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趋势与监管研究
张楷卉
(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校博士基金。
摘  要:数字金融属于数字经济的产物,在数字经济的支撑下,各行业数据获取能力、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存储能力和应用能力均得以有效提升,这也对做好金融服务管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有三项基本特征:第一,服务趋向场景化;第二,运营管理数字化;第三,风险控制呈现出智能化。本文通过分析数字金融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如何加强数字金融监管以控制金融投资风险。
关键词:数字金融;发展趋势;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921/jki.1009-2994.2021-11-0043-015
从基本定义来看,数字金融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技术来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服务工作的成本开支与门槛。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移动支付、在线投资、增加就业与收入、促进传统金融转变为数字金融结构。本文有针对性地介绍数字金融业务,系统论述数字金融发展趋势,并综合探讨如何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
一、数字金融业务
当前数字金融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移动支付业务。在信息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无线通信终端的普及应用,支付宝、钱包等移动支付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据2020年年末统计,中国手机移动支付用户人数多达8.54亿,国内数字支付交易的规模已经高于200万亿人民币。移动支付应用方式非常方便,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不必像传统收费那样需要收银零。其次,在大数据时代,移动支付业务能够自动登记消费数据信息,确保信息记录的完整性,然后,运用这些数据资源信息实现再次推广,提高促销利润,实施驱动销售活动,发挥倍增效应。据调查显示,移动支付业务与高校、超市、餐饮和酒店管理等各行业密切相关,使消费服务管理更加便利、安全。另外,国民可以运用支付宝、互联网与手机银行APP等金融工具,完成网购、电费缴纳、税费缴纳等交易,保障生活的正常进行。
第二,在线投资。数字金融为国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理财投资平台,培养了国民科学的理财意识。国民会用互联网和手机APP进行在线理财,数字金融理财产品的起步门槛相对较低,可提供多种理财服务。余额宝、零钱通不仅可以为小微客户提供理财收益,而且能够推动数字金融的持续发展。中国在线投资产品种类丰富,投资手续流程比较简洁,能够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先进的数字技术,收集并分析各种信息,满足不同客户体的差异性投资需求,全面优化理财业务系统,促进理财服务的转型与升级。
第三,增加就业与收入。方观富老师和许嘉怡老师对2012年到2018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准确的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数字金融有助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就业,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一方面,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国内企业能够降低本组织的融资成本,减轻经济负担,扩大本企业经营规模,而在企业扩展经营规模的同时,能够为更多国民提供就业平台,这就意味着有利于增加国民就业,从而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数字金融能够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国家目前已颁布了《促进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旨在为全国企业提供贷款优惠,降低小规模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中国经济产业的良好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应运而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途径,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网络直播带货、淘宝主持、抖音视频、快手平台、微电影、微商等,均能够为广大民众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与多样化就业渠道。此外,网络时代构建了良好的线上智能环境,教育行业可以开设线上课堂教学,医疗服务业能够提供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服务,这些行业均能够为民众开辟更多的数字化就业机会。
杨伟明先生于2020年,对方观富老师和许嘉怡老师的研究内容,进行深入的完善和补充。他在其研究理论中举例指出,数字金融能够有效增加中国居民的收益,帮助国民提升投资理财水平,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为创新创业开辟良好的前景。在数字金融背景下,数字保险应运而生,这种保险业务主要是通过线上推广活动,为人民众提供低廉的购险成本。国家当前非常重视健全数字金融服务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理赔审核方案,引导国民认知数字保险的作用,从而有效增强了民众对数字保险的购买意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民众运用数字保险,来降低因为疾病和意外事故等带来的损失。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043
财务金融
能够帮助广大用户节省融资成本,使融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收入的增加。实现金融投资渠道与投资模式多样化,弥补了单一化投资模式的缺陷,能够实现科学的投资组合,对风险进行合理转移,帮助国民加强家庭金融资产管理效益。
第四,推动传统金融成功升级为数字金融结构。数字金融的诞生使金融结构发生了变革,推动了银行服务模式与相关技术的优化和升级。如今,金融机构能运用数字算法准确分析客户信息和违约数据,以此为依据,对信用风险评估流程进行简化,增强业务管理能力。同时,运用手机银行和银行来实现渠
道的优化与转型。其次,自助银行和线下社区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能够实现网点的智能化与轻型改造,同时推进网点轻型化,建立了基于核心的银行分布式账户管理系统,进一步促进服务升级。2020年,杨望先生通过搭建DEA-Malmquist模型来列举实证,对数字金融的发展现象和收益予以详细说明,指出在科技的支持下,数字金融使商业银行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推进了当代银行数字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同时保险数字化的转型,也颇受数据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推进与驱动。
在2020年,客户需求与投保习惯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保险行业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打造了“数据 + 渠道与产品”服务模式,促进了本行业数字化发展。不少保险公司开始运用数字金融针对保险业务开展数字营销。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保险公司搭建了线上服务平台。同时,保险公司非常注重对客户二次传播的优化工作,实现保险营销渠道多样化。此外,保险公司线上平台加强了与旅游管理平台、手机维修线上平台的合作与联结,结合客户需求提供延误险和手机碎屏险等险种,增加了当代保险销售的新触点,颇受客户好评。
二、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一)服务趋向场景化
金融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质,数字金融自然也不例外。在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理应在资源和服务渠道等领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增加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克服
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缺陷。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场景 + 金融”模式,场景金融会主动嵌入到金融服务工作中,对客户信息进行敏锐、准确、彻底、完整的识别与感知,从而使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需求予以相应的满足和适应,不断提高金融供给服务的有效性。数字金融的一大发展特征是服务趋向场景化,金融服务需求能够和多元化场景进行自然融合,金融理财服务无须再通过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入口,而是直接进入前端场景,满足用户的理财需求和消费需求。场景金融能够对传统高额保费业务和繁琐的理赔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与改善,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广大用户对理财业务的认可与接受。场景金融与当代国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美团外卖、饿了么、滴滴在线支付、智慧菜市场、智慧停车等。另外,医疗服务业、房地产行业、教育行业、生鲜行业也建立了“云经营”模式,数字金融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种类在不断丰富。
(二)运营管理数字化
从管理角度来看,当代数字金融运营管理数字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力管理步入数字化。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人力管理工作相继推出的技术产品有:智能柜机、自动聊天机器人、RPA人力技术、媒体客服、柜面助手、ASR (语音识别)和NLP(自然语言理解)等,能够及时为客户提供问答交互,减轻了人工客服的工作压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开支,提升了金融服务工作实效性。
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第二,组织管理呈现出数字化特征。随着数字金融的深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呈现出数字化。许多企业建立了SaaS人资服务平台,该平台会提供员工招聘与配置、考勤管理、薪资福利待遇等多种自助云的应用。其次,在人力培训与开发以及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企业会依托AI的知识管理技术与平台,不断激发人才的潜力,增加企业人才资源,获取最高的员工智力资本,不断增强员工的创造力。与此同时,在内部管理层面,各金融机构均建立了数字量化模型,将绩效和价值观纳入到了模型之中,用于分析和监测本单位的工作数据,优化内控效果。另外,数字金融业务流程呈现出显著的数字化,综合使用技术、算法和场景等共同驱动的金融技术手段,对分散无序的业务进行整合,使之步入系统化与数据化,同时,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高数字化流程运营效果。
(三)风险控制呈现出智能化
2021年,政府在会议上指出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风险控制模式,来完善当代金融风险管理体制与方法。数字金融使金融服务形态发生了改变,与之伴随的风险特征也出现了新变化,这对金融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新要求。从总体上看金融风险控制智能框架,是由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共同组合而成。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金融风险控制智能化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发展方向,有运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运算智能可以全面模拟人脑的记忆存储能力,进行快速计算;感知智能是对人脑视听觉与触觉的模拟感知;认知智能则是对人脑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与概念理解能力的模拟。大数据技术兼具容量大、数据信息类型多、信息
存取效率高等优势,能够获取海量数据信息,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对不同格式与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准确实施关联分析,获取新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
044
财务金融
提升综合能力。在数字金融风险智能化控制管理工作中,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提供数据信息存储与计算功能,结合数据内容评估金融风险等级,不断改善数据挖掘算法,确保数据信息计算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应用模式,其主要功能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点对点传输功能、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该技术能够实现共享,具有可追溯性与不可篡改性。物联网技术是运用二维码来识读设备、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等。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方式依托平台是互联网,该技术能够提供软件云服务,实现云共享,精确计算海量信息。
三、如何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
(一)实现金融监管全面覆盖
2020年,国家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试行办法》,旨在加强金融控股。同时,针对网络小贷联合贷款等业务,制定了一系列新规定与标准要求。首先,应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力度,理应实现金融监管的全
面覆盖,对于主体和同类业务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原则,对分级分类监管政策进行优化与完善,结合实际需求,对行业监管的框架标准予以细化,针对数字金融平台制定统一的规则,科学设置现有信贷行业和数据分析标准。其次,应健全跨部门执法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金融业务的持牌经营,杜绝监管套利。与此同时,应重视扩大数字金融监管范围,对监管业务进行扩展,使其延伸到第三方科技供应商,以此实现金融全业态覆盖。再次,应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和培训工作,这样能引导更多行业主体自主参与监管申报活动,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对金融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另外,应充分借助当代先进的技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让中国数字金融适应全球化市场,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科学技术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工作,应做好三步工作:第一,提高监管技术,引进国际金融的先进经验。第二,做好数字金融监管设计工作,针对当代金融的新风险、新特征制定科学的监管运营方案。第三,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好金融数据采集工作和分析工作,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与共享。
(二)搭建完善的金融服务管理平台
金融服务机构应重视完善综合性服务管理平台,促进投融资信息的有效对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促进金融管理科技创投企业、科技小贷企业、融资租赁企业、科技金融中介等机构,向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集聚,不断丰富金融创新产品种类与供给信息。同时,应充分运用金融科
技与数字征信,做好新业务场景的开发工作,创新商业模式,改善资源配置结构,提升配置效率,努力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企业数字征信体系,健全数字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另外,还要全面做好互联网+经济产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打击信息犯罪。当代企业大多会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本组织经济管理平台,运用数字金融获取融资,参加在线投资活动,监督金融投资风险,建立大数据管理系统。这虽然有效提高了经济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和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却也会滋生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不法分子会恶意盗窃和篡改信息,窃取融资资金。对此,企业组织应成立内部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由专业负责人保护经济信息,配合政府加强对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将企业金融投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整个企业发展管理工作中,建立安全数据库,做好金融产业经济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除此之外,企业应充分运用数字金融来优化本企业融资渠道,确保融资安全,对融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存问题制定信息评估和金融投资风险预警模型,规范融资管理,努力降低融资风险,减少融资负债率。
(三)健全数字金融监管规章制度
健全数字金融监管规章制度,应重视细化监管规则,对“伪创新”和“乱创新”行为进行依法打击,严禁以“金融科技”为名义进行无牌照经营,大力促进金融创新分业、行为与功能监管的深度融合与有效对接,构建“一机制、多防线”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依法净化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市场运营效率与价值。其次,应注意平衡风险,对数字金融监管模式予以创新和优化,加
强风险控制,切实做到监管到位,维护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平衡关系,合理推行沙盒监管机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理应重视健全数字金融服务管理体系,科学控制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张勋,杨桐,汪晨,等.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理论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0,36(11):48-63.
[2]唐松,伍旭川,祝佳.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管理世界,2020,36(05):52-66+9.
[3]方观富,许嘉怡.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就业吗——来自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35(02):75-86.
[4]杨伟明,粟麟,王明伟.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基于经济增长与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0,22(04):83-94.
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