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师表》看诸葛亮
诸葛亮七擒七纵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人名传千古,流芳百世,而且其后历朝历代的不断追捧,更使他千秋不朽。这个人,当然就是诸葛亮了。
但凡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印迹的人物,都具有三种形象:那就是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像诸葛亮这样,历史上盛名远扬的大人物,就更不例外了。
说起诸葛亮的文学形象,那就不得不提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从文学史的角度讲,《三国演义》是一部伟大作品,小说的战争场面、军事谋略、外交政治以及人物塑造都可谓上乘。但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真是历史。所以,不免有夸大与杜撰的内容,诸葛亮就是一个典型。
从他的出场就富有传奇彩,三请三访,才得出山。之后的火烧博望、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就连死诸葛都能吓走活仲达。所以鲁迅先生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里的“妖”当然不是妖魔鬼怪,指的是神汉巫婆一样神通广大。
诸葛亮在小说中另一个“近妖”的表现,就是蜀中大将都被孔明木偶化,就是说关羽张飞等大将完全没有主见,只会打开锦囊看妙计。这一点,也是周汝昌先生评价《三国演义》缺点时说的“木偶人耍帝王将相”。由此可见,孔明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多么高大!
但是我们不要认为诸葛亮的文学形象只是单纯地由文人士大夫加工而成,不要认为只是罗贯中一人的精彩演绎,这里还有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功劳。
比如说空城计,空城计的情节家喻户晓,这是由晋代的郭冲首先提出,他列举了五件鲜为人知的关于诸葛亮的生动事迹。他说“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空城计是第三件。从情节上说,空城计根本不可能,身经百战的司马懿为什么不围城,为什么不派小部队探明时情,方法多的是,总不至于跑吧!而历史上,二人当时根本不在同一个战场,又何来的空城计?
这仅仅是空城计一个小故事,而到了整篇小说,就更加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和文人的智慧了。因为早在宋朝,民间手工业商业繁盛,民间文学随之兴起,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文人士大夫的吟风弄月,民间百姓以话本和说书的形式丰富业余生活。而且宋朝军队中也流行讲故事,特别是历史故事,那段三国历史更是最受欢迎,也就是当时流行的“说三分”。
那么,从魏晋至《三国演义》成书的元末明初,又经过了多少文人与百姓的改编与修改,更是无法统计了。
另外,如果我们到成都的武侯祠去看一看,就更能知道诸葛亮民间形象的宏伟之处了。武侯祠香火不断,今日俨然已成为游览成都的必到之处了。
所以说,诸葛亮文学形象的高大还要源于民间形象的宏伟。
那历史上诸葛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也许从他的传世名篇《出师表》可以略见一斑。
《出师表》一文写于诸葛亮兵出祁山,意欲北伐之前。文章言辞恳切,不趋浮华,被后世文人推崇颂扬,更有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美誉。我认为文章主要体现了四点内容:赤胆忠心,时局战略,人事任用和告诫后主。我们知道,要分析一个历史人物,首先要从这个人物的手迹出发。要了
解诸葛亮的历史形象就要从他的《出师表》谈起。
1.赤胆忠心
诸葛亮的忠,是千古美名。表文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特别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和“由是感激”,这也是后人认为诸葛亮对蜀汉忠心的重要原因。后人大多认为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才“临表涕零”地写下了《出师表》,才不惜长途跋涉,北伐远征。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至少说不一定。
那就要从“三顾茅庐”说起。《三国志》中的记载是“凡三往,乃见。”后人也演绎出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体现了“明君”与“贤臣”出场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说刘备与诸葛亮见面的巧合,只在第三次。必然性是说“明君”与“贤臣”的配合使然,二人必须要见面。演绎是演绎,仔细想起来,就有马脚。难道诸葛亮
一定能料到刘备有耐心来三次吗?而且“三顾”其实只见了一次啊,既然能料到,就说明诸葛亮早就对刘备有所了解,而且事实确实是这样。从家族关系来看,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表姨夫,有亲戚关系,但诸葛亮却没有去荆州寻个一官半职,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想就是因为他早就看出刘表不可成大业,并且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样的人可不会“待字闺中”,所以诸葛亮一定还会出山。
刘啸先生对刘备的三顾茅庐提出了质疑,他援引魏人鱼豢所写的《魏略》,说诸葛亮是自己登门求官的:诸葛亮来拜访刘备,会议结束后诸葛亮没有离开,刘备自己在编织牦牛尾巴,诸葛亮对刘备说:“先生难道就只有这些志向吗?”刘备回答:“无聊时候编着玩的。”诸葛亮又拿刘表、刘备和曹操比较,刘备认为刘表和自己都不如曹操。于是诸葛亮叫旁人退下,提出了编户游民扩充实力的建议,二人这才结识。
陈寿在为诸葛亮作传时没有引用《魏略》的说法,才使得这部书和这种说法鲜为人知,但是《魏略》的成书时间要比《三国志》要早。如果真是这样,那不就没有那段千古佳话了吗?
我们再来看正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凡三往,乃见,于是屏人曰”,问题就出在这句话上。首先是这个“三”究竟是多少,是三次,还是多次?然后是“乃”,意思是“才”还是“就”?最后是“屏人”,“屏人”就是让旁人退下,如果旁人都退下了,又如何有第三者的知晓,是后来二人的说明?我想这是重要的军事战略,不会轻易说出来吧。还有就是谈话的次数,难道只谈一次就能将问题谈得明白?难道真是一拍即合?而且谈话内容和后来的发展形势极其相似,这也是后人怀疑作假的重要原因。
但陈寿问什么要采取“三顾说”,而摒弃“自荐说”呢?我想还要回到《出师表》,表文明确说出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既然将《出师表》写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那么至少要做到前后一致,陈寿总不至于在一篇人物传记中出现自相矛盾的低级错误吧。
所以我认为,刘备与诸葛亮相遇肯定不会只是一次会晤,更不会有三
顾才见一面的可能性。诸葛亮忠心不假,感激不假,但也会有主动求发展的意味,应该有二人互相成就的滋味,更或许这就是诸葛亮的自谦说法。
2. 时局战略
诸葛亮开篇直入时局主题,“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是这样,在刘备离开后,有一个烂摊子等着诸葛亮来处理,最重要的,就是战略问题,说白了,就是“等死”,还是“死”。
听起来似乎不雅,但事实上蜀国终逃不了一死。实力上,曹魏自然最强,蜀汉最弱,而且益州也只适合守成,四川盆地易守难攻,不具备攻击的条件。诸葛亮也是深知这一点的,他的隆重对策就是在拿下荆州和益州后北伐,关羽败走麦城后,不具备天时与地利,只凭益州北伐的危险性,诸葛亮怎能不知。
另外,诸葛亮对姜维曾经说过,司马懿本来没有打仗的意思,所以我们才要“请战”,向大家“示武”。(引自《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向谁“示武”?当然是向魏吴二家显示实力。而且,是向蜀汉人民及朝廷表示,
我们要用战争来巩固政权,来增加凝聚力,我想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诸葛亮才提出了“死”的战略,积极应对。
再来说具体战略。在诸葛亮提出兵出祁山时,魏延提出了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然后与大部队会和的“子午谷奇谋”。对于这套战术,后世历来评价不一,有人说“子午谷奇谋”过于冒险,路程时间不好计算。也有人说诸葛亮胆小怕风险,更有甚者,说他听不进意见,贻误战机。
我认为,“子午谷奇谋”冒险与否不可说准,但又未必不可一试。诸葛亮六出祁山,战略战术未免过于单一,而且兵贵神速,蜀汉主动挑战,为何不兵出奇招与险招搏杀?也就是说由于战术的单调和远道跋涉,才使得六出祁山功过相当,几乎一事无成。
这就涉及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小说中说他神机妙算,但大多虚构不可信。陈寿评价说:“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说得很明确,诸葛亮确非将才,这一点从北伐的战绩平平就可以看出。所以我们今天评价诸葛亮是一位政治家,而不过多的说他是一位军事家。
北伐的意图是积极的,但战略战术显得过于死板,才导致诸葛亮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赔在里面了,这才是最大的失败。
3. 人事任用
在表文中,诸葛亮列出了他认为可以任用的人才,如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然而我们纵观这一干人等,真正可堪大任的似乎没有。所以陈寿在评价费祎和姜维时说“咸承诸葛之成规”,大多是萧规曹随,才有后来人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人才的断档,不得不说是蜀汉政权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更有人说诸葛亮摧残人才,大权独揽,断送蜀汉,我们一一来分析。
先说“摧残人才”,这种说法的依据应该是李严、魏延和马谡的死。李严曾经是刘备托孤的二号人物,掌管军事,但后来被诸葛亮废掉了。魏延
的“子午谷奇谋”未被采纳,最后他也因造反而死。误用马谡,而街亭失手。这种种都表明诸葛亮不善培养人才。但实际而言,废除争权夺利的李严,就是为了团结人心,提拔表文里的所列举的人,就培养人才的体现。而且与曹魏和东吴相比的人才断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知道,曹丕创立了“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东吴到孙权时“以立三世”,俨然已成为江东的大氏族与大门阀,所以才有“周瑜之后有鲁肃,鲁肃之后有吕蒙,吕蒙之后有陆逊”的场景。由于蜀汉政权是益州之外的集团,所以蜀汉后期只能依靠像关羽、张飞、诸葛亮之子这样的人来维持大局。如果说诸葛亮摧残人才,实在不妥。
再来说“大权独揽”。由于上述原因,诸葛亮不得不大权独揽,将权力置于己身。而且他是托孤重臣,才干出众,大家对诸葛亮极度信任,当然也包括后主刘禅了。
所以临行前的人事任用,也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4. 告诫后主
在表文中,诸葛亮重点告诫后主“亲贤臣,远小人”,“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师,在教导学生如何治国和如何做人,然而事实上刘禅却不是真正的低能儿。
尹韵公先生在《刘禅与诸葛亮》一文中列举两件事。一件是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废除丞相,在蒋琬死后更是“自摄国事”。第二件是对司马懿征讨公孙渊留下的北伐机会时,后主告诫蒋琬要沉着冷静。两件事说明都说明了一个内容,后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低能。另外,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乐不思蜀”的典故,更能说明后主的“大愚若智”,虽然在被俘后显得没有心肝,但就是这样才麻痹了司马昭,保全了性命,也就是易中天说的“装疯卖傻”。
我们再回来看诸葛亮的表文。其中十次提到了“先帝”,还提及了自己与刘备的相遇相交。听起来当然情真意切,循循善诱,但我们却忽略了后主的看法,似乎给人感觉表文的内容很强势,给人压抑感,感觉后主真是一事无成。而且,既然表文重点强调“亲贤臣,远小人”,那就说明后主有“亲小人,远贤臣”的倾向。这里当然有后主的不明事理,我想,更与诸葛亮对后主的“横眉冷对”至少是“教导严厉”有关,这才使君臣二人关系疏远,一个十七岁继位的孩子,才会亲近阿谀逢迎的小人了。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怎能与久经沙场的刘备相比?也许是我们的要求过于苛刻了。
最后综合来看诸葛亮。
后人对他的一句评价最为直接“诸葛一生为谨慎”。“谨慎”就是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胸怀大志,一心匡扶汉室,怎料时运不济,理想不成,此时又没有可以互相慰藉的人与自己并肩作战,所以有陈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评价,最终积劳成疾,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再来通篇看表文。首先要看时间,是在北伐之前,大战在即。再看国情,“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到了生死的节骨眼上。那就决定了写文章的
目的——鼓舞人心,而绝非自传。所以,我认为《出师表》文章中涉及的史料内容,不可不信,但更不可全信。正如郭沫若先生说的“诸葛亮自荐《出师表》”。
这是从国家角度,那么从个人角度呢,我认为这就是诸葛亮的一封遗书。在北伐强大的曹魏之前,即使是再鞠躬尽瘁,也要考虑自己的后事吧!因为诸葛亮毕竟也是一个人啊。《出师表》也可以说是诸葛亮对朝廷国家的一封遗书,他早已想好回不来的后路了,这一点,更值得钦佩!
诸葛亮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符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因为在蜀国有接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尚,百姓渴望,文人追求,统治阶级更是大肆宣扬。正是这样,后世也一步步将诸葛亮推向神坛,就连他“谨慎”时犯下的错误都被忽略了。
再加上他功业未成的不完满,令后人对他叹息扼腕,这是这种不完满,就像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样,拥有残缺的美,才更加不朽传世,声誉远播,如文天祥的《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