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第十篇
火痰毒
病名。《外科真诠》卷上:“火痰毒生于耳后上下,坚硬如疬,皮不变,小儿多有此症。”宜内服消瘰丸,并以火酒磨槟榔外搽。
火天夺日
证名。系指白睛红赤,肿胀高起的证候。《目经大成》。卷二:“天廓(指白睛)尽情肿起,紫碧,状如败猪肺,看得怕人,甚者并风轮包倒,不见金井,故曰火天夺日”。参见形如虾座条。
火头痛
病证名。即火邪头痛、火热头痛。《医学六要·头痛》:“火头痛,寸口脉洪而大,证兼口干目赤等火证者,上焦实火也。”多由阳明胃火上冲所致,证见头部跳痛或胀痛,或痛连颊齿,或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烦热口渴,便秘,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止痛,用白虎汤、清降玉女煎、一味大黄散等方。
火位
运气术语。君火相火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张景岳注:“火之主气有二:春分后六十日有奇,少阴君火主之,二之气也;夏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少阳相火主之,三之气也。”
火陷
证名。疮疡内陷中三种陷证之一。见《疡科心得集》卷上。高秉钧分疮疡三种险证中之犹有三陷变局,即“火陷、干陷、虚陷也。”他认为“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证见:疮紫暗,疮面干枯无脓汁,根盘散漫,壮热口渴,便秘尿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治宜清营凉血解毒,并投补益之剂,内服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人参、生黄芪之类,或选用清营汤,配以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外治法参见有头疽条。
火陷疔
病名。疔疽之发于唇口而赤黄者。出《外科正宗》卷二。该病多生于唇、口、手掌指节间,
初起症见局部生一红黄小疱,痒痛间作,或痛痒剧烈难忍,甚则左右肢体麻木,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或更言语昏愦。多因心经毒火蕴结而成,故名。或名心疔。治参疔疮条。
火邪
①病因学名词。系六淫之一。详火条。
②病证名。指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便血),名为火邪。”
火邪经闭
病证名。经闭证型之一。指由于内热火炽,血被热灼导致经闭。出秦之祯《女科切要》。由于内火所在脏器、经脉之不同,虽同是经闭,但出现之兼证不同,治方亦异。内火炽灼肺经,气壅热闭,以致经闭,兼见喘嗽肩痛,治宜清金利气,方用清肺饮合地骨皮饮。火灼心经,兼见夜寐多梦、烦躁,治宜清心火,养心血,实火用三和汤、导赤各半汤,虚火用清心莲子饮、补心丹。肝经火旺者,兼见胁肋刺痛,小腹火热上冲,治宜清血室之火,方用芩连
四物汤合小柴胡汤。脾经血燥者,兼见大便干结,治宜滋阴清脾,方用《证治准绳》当归饮、栀连戊己汤。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者,兼见头晕腰酸而经血不通者,治宜滋阴壮水养血,方用知柏四物汤。
火邪头痛
病证名。胃火上冲所致的头痛。又名火头痛、火热头痛。《景岳全书·头痛》:“火邪头痛者,虽各经皆有火证,而独惟阳明为最。正以阳明胃火盛于头面,而直达头维。故其痛必甚,其脉必洪,其证必多内热,其或头脑振振痛而兼胀,而绝无表邪者,必火邪也。”详见火头痛、火热头痛条。
火泄
病证名。因火热之邪影响肠胃功能所致泄泻。又称火泻、热泄。见《证治汇补·泄泻》:“火泄者,暴注下迫,焦黄秽臭。”《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火泄,即热泄,脉数实,腥痛肠鸣,口干喜冷烦渴,小便赤涩,后重如滞,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泻后尚觉涩滞,仲景谓之协热自利是也,宜黄芩芍药汤。”参见热泻、火泻条。
火泻
病证名。又称热泻、火泄、协热自利。《万病回春·泄泻》:“火泻者,腹中痛一阵泻一阵,后去如汤,后重如滞,泻下赤,小水短赤,烦渴,脉数。”参见火泄、热泻条。
火薪脉
脉学名词。系一种脉象。脉来如火燃薪,焰势甚盛。《素问·大奇论》:“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
火性炎上
病因病理学术语。系借用五行学说中阐述火焰上炎的现象以比喻火邪致病时其病变有向上趋向的特点。如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阴虚火旺则见烦躁、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症,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火牙痛
病证名。系指牙痛之因于火者。火有虚实之分,实火者,多由阳明胃火上炎所致,牙痛得凉
止的拼音痛减。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因于虚火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等加减。参见牙痛条。
火眼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火疡
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康维恂《眼科菁华录》认为:睥眦气轮,初如椒疮榴子,或圆或长,状如红豆,此因从内而生,非同瘀积于外易消之比。即火疳,详该条。
火疫
病证名。指因火气过盛而引起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素问·本病论》:“赤气彰而化火疫,皆烦而躁渴,渴甚。”
火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证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腹疼痛,目赤头晕,烦闷懊憹,潮热颧红,咳嗽痰喘,身生疿疮等。火郁发之,可用发郁汤、发火汤或通火汤等方。
火郁喘
病证名。因火邪内郁而致气喘。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治宜宣散蓄热,用逍遥散加茱连等。《医宗金鉴·喘急死证》:“面赤浮肿,谓之火郁之喘,宜泻白散。”
火郁发之
学术语。系一种原则。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火郁发之,谓汗令疏散也。”火郁,指热邪郁而内伏;发,发泄,发散。如温热邪至气分,症见身热、心烦,口渴无汗,舌苔粗黄,须辛凉透达,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热邪可以向外散发,亦即透卫泄热。又如火郁抑于内,非苦寒沉降之剂可治,用升阳散火汤使其势穷则止。
火郁嗽
病证名。由痰郁火邪引起的咳嗽。《明医杂着》卷二:“火郁嗽,为痰郁火邪在中,宜开郁消痰。”因肺胃蕴热,痰气不利者,用诃子及香附、瓜蒌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黄芩为末,蜜调为丸,噙化。因脾肺不清,气郁痰滞者,用二陈汤加山栀、枳壳、桔梗。因怒动肝火,脾土受克,用四君子汤加山栀、柴胡。《赤水玄珠》卷七:“火郁嗽用诃子、海石、瓜蒌仁、青黛、半夏曲、香附以开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