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地说,从先秦到明清,依照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来区分,古代散文可大体简括为两类:应用散文和创造散文。应用散文要求内容切实,不能虚构;创造散文则恣意为文,有意虚构。
所谓文体结构,就是看它属于哪种文体。自从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为奏议、书论、铭谏、诗赋的四科八体之后,文体分类日益繁细。中唐以后,骈散分道,宋代应用文体已多达几十种,而到了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则仅正统的文体就近八十种,可见文体在古代很受重视。古代散文大多遵循传统文体,所以我们分析作品便应看清题目、辨明文体。古代散文的题目,有自拟的,也有后人代拟的,但都表明文体。例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欧
阳修《醉翁亭记》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都是“记”体。按照“记”体的格式,一般要求记叙何时何地何事、当事人、事情经过、作记缘由等等,这三篇记对这些格式要求都是遵循并达到了的。它们都是先记地点,次写景物或传说,再写事情,然后写功用和影响,最后说明作记缘由等等. 可见文体格式是根据这一文体的应用需要而确定的,实质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公式化的结构形式,对应写的内容具有框架作用。文体既有格式要求和框架作用,就会在作品的结构形式上体现出来,因此分析古代散文结构便应看清题目,辨明文体,了解它的文体结构。
优秀的古代散文通常是作者按照自己确定的主题思想,即所谓"立意",来写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所谓的“谋篇”。因此,一篇散文的具体结构首先取决于它的主题思想的逻辑结构。为了把握思想内容的逻辑结构,就要在弄懂字句、疏通章节之后,再进行抽象的逻辑分析,以便把握全篇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比较而言,叙事文、说理文的内容结构容易分析和把握,写景文、抒情文则要困难一些。因为前者直接表现为逻辑结构,而后者则往往以具体形象或形象性手法来表达思想,并且常常具有古代抒情诗的特点,即形象的跳跃性和逻辑省略,如寓情于景、用典喻理、比兴寄托等,这就必须分析具体形象的含意,把握它们的逻辑联系。
一篇散文的艺术形式结构是由作者依据主题思想的需要,进行选材、剪辑和安排而成的。分析一篇散文的艺术形式结构,实质是具体分析它的选材、剪辑和安排。凡所选材,都作详略曲直的适当处理,置于恰当地位,结合成思想清楚、层次突出的层次段落,从而完成整体结构。试比较下列三文:
这三篇都是"记"体,文体结构大致类同。但由于主题和主题思想不同,它们的侧重不同,选
材、剪辑、安排便也不同。《小石潭记》借幽深冷寂、“其境过清”的小石潭合蓄表达自己被贬之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因此在写景时,既突出其美,又凸显"其境过清"的特点。表现出小石潭天然之美与作者心境之悲。《醉翁亭记》借为亭取名而书写与民同乐、乐而无选的志士仁人胸襟,因此记其所在之后,直接说明自己为当地太守身份和取名“醉翁”的用意;描写景观,则着重写亭中所获山水乐趣,表现亭的位置适当,突出朝暮四时的自然变化的景象。《游褒禅山记》写于作者变法失败,辞官之后,借一场游历表达出自己的思考:人生成功之道在于“志”“力”“外物相助”,三者不可或缺,正吻合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因而全文主体部分并不写景,重在由事及理,借题发挥。它们剪裁题材各按主题思想需要,一在突出风景之美心境之悲;二在写出山水之美,与民同乐;三在借题发挥,议论事理。而安排则由上表可见,既符合记体格式框架,更各有自己的主题思想逻辑,而落实于选材、裁剪、安排所结合成的整体结构。
(摘编自院其心《怎样分析古代散文·从分析结构人手》,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快递送
A.我国从先秦到明清的散文,依照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来区分,大致可分为应用散文和创
造散文,前者要求内容真实,后者可以适当虚构。
B.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将古代散文分为八十种文体,远远超出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的分类种数。
C.对选材进行详略曲直地、适当合理地处理,并安排好层次段落,这些属于古代散文艺术形式结构的范畴。
D.文有方法但无定法,好的文章需要作者依据表达的主题思想逻辑,对内容及结构进行选
材、裁剪、安排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概括古代散文的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对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结构和艺术形式结
构这三个层次的结构进行诠释并展开分析。
B.文章列举曹丕的“四科八体”,中唐以后的“骈散分道”以及明代徐师曾细化文体等事例
是为了证明“文体在古代很受重视”。
C.原文说“为了把握思想内容的逻辑结构,就要在弄懂字句、疏通章节之后,再进行抽象的
逻辑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论述的逻辑性。
D.为了清晰准确地阐明观点,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其中的事例论证,道理论
证及比喻论证等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散文的题目大多可以表明其文体,如《六国论》《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等,读者很
容易辨明文体,了解作品的文体结构。
B.与《小石潭记》相比,分析理解《游褒禅山记》要困难一些。因为读者需要分析文中具体
形象的含意,把握景物与人物的关联。
C.《归去来兮辞》的"立意"可以概括为以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作者日夜兼程的归途所见与乐在其中的归家所为。
D.从分析文章的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结构、艺术形式结构人手,三个结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读懂中国古代散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专指央行,而私人在我国叫作“虚拟货币”。央行
等同于,因为我国对“货币”有着严格的法律定位,只有国家发行的货币才能被称为货币,其他"货币"即便被称为"货币",也不是我国法律意义上的货币。
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央行加密》报告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央行的类型和特点。其中著名的就是“货币之花”模型的提出:从发行主体(中央银行或其他主体)、发行
形式(电子或物理形式)、可访问性(通用型或限制型)和转移机制(集中或分散,如点对点转移)四个方面出发对央行进行分类,一种是面向公众发行的央行加密即零售型央行加密;另一种是面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央行加密,即批发型加密。值得注意的是,此报告采用的是"央行加密"(CBDC)的文字表述。
(摘编自李晶《与日常生活》)
材料二:
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大小等特征,我们把人民币分为M0、M1、M2等不同层次。M0主要指现金,流动性最强,也就是随时都可以用。支付宝,所搭载的这类支付形式虽然用起来很方便,但是并不属于流动性最强的MO的范畴。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而加密货币虽然叫作货币,却不能完全承担货币的职能。比如,这些加密货币的价格会产生非常大的滚动,丧失了在价值尺度上的职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加密货币更接近于一种可以买卖的数字产品。数字人民币则不同,它属于MO的范畴,只有央行才有权力发行,相当于一种"电子现金"。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数字人民币在流通性上比支付宝、所搭载的支付形式还要强,同时拥有强大的信用背书,在价值尺度上稳定性高。
(摘编自张祎《一文了解数字人民币》)
材料三
推广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将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加速器。一是重构开放健康的
数字生态。数字人民币将瓦解相互割裂、封闭化的数字生态系统,重构开放健康的数字新生态。二是助推数字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信息由央行掌握,这样的特性可以帮助央行追溯资金的流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运营环境。三是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竞争赛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仅为2.7%。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说,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动机和数字社会的助推器。长远来看,数字人民币将推动整个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升级,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摘编自张晓玫《数字人民币将构建数字经济新格局》)
4.下列关于“”或“数字人民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并不等同于"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即便被称为货币,也不具有法律依据。
B.零售型CBDC与批发型CBDC的发行主体和转移机制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发行形式和可访问性是不同的。
C.数字人民币属于MO的范畴,相当于一种"电子现金",理论上随时都可以使用,并且信用度和稳定性都很高。
D.对数字经济时代和数字社会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的重构升级还任重道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货币之花"模型显示,电子货币是货币的主流,现金、商品货币、区域货币等物理货
币处于边缘化地位。
B.加密货币更接近于一种可以买卖的数字产品,它只是在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却丧失了其价值尺度的职能。
C.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利于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竞争赛道。
D.数字人民币虽还未普及,但从理论上讲,其流通性要强于同属于M0范畴的支付宝、
搭载的支付形式。
6.目前,“数字人民币”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如果请你对“数字人民币”进行推广宣传,你会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数字人民币”的优势呢?请简要说明。(6分)
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小镇大树
叶为宝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葛源镇,是一个不大的镇子,九十多年前曾是红赣东北省的首府,这里写满了红的历史。虎年春旧,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葛源。葛源镇文化站的杨李佳站长给我做向导,陪我寻访方志敏同志的足迹。
穿过一条窄窄的街道,我们来到一堵围墙外面,老杨停了下来,说:“这里是列宁公园,是1931年方志敏建造的!”我抬眼望去,只见公园大门上"列宁公园"四个繁体大字遒劲有力,赫然在目。我们拾级而上,走进公园。老杨边走边介绍:“这座公园应该是我党历史上建造最早的人民公园之一了,园名是方志敏定的,也是他亲笔题写的。"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到了一棵大树下。老杨充满自豪地对我说:“葛源人民引以为荣的不仅是拥有这座列宁公园,更因为园内有方志敏亲手种下的这棵梭柁树!"方志敏同志亲植的树!我不禁肃然起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