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中国好老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行动计划研讨会
学习心得
西峰区向阳小学 左文博
2017年3月12日至3月16日,我们六人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中国好老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行动计划研讨会”,期间,聆听了专家讲座、学科专家示范课、参加了成员校同课异构活动、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训、参观成员校等活动。
3月13日早,我们在石家庄附校的励耘报告厅参加了由赵晓亚部长主持的开班仪式,观看了他们学校的宣传片,聆听了她做的学校简介;“在远方、在脚下、与幸福同行” 的精神文化核心;木铎金声的中心轴文化;“真雅善和”的中心轴文化;“四四三乘三制”和“一一三三精细化、网格化运行机制”以及“八模”课程体系。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小学部的升旗仪式及校园文化建设,他们的升旗仪式有6项内容(学生主持):1、升国旗。2、国旗下演讲。3、歌舞“稍息立正站好”。4、校园之花颁奖(颁给学生)。5、校园之星颁奖(颁给教师)。6、国旗下宣誓。
3月13日下午,我们参加了栾少波部长组织的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进》的实验研讨,实验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宏观的课改指课程改革,由政府负责;中观的课改指教育教学改革,由学校负责(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校本课程研究);围观的课改指课堂改革,由教师负责。还了解到课程运转的九大要素:制、理、标、题、时、源、例、本,业。课改要由 “课包师”向“师包课”转变,我们要做德师,要能完善的驾驭自己的课程。研讨结束时,由我代表向阳组上台做了展示和汇报,得到了栾部长和参会教师的称赞。
3月14早8时,我们参加了“长安区内涵发展提升工程“聚焦学校课程与课堂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推进会”,会上强调了各校的“我的”,也就是说,各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教学管理制度、教研制度,都应该有自己学校的烙印。最后,刘永胜教授做了《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的讲座,他提出了两个观点:1、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还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传递,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每一个四十分钟都是师生共度的生命过程,师生双方都应该有积极的心理体验。2、评价一节课,不仅仅看教师的教学状态,更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活动的达成状态。
刘教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五个课堂):1、课堂的活动应充满生命的活力,叫做生命课堂;2、课堂的活动是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叫做学生的课堂;3、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幸福的体验,叫做幸福的课堂;4、课堂学习活动要充满教育的智慧,叫做智慧的课堂;5、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要简单,叫做简单的课堂。
二、教师要注意什么(四个有效性):1、激励的有效性;2、学习形式的有效性;3模式探索的有效性,(后模式时代,可以借鉴先进的模式,如李希贵的“走班制”、郭亚龙的“试学”等,但要本土化);4、信息技术运用的有效性。
三、学校应该做什么(四个注重):1、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2、注重评课的实效;3、注重有效的教学反思;4、注重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结合。
3月14日下午至3月15日早晨,是成员校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共听课8节次,其中我校路文娟老师执教的冀教版二年级语文《心愿》的同课异构课,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我们还参加评课研讨交流4次。参加活动的教师以精巧、适用的课堂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博得同行老师的好评;以渊博的知识、飞翔的思维精彩演绎了教育的艺术,诠释了教育的无限魅力,让我们受益匪浅。
3月15日下午,是北京师大的朱京曦教授的讲座《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主要有两方面:
一、翻转课堂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突破时空、重复呈现、多媒体表征、个性化进度;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变革:(1)、教育学的翻转:以学定教、(2)、内化与外化的翻转。最后是学习的现实需要:经验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动机的需要。
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微课程的作用和类别:(1)、讲授型:提前学习知识点(习题讲解等);(2)、演示型:具体掌握动作、现象、过程(小学美术课等);(3)、资料型:补充和拓展相关经验(历史背景);(4)、案例型:创设问题,引发思考;(5)、总结型:完善知识结构(一单元、一课的总结)。
2、微课程的设计流程:第一步:学情分析(确定类别, 组织材料 ,编写学案);第二步:课件制作(视频、PPT);第三步:效果评测(试题测试、质性分析);第四步:完善修改(改变材料、 改变呈现、 改变任务)
3、微课程的呈现要求 :(1)、主题明确,任务清晰,与课堂衔接; (2)、PPT简洁,突
出重点 ;(3)、视频画面与声音清晰 ;(4)、持续学习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石家庄学校接下来,石家庄附属学校的校长王万青做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她讲到的“一线教师的四个误区”,对我触动很大:1、把任务当目标;2、把材料当内容;3、把教当成了学;4、把考试当成评价。
厅参加石家庄市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进会,我们组由郭瑛,马艳丽、禄静三位老师参加,聆听了著名教育专家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重复》一节课;二是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训,我们组由左文博、任凤雁、路文娟参加,主要学习了微课程的制作——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制作微课(用会声会影软件也可以实现),通过一上午的学习,我们基本学会了利用CS软件制作微课,这将成为我们以后教学的一大助力!
3月16日下午,与会所有人员参观了“中国好老师发展共同体”成员校-----石家庄市第九十六中学和石家庄市和平东路小学,两所学校尤其是和平东路小学的校容校貌,人文气息浓厚,令我们所有的同行赞叹不已。
本次活动中,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以他们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
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是我教师生涯中很重要很及时的加油站。
2017年3月21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