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英文: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拼法或威玛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19世纪中叶由英国人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发明,后由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完成修订,并编入其所撰写的汉英字典。
威妥玛拼音系为20世纪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1979年以前,威妥玛拼音更是广泛地被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1]。尽管至今为止,绝大多数的威妥玛拼音应用都已被汉语拼音所取代,还是仍有部份区域(尤其是台湾省辖市、县以上的地名),以威妥玛拼音拼写。
历史
威妥玛拼音是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在中国期间所创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写拼读汉字的方法。威妥玛并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随后在1912年,由英国派遣至中国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统的修订。[2]
应用
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知
在应用上,威妥玛拼法主要用于汉字的读音标注、中国地理名称和华人人名翻译。中国大陆地区自1950年代止的拼音以后,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推广,威妥玛拼法已停止使用,但在台湾仍被广泛使用。台湾官方自2003年开始推行以通用拼音为主的统一译音政策,开始建议(但非强制)台湾公民在护照上的英文译名方面使用通用拼音之前,台湾外交部是以威玛拼音作为译名标准,也因此大部分台湾人的姓名以及县市地名英译,皆采用此拼写法。
纵然汉语拼音已跃升为国际中文交流的通用标准,但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文单字的普通话词句,仍时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Chinese 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