之骨,酿制崇明老白酒的八二曲是由人为进行根霉菌、酵母菌分开纯种培养,通过合理搭配,从而使糖化和发酵得到平衡,保证了崇明老白酒质量的稳定,且提高出酒率。
    崇明老白酒以传统工艺进行酿制,以陶缸、陶坛为发酵容器,应用传统酒曲进行发酵。传统酒曲中有酒药(小曲)、八二曲(麸曲)等曲种,都具有自然繁殖的多种有益于酿酒发酵的微生物,是一种多菌种繁殖的酒曲。酒药是接入纯根霉菌种培养而成,八二曲中微生物的来源除接入酒酵母外,主要来源还有水及生产环境的空气等,在挖制一定的水分、温度、通气等条件下培养而成。在自然环境中繁殖的多种微生物及本地的气候特点影响,对崇明老白酒发酵产生的酒香、酒味及其风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瀛洲古调派琵琶
    崇明古称瀛洲,瀛洲古调派琵琶指发源于崇明岛的琵琶曲和演奏技艺风格的总称。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技艺取北派琵琶刚劲雄伟、气势磅礴之长,收南派琵琶优美柔和、华丽袅娜之精,浑然为一体,形成隽永淳朴、清新绮丽的特而不同凡响,为我国著名的琵琶流派之一。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创始人是清朝康熙年间寓居崇明岛的贾公达,他是北派琵琶名家通州人白在湄的高徒。贾公达之后有指音坚劲的范正奎,熟习转关护索之法的李连城,还有通晓音律的宋楚玉。正是那个时期,几代名家柔和了南北琵琶演奏风格,并受崇明风土人情的熏陶,由承袭向自出新意发展,逐渐形成了瀛洲古调派琵琶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崇明岛上出现了王东阳、卢明章、蒋泰、黄秀亭等艺高盖众的琵琶高手,通过他们承上启下,不断发展出新,使瀛洲古调的曲调和技法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奠定了自成一派的基础。
      清末民初时期,又出现了沈肇州、樊紫云、刘天华、徐立荪、施颂伯、樊少云等名扬神州的琵琶大师,瀛洲古调派琵琶通过他们的传承发展,从此闻名于世。
      1916年沈肇州首次编篡出版了《瀛洲古调》,收入乐曲四十五首,是瀛洲古调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曲目。
      1984年上海音乐学院老师陈恭则、樊伯炎、殷荣珠整理出版了由樊少云、赵志山等传谱的《瀛洲古调曲选》,收入曲目二十首。
      1997年出版的《中国琵琶名曲荟萃》收入瀛洲古调十一首。
      “瀛洲古调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入耳,然而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每一首小曲都描写了一个场景或事物,与崇明的民风、民俗、民情息息相关,是典型的标题音乐,并通过琵琶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每一个小曲可以独立演奏,也可以将不同的小曲组合连贯演奏,这是我国琵琶流派中绝无仅有的。
      瀛洲古调派琵琶的国家级传承人是殷荣珠,上海市级传承人是赵洪相。
崇明扁担戏
    崇明扁担戏,又称崇明木人头戏,属单人布袋木偶戏。据传在一百多年前苏州李姓艺人挑
着木偶戏挑子来崇明五滧地区卖艺,五滧人顾再之拜其学艺,以后顾又传于朱少云等十余人,从此被崇明人称为木人头戏的布袋木偶戏便在崇明流传开来。
    崇明扁担戏由一人挑着戏担子穿乡走村进行表演,轻巧、便利,其特点为:一个艺人一副戏担,长戏短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唱做念打耍全靠艺人一人手、脚、口、舌并用完成。表演剧目以历史题材的武打戏为主,唱腔以江南小调崇明山歌为主,用吴语崇明官话念唱。
    戏担子由特制的高脚凳和由布幔围着的小舞台等组成。表演时,将扁担插入高脚凳横档的榫槽里,扁担上端顶起小舞台,艺人坐在用布幔围起来的小舞台下的高凳上,双脚踩响架在凳脚之间的钹锣,口中发出唱、念、白、口技声,双手撑起木偶在小舞台中进行表演。
    崇明扁担戏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一种表演形式,它集木偶技巧、表演技巧于一体,具有神、精、奇、简等特点,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初创时期的风格、手法和形式,是布袋木偶戏的活化石。
崇明县历史保护建筑
    崇明学宫
    崇明学宫是崇明岛上一处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位于城桥镇鳌山路696号,占地面积23.21亩,是目前上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孔庙。崇明学宫始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现存学宫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学宫内现有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大成殿、东西两庑、尊经阁、崇圣祠、儒学大门、仪门、明伦堂等明清建筑,气势恢宏,规模壮观。
   
  唐一岑墓
    唐一岑(?江浙沪是指哪些地方—1554),字惟高,广西桂林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崇明县知县。次年,倭寇入侵崇明县城,唐一岑挺身巷战,手刃数贼后殉难,朝廷赐光禄寺丞,谥愍忠,建祠筑墓于城西南隅。清雍正八年(1730),唐一岑墓迁吴家沙蟠龙镇,1990年,迁至现址鳌山路,占地2亩,坐东朝西,筑圆丘形封土,内存石棺。墓前置万年台,立墓碑,赵朴初书碑文:明唐一岑墓。建石牌坊,额匾明唐一岑墓由施南池书。199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寿安寺
    原名富安寺,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建于三沙。元延佑五年(1318),赐名永福寿安寺。明万历五至十一年(1577—1583),迁于现址。清康熙七年(1668)、乾隆三十九年(1774),分别改建、重修。1981年,被公布为崇明县文物保护单位,后相继修复大雄宝殿、天王殿、东西厢房、玉佛殿等,庙地基从6亩扩至约20亩。
   
金鳌山
    相传始筑于宋,清康熙七年(1668),复筑于寿安寺后。山有九峰,中峰最高,山前凿玉莲池,山后植紫竹林。后相继建金凤山亭、魁星亭、释此亭,修清远堂,建观音阁、翰墨林、醉花轩、驾山亭和修廊等,刻《金鳌山八景诗》碑。光绪十九年(1893),建镇海塔。1917年,增建大有亭、清凉洞等建筑,辟为鳌山公园。1981年被公布为崇明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21.1亩。
崇明山歌
    崇明岛在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崇明劳动人民在崇明岛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的长期浸润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出于实际需要而口头创作了许多山歌,并广泛流传,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的崇明山歌。
    崇明岛上的居民主要来自长江南岸江苏省句容、太仓、昆山、常熟一带,所以崇明山歌具有江南民歌特征,但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崇明山歌以独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崇明山歌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彩。
    崇明山歌既干脆坦率,又生动形象,幽默含蓄、真挚感人,反映的感情真实,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有直抒胸意的情绪渲泄,有触景生情的即兴演唱,有对真善美的褒扬和追求,有对假丑恶的鞭挞和唾弃。
    崇明山歌有浓郁的地方特,许多种棉花、纺纱、织布歌谣,反映了崇明沙洲农业和家庭纺织业的特点,较多的捕鱼、行船歌谣体现了崇明四面环水、靠海为生的特点,大量的耕作、荡滩歌谣反映出崇明岛由小到大逐步涨积而成的特点。
    崇明山歌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引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劝世歌、风物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其中尤以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哭丧歌等数量最多。崇明山歌的曲调有四句头山歌对花调倚栏杆调采茶调东沙调牌名调喊牛调白鱼号子香袋调等三十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