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商 · 潮 学
国家治理之光,蕴含着社会治理之道,充满着解决社会各类矛盾的智慧。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众所周知,优秀民俗文化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是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化,也是民众立身之本。当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些乡镇至今仍保留着一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我们进行乡镇治理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现阶段,我们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应当认真整理,发扬
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乡镇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了道德失范、教化失效、精神缺失等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挖掘并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促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融合,让优秀民俗文化与乡镇发展同步。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乡镇治理现代化,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利用其独特作用,努力探索我国乡镇治理新途径、新方法,使其成为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增加社会正能量。本文拟以潮阳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这一优秀民俗文化活动为例展开分析。
作者简介:郭松芃(1993—),男,广东汕头人,汕头大学医学院。
31
区域历史
CHAOSHANGCHAOXUE
一、棉城“双忠文化”概况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聪明正直,死而为神”[2]。据史书记载,唐至德二年,河南节度副使的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死守睢阳抵抗安禄山叛军达10月之久,最终为国殉难。因张巡、许远有功,叛乱平定后,唐肃宗下诏在睢阳立庙祭祀。从那以后,张巡、许远成为“忠义报国”的楷模,受到历代后人的尊崇,即便在僻远的潮汕地区也为其设立祭庙。
潮汕地区忠义文化十分浓厚,注重人文礼教,因此潮汕人将“忠义报国”的张巡、许远视为守护神,并合称其为“双忠公”。“双忠信仰”始于北宋时期,那时的潮阳县(今汕头市潮阳区)是“双忠信仰”的中心区域,棉城作为潮阳县县城,“双忠文化”自然得到较好的发展。元明时期,“双忠信仰”主要还是集中在潮阳县城,后来沿着练江流域不断向外扩散。明清时期,民众把“双忠信仰”推向高潮,“双忠信仰”得到较为快速的传播,“双忠庙”也逐渐増多,这些“双忠庙”大多冠以“双忠”二字,例如“双忠古庙”、“双忠行祠”等等。
风靡潮汕地区的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成为“双忠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代
代传承至今。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一年中只在农历二月的某一天进行,但是祭祀巡游活动只定月不定日,至于哪天举行,则需要等到农历正月初四当天在“双忠公”案前“掷贝筊”卜定。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少不了展现具有地方特的英歌舞、醒狮、标旗队等表演,充分反映了棉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优秀传统民俗活动不再加以严格限制,优秀传统民俗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且积极向上的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得到政府和民间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自2011年开始,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在政府层面得到肯定,并将其上升为“双忠文化节”,将蕴含在“双忠文化”中的“爱国”观念融入其
潮阳旅游景点大全中,成为棉城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事,至今已举办八届,逐年呈现出参与人数不断增多,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的特点。
二、“双忠文化”对棉城治理的作用
“双忠精神”体现了“精忠”、“忠贤”等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上述对潮阳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的介绍和分析上看,笔者认为潮阳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对棉城治理现代化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内化爱国精神
“双忠公”为国尽忠的英雄气概,得到历代官民的肯定和认可,都将其视为楷模和学习榜样。棉城百姓历来十分敬仰英雄,他们被“双忠公”生前保国卫民的事迹所感动,“双忠公”忠义报国的精神得到棉城百姓的普遍接受,从此“双忠信仰”在棉城大地上落地生根,蕴含其中的“爱国”、“忠义”等普世价值得到棉城百姓的广泛认可,对棉城百姓的道德教化作用十分显著,培育了一代代忠肝义胆的棉城人。正是受到“双忠文化”的影响,棉城百姓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也得到规范,如果他们当中一旦有人出现违背“忠义”等越轨行为①,那么他将必然受到其他棉城百姓的唾弃,自己的良心也因此备受折磨。因此,笔者认为,棉城“双忠信仰”的产生和传播,似乎反映“双忠信仰”在棉城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棉城百姓的国家意识在不自觉中得到増强。现阶段,当地政府完全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中,使棉城百姓在参与中得到教化,在潜移默化中对自身道德和思想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发展棉城经济
长期以来,许多海内外的潮籍乡亲,尤其是海内外的棉城乡亲都非常敬仰“双忠公”,每当棉城举行一年一度的“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时,都会组团回到家乡,出资出力参与其中。不仅如此,他们在“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期间还可以领略家乡美丽山水,重温儿时记忆。因此,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海内外棉城乡亲乃至潮籍乡亲的资源优
潮 商 · 潮 学
活,增强棉城百姓间的感情交流,凝聚了海内外乡亲的心。在“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中,数以万计的棉
城百姓像过大节一样,尽情欣赏享受“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活跃了棉城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因日常工作忙碌而产生的亲情、友情淡化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消解邻里之间的矛盾,促进了棉城邻里关系和谐,维护乡镇秩序,满足棉城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企盼,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所以说,有序的棉城“双忠公”祭祀巡游活动能够使棉城社会生活处于安全、和谐的状态,这不失为好的乡镇治理方式。
三、结论
乡镇治理需要民俗宗教塑造民众的热情与整体
①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指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1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1990:125
[3]杨子怡:试论潮汕“双忠”崇拜民俗文化之兴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9-93
[4]卫小将、尚立富:民俗宗教与村庄政治:山西义村“三官大帝”供奉之考察[J],民俗研究,2013(1):99-107
[5]陈潭、于勇:乡风礼俗、信任关联与社会治理[J].江苏社会科学,2016(1):137-144
发布评论