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歌谣十大经典
回首青春,那些曾经单调、重复的日子竟然积累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真实、清纯,一尘不染。因此,当我们听下面这些歌时,总能在不经意间莫名地感动和伤怀。
1、童年/光阴的故事
罗大佑主要创作,据说张艾加也曾参与。只可惜当初传唱时,《童年》中漏了“隔壁班里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否则我的成熟还应提早。
听《童年》这首歌的时候正是急切地盼望长大的年龄,那时的天空总是很纯净,很高远,直到现在似乎都还隐约记得那时的喜悦和惆怅。伴随着期待中的成长岁月,烦恼也一点点增加。直到有一天,哼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我蓦然发现,那样美妙的,纯真的童年,其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关于童年的所有记忆,许是经过了有意无意的过滤吧,沉淀出的,只是些无比精美的片段。那是一片充满梦想的,朦胧的快乐和忧伤,是渴望长大,渴望成熟的憧憬和自信。那么,它一定只适合于珍藏了。
2、外婆的澎湖湾
叶佳修创作,主要由张明敏演唱。叶的词写的真好,清新隽永。这首也许台湾校园歌曲中最清新的歌曲。
这首歌曲很受乐评人推崇,当然是因为它的内涵,武汉热线转载了一个“某杂志评出的100首中文经典单曲”,其中是这样介绍它的:
“潘安邦的故事,叶佳修的代表作,校园民歌运动的纪念碑,乡土情怀的音乐写真,童年生活的纯真回忆,影响一代人的不朽之作——《外婆的澎湖湾》。”
有人这样评论《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在这里的位置,应该是缘于它在心里的位置的。
3、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久违的事/模范情书
高晓松创作,老狼等唱。高堪称中国校园民谣之父,老狼则是校园民谣的代言人。〈同桌的你〉应是校园民谣中最为经典的作品。
也许你也喜欢这样的一种声音,带着微微的沙哑,轻轻的吟唱,木吉他和小提琴的完美结合,那些带着惆怅,和淡淡的感伤的微妙情绪瞬间就像装满水的容器,稍一震动就要滴出来。大学校园里面写情书的青年,广场上的露天电影棚,一怀抱吉他浅吟轻唱的少年以及许许多多绵长悠远的爱的回忆,都是校园民谣的永恒话题.这种关于校园的回忆,通过老狼的声音逐渐的回我们已失去的青春岁月,他就像一个诗人似的,一遍一遍的谱着美丽的篇章,并且用他独特的嗓子蛊惑着我们,直觉,整个心都因着他的声音的律动而变得柔软起来,变得清澈,那时候会流泪,都是最纯真的表现方式。
4、青春/岁月
《青春》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就是沈庆,一个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的四川乐山人。
读《青春》的歌词,仿佛一个远行的流浪歌手溶入夕阳前写给女友的一封告别的情书,仿佛
三毛笔下孤独的剪影飘泊中美丽的挥手,那一种万水千山独行的浪漫,一去不返的神圣,都被沈庆写得如此的优美、清朗、苦涩和无助。
听沈庆的《岁月》是一种心情的享受,没有太多的感伤,仿佛岁月迫切的脚步停了下来,仿佛生命可以回到从前,那种放松的感觉就像沈庆在最爱这一天歌中写的——“从轻轻的指间留住的时间,能从容地面对这秋冬的变迁”。都在说“时间就是生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但谁又赢得了和时间的比赛呢?于是,能有这样一份从容平和的心境也算得上是一种豁达了。
5、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这首歌的真实背景....
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已经没有了爸爸,她常常在梦里梦见她的爸爸。有一天她天真的对老师说,希望老师送给她一首歌。老师答应了,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成了她最后的愿望,她被城市汹涌的车流淹没了……
5、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
这首歌的真实背景....
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已经没有了爸爸,她常常在梦里梦见她的爸爸。有一天她天真的对老师说,希望老师送给她一首歌。老师答应了,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成了她最后的愿望,她被城市汹涌的车流淹没了……
张恒作曲并唱。张是西安师大的毕业生,在这位小女孩(他的学生)遇车祸有感而发,写就了这首作品。1995年初夏,该歌曾占据各大排行榜。
张恒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很多人可能听过一首叫“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的歌。这首歌在大学里面非常的出名,这首歌让很多人还没有听完一遍就已经黯然泪下了。生命的脆弱伴随那残酷的旋律直击胸口,让青春的我们去感受生活中另一类的真实。至今在网络上这首歌还是经常被用来纪念那些被青春远逝的朋友们。
6、灰姑娘
郑钧作并唱。朱洪茂吉它弹奏并参与制作。前者为杭州电子工学院学生,后者则在浙江美术学院就读。但终为了艺术缺课过多,而双双肄业。个人认为〈灰姑娘〉是郑最为婉约的作品。旋律优美,展现了那个理想时代许多人的梦想,风行于1994初秋的校园黄昏。朱洪茂曾主演〈长大成人〉,该片因女主角朱洁致死而闻名全国。
郑钧作并唱。朱洪茂吉它弹奏并参与制作。前者为杭州电子工学院学生,后者则在浙江美术学院就读。但终为了艺术缺课过多,而双双肄业。个人认为〈灰姑娘〉是郑最为婉约的作品。旋律优美,展现了那个理想时代许多人的梦想,风行于1994初秋的校园黄昏。朱洪茂曾主演〈长大成人〉,该片因女主角朱洁致死而闻名全国。
郑钧在自述中写道:“〈灰姑娘〉这首歌是我半夜三点突然激动翻身下床的结果。而且一挥而就,不过挥的是眼泪。”现实中的郑钧已经和“灰姑娘”步入婚姻,两个人从大学开始恋爱,那首著名的《灰姑娘》便是为她而写。而在生活中的你,梦想里的灰姑娘又在哪里呢?
7、一无所有
在1986年5月9日的晚上,当崔健走上舞台时,谁也没想到他们亲眼所见的竟会是一个不期而至的历史性的时刻。崔健和《一无所有》,这两个无法分开也不能够分开的名字,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成为一个时代的代名词。这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声音,它也是开放了的中国之下的青年人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带来了生气。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社会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许多年轻人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茫然和沮丧,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昨天还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理想今天被现实击得粉碎。他们失去了过去的理想却又不到新的理想。崔健的音乐和歌曲唱出了在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和人性解放的渴望。
在2003年10月的一次采访中,崔健说:“我写《一无所有》时更多的是浪漫。”
至今,在夜晚的校园里,你依然能听到有人在黑暗中嘶哑地唱着这首歌,表达自己的心绪。
8、纯真年代
郁冬作词,叶蓓唱。校园民谣的队伍里,女声比较少,出的更少,叶蓓就是这些出的女声之一。
是的,从过往的青春到以后漫长的岁月,从初相识的惊喜到离别一刹的黯然,生命里深刻浅划的痕迹,都留在了这么多年以来一字一句聆听的歌声里。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那时候,抹去风尘,这些爱与不爱的忧伤,这些在人拥挤中的期待与盼望,都会在歌中到当年留下的证明。
“相爱的日子有多美,纯真的年代像流水。。。。。。”,最纯的初恋啊,你在哪里?!
9、白衣飘飘的年代
高晓松纪念顾城而作,叶倍唱。顾城的诗作曾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啊那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但唱歌的少年却已不在风里面了。。。。。。
高晓松纪念顾城而作,叶倍唱。顾城的诗作曾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啊那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但唱歌的少年却已不在风里面了。。。。。。
90年代初,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称那个年代是“白衣飘飘的年代”,称顾城之死为那个年代的终结。那不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不是一个休闲消费而享乐的年代,但那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年代,是一个经常感动的年代。高晓松这一代人无法描述出那个年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几
乎每个中学生、大学生的书包里都有的诗集,校园里的诗社,还有女生们收集的写满小诗的书签。那时侯写一首被人们传诵的诗,比现在唱红一首歌还牛。那是个白衣胜雪的年代,四周充满才思和风情、骠悍和温暖。所以高晓松写道:“死去的人是幸福的,而我们还要继续在这个滑稽得令人绝望的世界上坐着,在黑夜里为一张赖以糊口的唱片撰写文案。”当然,这些文案仍然感动了我们。
在高晓松的《写在墙上的脸》一书中,他讲了这样一件事:1991年初,流浪的他回到北京,到只剩下三根弦的旧时的吉他,写了一首九拍的歌《青春无悔》。多年后录这首歌时,歌手老狼在棚里哭了,音控室里的高晓松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起和女友一起在北京八中校门口树上刻下的字。两人一个在黑暗的录音棚里,一个在音控室里,通过麦克风谈起那些往事,谈起她们。高晓松说:“她们就像是从我们手指尖上滑过的那些叫做岁月的东西一样,偶尔还会涌上心头。”
在所有回顾那些年代的书中,高晓松最为悠闲而富于情调。
10、那些花儿/NEW BOY
朴树曾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因为大学生活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所以半途就退学了。退学之后的朴树靠写歌卖歌生活。有一次想卖歌给高晓松,直接上门兜售,认识了高晓松,也成为了“麦田音乐”的签约歌手。
李皖曾这样评价朴树:“(他)的创作显示出随意涌出的特性,他的诗与歌都有一种散文化的特征,在不规整中蕴含着流畅和谐。他的一些佳构都是浑然天成的东西,随意间透着法度,散漫里遍布节律,自然中有自律、有大美。他是心灵的器官,是真诚的守卫者,他的创作由心而发,由心而成。通常,他用心灵的呼喊暴露了城市化、社会化、成人化带来的青春、梦想、真诚和纯洁的失落,并以他同样是随意涌出的歌唱惊动了我们。”
“《那些花儿》是时间中幸存的朴树最好的留影: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